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配件,尤其涉及板间连接器及应用其的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背板与单板是网络通信产品中非常重要的印制电路板,背板上连接单板,并向单板提供电源通路、互连信号通道及接ロ,同时为单板提供机械支撑和导向。随着通信产品系统容量的提升,単一背板的尺寸、厚度持续增大,导致背板难以加エ,使生产背板的不良率和成本提高,从而要求単一背板分拆成两块或多块背板并通过叠层装配,同时在背板之间通过连接器进行信号连接,使各叠层背板进行电源、低速信号、高速信号等的分エ,降低了背板的厚度、尺寸,从而降低了背板的制造难度和成本。背板之间现有的信号连接方式通常为三种:连接器加线缆、连接器加转接板及弹性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加线缆方式具体为:在两个或多个背板上通过焊接分别安装ー个连接器,连接器之间通过带有与连接器相应接ロ的线缆实现电连接。该连接方式中,由于连接器用于背板之间的信号连接,连接器在背板上的占用空间较大,且加工连接器与具有接ロ的线缆所用的成本较高。连接器加转接板方式具体为:在两个或多个背板上通过焊接分别安装一个连接器,连接器之间通过转接板实现电连接,从而使背板之间实现信号连接。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及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用于被插入到至少两个叠层装配的印制电路板中各自设置的具有导电能力的孔壁的孔中,与孔壁进行电接触,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叠层装配的印刷电路板相互之间进行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及至少ー个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导电 端子用于被插入到至少两个叠层装配的印制电路板中各自设置的具有导电能力的孔壁的孔中,与孔壁进行电接触,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两个叠层装配的印刷电路板相互之间进行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用于与每ー个所述印制电路板中的孔卡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压接孔,且所述压接孔的孔壁具有导电能力。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片状本体及椭圆形凸出部;在垂直于所述导电端子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凸出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片状本体的宽度,且所述凸出部上具有椭圆形通孔; 所述凸出部用于在被插入到孔中时,通过被挤压而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向孔壁侧的挤压力与每ー个所述印制电路板中设置的具有导电能力的孔壁进行电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干,所述导电端子上具有多个所述凸出部,且在所述导电端子朝背离所述绝缘本体延伸的方向上,各所述凸出部的宽度逐渐减小; 所述凸出部还用于通过被挤压而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向孔壁侧的挤压カ与每ー个所述印制电路板中的孔卡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用于在被插入到孔中时,通过被挤压而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向孔壁侧的挤压カ与每ー个所述印制电路板中设置的具有导电能力的孔壁进行电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柱体为多个,且在所述导电端子朝背离所述绝缘本体延伸的方向上,各所述空心圆柱体的截面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空心圆柱体的外表面还用于与每ー个所述印制电路板中的孔卡接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具有连接杆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的弾片,在垂直于所述导电端子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弹片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 所述弹片用于在被插入到孔中时,通过被挤压而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向孔壁侧的挤压カ与每ー个所述印制电路板中设置的具有导电能力的孔壁进行电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多个所述弹片,各所述弹片沿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且在所述连接杆朝背离所述绝缘本体延伸的方向上,各所述弹片的圆弧形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