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方法使得铁芯在水平状态下打开铁芯的上轭,分别穿入三相的高低压线圈,然后关上铁芯的上轭。在打开和关闭铁芯的过程中,和铁芯垂直安装相比较,产生的铁芯碎片少,且不会掉落到铁芯与护板很小的缝隙之间,铁心和护板之间的单点接地的要求得到了确切的保证,产品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一致性好,和前述总装工艺相比较,在总装人员减半的前提下,总装效率提高了一倍,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能,且产品性能稳定;本总装工艺经试验效果明显,产品质量和生产效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且产品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变压器器身装配采用的方法是(立式安装法):铁芯在垂直状态下打开铁芯的上轭,分别穿入三相的高低压线圈,然后关上铁芯的上轭。在打开和关闭铁芯的时候,由于非晶合金铁芯材料的固有特性,极易产生碎片,其形状、大小不等,其碎片极易掉落到铁芯与铁芯护板很小的缝隙之间,不易清除,直接造成的后果是:鉄心和护板之间的单点接地的要求得不到保证,使鉄心和护板之间的单点接地变成不确定性!如果造成鉄心和护板之间多点接地,使整台变压器的噪声、铁损指标上升。另在实施铁芯垂直总装エ艺过程中,操作人员多,总装效率低下,产品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一致性差,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装置,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装置,包括器身台,其特征在于在该器身台的后方设有滚动平台,在该器身台的前方设有滑动小车,该器身台设有升降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方法,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铁芯在水平状态下打开铁芯的上轭,分别穿入三相的高低压线圈,然后关上铁芯的上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优选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高低压线圈的定位与固定,把三组高低压线圈水平方向固定在器身台上;B、在器身台后设置滚动平台,将铁芯水平放置在滚动平台上,打开铁芯的上轭部分;C、在低压线圈内放置滑板,在器身台前放置滑动小车,调整器身台与滚动平台及滑动小车的相对高度,缓慢推动铁芯,使铁芯前端从低压线圈中穿出;在铁芯护板和器身台之间放置吸铁支撑,降低器身台的高度,取出滑板,在低压线圈与铁芯之间放入橡胶垫块,取出吸铁支撑;D、关闭上轭铁芯,将组装好的变压器由水平位置翻身至垂直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装配方法使得铁芯在水平状态下打开铁芯的上轭,分别穿入三相的高低压线圈,然后关上铁芯的上轭。根据非晶合金铁芯材料的固有特性,在铁芯上轭护套、器身台及铁芯滚装平台等专用エ装的支撑下:在打开和关闭铁芯的过程中,和铁芯垂直安装相比较,产生的铁芯碎片少,且不会掉落到铁芯与护板很小的缝隙之间,鉄心和护板之间的单点接地的要求得到了确切的保证,产品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一致性好,和前述总装エ艺相比较,在总装人员减半的前提下,总装效率提高了一倍,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能,且产品性能稳定!本总装エ艺经试验效果明显,产品质量和生产效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且产品性能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步骤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步骤示意图。图4飞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步骤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步骤示意图。图8为上轭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ー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装置,包括器身台6,其特征在于在该器身台的后方设有滚动平台8,在该器身台的前方设有滑动小车9,该器身台6设有升降调节装置7。ー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高低压线圈的定位与固定(在器身台上进行),目的是把三组高压线圈2、低压线圈3及中间的环氧树脂绝缘筒4 (如果有的话)固定成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a、首先把三个高压线圈I的端子引出线引出备用(8根*三組)然后吊至器身台高压线圈的定位底框2上,低压线圈吊至移动小车上。b、将低压线圈3穿入高压线圈I内,在每组线圈间安装四个专用定位块5,使高低压线圈间四周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且每组高低压线圈固定成ー个整体。C、检测内容:三组高低压线圈的相距相等,其端面与高度一致,然后与器身台6固定。B、在铁芯与铁芯护板间的绝缘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吊至滚动平台8上,打开铁芯的上轭部分(打开前在铁芯上轭部位涂上变压器油)(如图2和3所示)。如果铁芯有ニ层(500KVA以上的都是ニ层铁芯),则铁芯护板27为三块,分别为位于下层铁芯底部的底部铁芯护板,上层铁芯和下层铁芯之间的中部铁芯护板以及上层铁芯顶部的顶部铁芯护板,分别把两块铁芯夹住。如果铁芯ー层,铁芯护板ニ块,分别位于铁芯顶部的顶部铁芯护板和底部的底部铁芯护板。a.在打开上轭铁芯前,做好铁芯的护圈接头原始位置的标识,先安装好上轭护套11,在铁芯与铁芯护板间插入不锈钢制的平板10,双层铁芯结构先打开下层的上轭铁芯14的长、短轭,用布带12把下层的上轭铁芯的长、短轭与上轭护套扎紧固定,然后打开上层的上轭铁芯15的长、短轭,用布带把上层的上轭铁芯的长、短轭与上轭护套扎紧固定,使上轭铁芯的长、短轭和上轭护套尽可能成一个刚性整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轭护套11是倒F型,安装在上轭铁芯上,该上轭护套如图8所示,包括左右两套护套,姆套护套又由焊接在安装板25上的上层护套24和下层护套26组成,其中用布带将下层的上轭铁芯的长、短轭与下层护套扎紧固定,用布带将上层的上轭铁芯的长、短轭与上层护套扎紧固定。图中的吸铁支撑13分别安装在上轭护套的下层与上层之间的空间中。b、打开的上轭铁芯根部的宽度不能大于原始宽度,取出不锈钢制的平板,在铁芯在与铁芯护板间插入环氧树脂制层压板,以尽可能的保持铁芯与铁芯护板间的2mm的间隙,为关铁芯时提供方便。C、检测内容:打开的上轭铁芯根部的宽度一定不能大于原始宽度,做好上、下层铁芯护套的支撑。C、铁芯穿过低压线圈: a.安装好吸铁吊具17,在三个低压线圈中分别安放好滑板16,用行车18把铁芯19后部吊至浮在滚动平台8上,器身台前安放上ニ台滑动小车9,调整好器身台与滚动平台及滑动小车的相关高度(所述滑动小车,滚动平台和器身台都设有高度调节装置,其高度都为可调节的),缓慢推动铁芯19,从低压线圈中穿出。(如图4所示) b.在底部铁芯护板的下方放上吸铁支撑20,其高度能以取出滑动小车为准,降低滑动小车的高度,取出滑动板。(如图5所示) c.在低压线圈与铁芯之间放入橡胶垫块(每个低压线圈上、下、左、右端面各放置ニ块,合计二十四块),拿出吸铁支撑20,放下浮吊的铁芯,调整滑动小车的高度以能支撑上轭铁芯护套的高度为准。在铁芯与线圈上端部及左右放入橡胶垫块21,以调整铁芯与线圈端部及左右的距离(如图6所示)。d.检测内容:检测铁芯与线圈端部及左右的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D、关闭上轭铁芯: a.在下层的铁芯与铁芯护板之间插入不锈钢板22,做好上轭铁芯短轭的支撑,调整其高度使之与铁芯护板的高度一致,安放好环氧树脂支撑板及NOMEX绝缘纸23,环氧树脂支撑板安装在上轭铁芯的下部,起到托住上轭铁芯的作用(铁芯在垂直状态时)NOMEX绝缘纸安装在环氧树脂支撑板和上轭铁芯下部之间,起到绝缘的作用。松开布带12,先关闭上轭铁芯的短轭,然后关闭短轭的护圏,观察铁芯的护圈接头原始位置的标识,检查其关闭是否到位,重复以上过程,相应关闭上轭的长轭(如图7所示)。如果铁芯有ニ层的话,先关闭上轭铁芯的下层的短轭,其次关闭上轭铁芯的上层的短轭,然后关闭上轭铁芯的下层的长轭,最后关闭上轭铁芯的上层的长轭。b.检测内容:铁芯与铁芯护板之间的绝缘性能, 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装置,包括器身台,其特征在于在该器身台的后方设有滚动平台,在该器身台的前方设有滑动小车,该器身台设有升降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装置,包括器身台,其特征在于在该器身台的后方设有滚动平台,在该器身台的前方设有滑动小车,该器身台设有升降调节装置。2.一种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卧式器身装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铁芯在水平状态下打开铁芯的上轭,分别穿入三相的高低压线圈,然后关上铁芯的上轭。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高低压线圈的定位与固定,把三组高低压线圈水平方向固定在器身台上;B、在器身台后设置滚动平台,将铁芯水平放置在滚动平台上,安装上轭护套,打开铁芯的上轭部分,用布带把上轭铁芯的长短轭与上轭护套扎紧固定;C、在低压线圈内放置滑板,在器身台前放置滑动小车,调整器身台与滚动平台及滑动小车的相对高度,缓慢推动铁芯,使铁芯前端从低压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力圣,卢解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休伯康特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