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带码流转换为宽带码流的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363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窄带码流转换为宽带码流的转换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扩展单元和训练单元,所述的扩展单元包括窄带码流分离单元、窄带码流解析单元、窄带能量计算单元、码书映射单元、函数映射单元、高频时域包络及频域包络编码单元、高频能量编码单元、码流合成单元以及高频能量解码单元。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窄带码流解析;码书映射;窄带能量计算;函数映射;编码和码流合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次实现了将G.729编码得到的窄带码流扩展成可以作为G.729.1解码器输入的宽带码流,可以直接将现有电话通信网络传来的窄带码流直接通过G.729.1解码输出得到宽带语音,实现了宽带终端对窄带终端的兼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技术,特别是。
技术介绍
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的主要载体,语音是语言的声学表现,故语音通信一直是通信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通信网络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技术、成本、系统复杂度等诸多原因,所支持的语音带宽大多设计成刚好能满足基本的通信要求。例如:公用电话网(PSTN)有效频率范围仅是0.3 3.4KHz。GSM数字蜂窝电话有效带宽不超过4KHz。普通调幅广播有效带宽不超过5KHz。在提高通信质量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较窄的带宽已成为语音品质提升的一个主要瓶颈。尽管有一些宽带音频编码标准可以直接利用,但从尽可能降低编码速率、减少音质损失等方面考虑,主要针对语音的宽带(0.05 7KHz)语音编码研究仍然是热点。从国际电信联盟ITU、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等标准化组织近年来不断推出新的宽带语音编码标准上,就不难看到这一点。但这些宽带语音编码标准对码流格式、编码速率等改变很大,没有考虑对既有通信网络及协议的兼容,因此支持这些编码标准的终端设备在现有通信网络条件下,无法获得期望的宽带性能。换句话说,只有在发送终端、接收终端和通信网络 均支持宽带语音传输标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窄带码流转换为宽带码流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窄带码流到宽带码流的在线转换之前,对于工作语种需要且仅需要一次“离线”建立转换时所需要的映射关系,即进行窄带码流转换成宽带码流时所需转换关系的训练;在完成训练后再进行窄带码流转换成宽带码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窄带码流解析A1、窄带码流分离窄带码流分离单元(11)将接收到的窄带码流前18bit分离出来,即为L0、L1、L2、L3,其中第1bit是L0,第2bit到第8bit是L1,第9bit到第13bit是L2,第14bit到第18bit是L3;第一层的最后14bit即为GA1、GA2、GB1、GB2,其中第67bit到第69bit是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带码流转换为宽带码流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窄带码流到宽带码流的在线转换之前,对于工作语种需要且仅需要一次“离线”建立转换时所需要的映射关系,即进行窄带码流转换成宽带码流时所需转换关系的训练;在完成训练后再进行窄带码流转换成宽带码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窄带码流解析 Al、窄带码流分离 窄带码流分离单元(11)将接收到的窄带码流前18bit分离出来,即为L0、L1、L2、L3,其中第Ibit是L0,第2bit到第8bit是LI,第9bit到第13bit是L2,第14bit到第18bit是L3 ;第一层的最后 14bit 即为 GA1、GA2、GB1、GB2,其中第 67bit 到第 69bit 是 GA1,第 70bit到第 72bit 是 GA2,第 73bit 到第 76bit 是 GB1,第 77bit 到第 80bit 是 GB2 ; A2、窄带LSP重建 LSP重建单元(121)接收窄带码流分离单元(11)分离出的L0、L1、L2、L3,并通过码书搜索得到窄带的LSP,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A2ULSP量化系数重建 LSP量化系数重建单元(1211)根据L0、L1、L2、L3解析出LSP的量化输出^,具体实现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带码流转换为宽带码流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窄带码流转换成宽带码流时所需转换关系的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G1、码书映射关系的训练 映射码书训练单元(23)在扩展单元(I)工作之前先对一帧数为LEN、时长为180分钟的宽带语音码流样本经宽带码流解析单元(22)部分解码得到低频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喆殷福亮李文月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