一种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8507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系统,包括以三相桥式逆变驱动电路结构连接在直流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第一至第六功率管,以及在第一至第六开关管上还分别并联一个相同的功率管,即第七至第十二功率管。通过控制信号控制该十二个功率管的关断和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无刷直流电机进行弱磁控制时存在环流和续流损耗,导致在弱磁区间转矩急剧下降,弱磁调速范围狭窄的不足的缺点,从而提高了无刷直流电机弱磁调速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稀土永磁材料性价比的不断提高,永磁电机以其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出力大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航天、电动汽车、数控机床、家用电器、磁盘驱动、风力发电等诸多领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成为综合性能较优的选择。在相当多的场合,无刷直流电机需要工作在高于额定转速的工作状态下,但永磁电机励磁磁动势由永磁体产生,无法调节,因此其调速范围不够宽广,往往要以增加电源容量为代价扩大调速范围。寻找针对无刷直流电机进行弱磁调速的方法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无刷直流电机励磁无法调节的特点,通常的弱磁控制方法是调节电流超前反电势的角度。当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使相电流超前相反电势,通过调节电流超前角,可改变与永磁磁场交链的定子绕组导体数,从而调节了导通相绕组所交链的磁链,实现弱磁控制。如图1所示,传统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以三相桥式逆变驱动电路结构连接在直流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第一至第六功率场效应晶体管VI\、VT2, VT3、VT4, VT5, VT6,以及对应反相并联在第一至第六功率场效应晶体管两端的第一至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系统,包括以三相桥式逆变驱动电路结构连接在直流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第一至第六功率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六开关管上还分别对应的并联一个相同的功率管,即分别为第七至第十二功率管;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六功率管的漏极对应的分别与其所并联的功率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六功率管的栅极,以及第七至第十二功率管的栅极对应的分别连接一个外部控制源;其中控制源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对于所述功率管进行以下控制:当无刷直流电机处于额定转速以下工作状态时,该逆变桥功率管在导通的120°电角度的区间里,所述第一至第六功率管在一个PWM开关周期进行PWM调制,所述第七至第十二功率管在一个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系统,包括以三相桥式逆变驱动电路结构连接在直流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第一至第六功率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六开关管上还分别对应的并联一个相同的功率管,即分别为第七至第十二功率管;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六功率管的漏极对应的分别与其所并联的功率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至第六功率管的栅极,以及第七至第十二功率管的栅极对应的分别连接一个外部控制源; 其中控制源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对于所述功率管进行以下控制: 当无刷直流电机处于额定转速以下工作状态时,该逆变桥功率管在导通的120°电角度的区间里,所述第一至第六功率管在一个PWM开关周期进行PWM调制,所述第七至第十二功率管在一个PWM开关周期保持恒通状态,并依据其调制方式循环工作; 当无刷直流电机处于额定转速及额定转速以上工作状态时,该逆变桥功率管在导通的120°电角度的区间里,所述第一至第六功率管、第七至第十二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哲王友仁鲁世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