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系统及其电源保护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8481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电系统及其电源保护电路。该电源保护电路用于对电源进行短路保护。电源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对应连接负载的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电源保护电路包括:短路检测模块、保护开关、充电电路以及控制模块。短路检测模块检测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之间是否存在短路。保护开关连接于第一电源端与第一负载端之间。充电电路与保护开关并联。控制模块在短路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之间存在短路时断开保护开关,并控制充电电路对负载进行充电。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电系统及其电源保护电路能够在检测到负载存在短路时对负载进行充电,有效的防止了对负载短路的误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及其电源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在供电系统中,特别是多串大功率电池的供电系统中,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会出现过放、过流或短路的情况,因此电池放电时的保护尤其重要。其中,短路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如果短路时的保护不及时,电池将会出现漏液、烧毁甚至会引起爆炸的危险。参见图1,图1是现有的供电系统的示意图。现有的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11、MOS管M以及电池管理模块14。电池组11由多个电池Vl串联而成。电池管理模块14的第一管理端141连接负载12的第二负载端122,电池管理模块14的第二管理端142连接MOS管M。MOS管M具有第一开关端131、第二开关端132以及第三开关端133。第一开关端131连接电池管理模块14的第二管理端142,以接收电池管理模块14的控制信号。第二开关端132连接电池组11的第二电源端112,第三开关端133连接负载12的第二负载端122。电池组11的第一电源端111连接负载12的第一负载端121。当电路开始工作时,电池管理模块14通过第一管理端141检测负载12的第二负载端122处的电压,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用于对电源进行短路保护,所述电源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对应连接负载的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包括:短路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负载端和所述第二负载端之间是否存在短路;保护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第一负载端之间;充电电路,与所述保护开关并联;控制模块,在所述短路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负载端和所述第二负载端之间存在短路时断开所述保护开关,并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负载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保护电路,用于对电源进行短路保护,所述电源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对应连接负载的第一负载端和第二负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包括: 短路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负载端和所述第二负载端之间是否存在短路; 保护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第一负载端之间; 充电电路,与所述保护开关并联; 控制模块,在所述短路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负载端和所述第二负载端之间存在短路时断开所述保护开关,并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对所述负载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控制开关和电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保护开关包括第一开关端、第二开关端以及第三开关端,所述第一开关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三开关端连接所述第一负载端,所述第二开关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端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或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包括第四开关端、第五开关端以及第六开关端,所述第四开关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五开关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和所述第一负载端中的一个,所述第六开关端连接所述电阻的一电阻端,所述电阻的另一电阻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和所述第一负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钜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