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控制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备援式电源架构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331714号的“备援式电源供应系统”,于此前案所揭示的内容可见,以传统的二极管作为电源备援的切换与导通,这会导致在二极管上的功耗过大,因此有过热与转换电力效率降低的情形,也可能因为散热不易而导致系统上的元件损坏率上升。另一现有的备援式电源架构可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1271910号的“用于冗余电源系统之主动或闸处理控制器”,于此前案所揭示的内容可见,无法提供隔离(Isolation)保护。亦即,此前案为了符合安规要求,需使用足够的绝缘强度与耐压的元件。对于缩小尺寸的系统设计,将造成设计困难以及成本高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藉以解决现有技术所述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其包括主电源供应单元、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备用电源供应单元、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主电源供应单元用于输出主电源。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耦接主电源供应单元的负向端。备用电源供应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供应单元,用于输出主电源;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耦接所述主电源供应单元的负向端;备用电源供应单元,用于输出备用电源;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耦接所述备用电源供应单元的负向端;以及控制单元,反应于接收所述主电源的正常供电信号与否来切换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与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导通或不导通;其中在接收所述正常供电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导通而使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不导通;在未接收所述正常供电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不导通而使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导通,从而使所述备用电源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03 TW 1001401711.一种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电源供应单元,用于输出主电源; 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耦接所述主电源供应单元的负向端; 备用电源供应单元,用于输出备用电源; 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耦接所述备用电源供应单元的负向端;以及 控制单元,反应于接收所述主电源的正常供电信号与否来切换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与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导通或不导通; 其中在接收所述正常供电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导通而使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不导通;在未接收所述正常供电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不导通而使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导通,从而使所述备用电源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电源监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主电源的所述正常供电信号,所述电源监测单元根据接收所述主电源的所述正常供电信号与否而产生电流变化信号;以及 隔离式控制单元,反应于所述电流变化信号,以导通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与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的其中一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监测单元包括TL431型式三极 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单元包括串接的第一延迟单元、第一切换单元与第一防倒灌单元,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单元包括串接的第二延迟单元、第二切换单元与第二防倒灌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备援式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电源正常的情况下,所述隔离式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防倒灌单元导通,而使所述第二延迟单元产生近似短路效果,并且使所述第二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二防倒灌单元不导通; 在所述主电源掉电情况下,所述隔离式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防倒灌单元不导通,而使所述第二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二防倒灌单元导通,从而使所述备用电源供电; 其中,当所述第一防倒灌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