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算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特高压电网建设初期,华中、华北两大区域电网通过特高压线路互联构成了典型的长链型弱联络系统。两大区域互联系统的运行状态录波表明,特高压输电线路上不仅出现了在其稳态传输功率上叠加的随机不规则功率波动现象,而且这种不规则的功率波动持续时间长达200秒左右。虽然波动的周期有长有短,但均在分钟级,且频率远远低于低频振荡的频率,波动幅值也达到±280MW,约占华北电网总负荷的0.2%,占华中电网总负荷的0.25%。由于这些联络线上的随机功率波动已成为限制特高压输电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分析其功率波动特性,探讨其产生机理,将对于提高系统稳态运行特性,制定减小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合理有效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已开展对特高压联络线上随机功率波动的研究。有研究表明特高压线路上出现的固有低频振荡可以通过区域电网互联系统的模态分析,用负阻尼和强迫振荡机理来解释和分析。但频率更低的随机功率波动,不仅每次波动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而且不受激发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论用负阻尼机理还是强迫振荡机理都不能很好地给予解释。有文献提出一种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负荷波动特性的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两区域的负荷波动与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关联模型;步骤2,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模型求取两区域系统频率响应系数及相应权重系数;步骤3,根据两区域实际运行的工程数据和实际经验,建立两区域负荷分布f(x),f(y);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两区域负荷分布f(x),f(y)进行蒙特卡洛抽样,模拟产生大量的两区域负荷波动数据;步骤5,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负荷波动与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关联模型和步骤2中得到的两区域系统频率响应系数及相应权重系数,利用步骤4中的两区域负荷波动数据进行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幅 ...
【技术特征摘要】
1.种基于负荷波动特性的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两区域的负荷波动与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关联模型; 步骤2,根据步骤1中建立的模型求取两区域系统频率响应系数及相应权重系数; 步骤3,根据两区域实际运行的工程数据和实际经验,建立两区域负荷分布f(x),f (y); 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两区域负荷分布f(x),f(y)进行蒙特卡洛抽样,模拟产生大量的两区域负荷波动数据; 步骤5,根据步骤I中建立的负荷波动与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关联模型和步骤2中得到的两区域系统频率响应系数及相应权重系数,利用步骤4中的两区域负荷波动数据进行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幅值的计算,对得到的联络线功率波动幅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步骤6,根据步骤5中得到的联络线波动功率统计结果,与理论上由概率统计规律得到的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分布进行比较,验证结果。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波动特性的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I中,关联模型的建立基于以下公式: Δ Ptie=^I Δ Pl2-B2 Δ Pli 式一 式中,APtie为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APu和APu分别为两区域负荷波动,&1和&2为 相应权重系数,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波动特性的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的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发生扰动时的WAMS频率测量数据,利用联络线功率变化与频率变化的方向是否一致来确定扰动的地点是在所研究的系统还是对端系统:对于整个互联系统内只有一个子系统发生扰动的情况,如果所有联络线的APtie都与Af符号相同,则判断为扰动发生在本系统;如果某一条联络线的APtie与Af符号相反,则判断扰动发生在该联络线的对端系统;并根据扰动发生的位置选择执行以下步骤: 选择步骤2.1,若判断扰动发生在本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元章,彭晓涛,代仕勇,朱利鹏,孙华东,何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