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多版本数字档案管理与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317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采用多个版本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的数字档案进行管理与应用的方法,使用此方法管理数字档案可以满足档案“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这“三性”要求,提供了多个版本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的管理措施,便于存档、检索与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图像或影像时采集、管理与利用的过程,具体为:档案采集时,图像或影像的过程跟踪;档案管理时,满足档案管理“三性”的基本要求;档案利用时,可以扩展更多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字档案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管理的应用方法。使用此方法管理数字档案可以满足档案“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个版本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的管理措施,便于存档、检索与利用。
技术介绍
数字化是指用计算机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档案数字化是指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的处理过程,能将其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传统的数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满足纸质档案“原封原貌”的特性,通过采集设备采集的数字图像需经过纠偏、裁切、拼接、去污等(参见《DA/T31-2005》标准)简单的图像处理之后存储至应用系统。这些图像能够反映纸质档案的实际情况,但档案存储、转递接收与应用也只能通过这种单一的图像文件进行管理。近年来,数字档案管理发展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我国的《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48-2009)以及国外的《0AIS —参考模型》对电子文件的产生、变更制定了相应的规范要求。然而,针对于传统纸质中的档案采集、图像处理、影像管理的应用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I)纸质档案情况复杂,多样性。档案纸材质、保存年代、档案信息内容格式等决定采集的来源存在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图像或影像品质下降;(2)采集设备与采集方式不同,使用精度低、落后的采集方式都能造成图像或影像品质下降;(3)后期图像处理手段的差异也会造成图像或影像品质降低。为了提升档案图像或影像的品质,我们会使用各种图像处理技术来达到这一要求。但经过图像技术处理的档案数字图像或影像往往与原版纸质档案存在较大差异,这违背了档案管理“真实性”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档案采集时,图像或影像的过程跟踪;档案管理时,满足档案管理“三性”,即:“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的基本要求;档案利用时,可以扩展更多应用。本专利技术仅描述纸质档案从采集、管理到利用时转化为数字档案图像或影像的过程。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档案采集环节,初始生成的图像或影像为版本O ;档案管理环节,经过图像或影像处理生成的图像或影像为版本I ;经过深度加工的图像或影像为版本2。版本O可用于原始凭据;版本I可用于档案管理;版本2可提供档案检索利用环节。在每个环节可以生成图像或影像的分支版本,如版本0.U0.2-1.1、1.2、1.3...。在数字档案管理中将这些版本的图像或影像有选择地纳入统一管理。这样满足了档案“真实性”的特点,还为数字档案扩展与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采用多个版本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的数字档案进行管理与应用的方法,所述数字档案由立档机构的各类档案信息所组成,其包括:原始版本文件生成:由纸质档案采集产生的光栅图文件,生成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高清转换:将生成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进行单页或者全部高清转换,生成高清版本文件。该转换过程可以批量进行或者对单页文件进行;该转换过程可以实时转换或使用线程进行转换。单页转换:原始版本文件经图像处理并保存,才能执行高清的单页转换。每处理一页原始版本文件为高清版文件,可选择人工保存,也可设置为自动保存高清版文件。在处理完一页高清版本文件后,切换至下一页,系统自动保存上一页处理的文件。分支版本文件生成:为所述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或高清版本文件生成多个分支版本文件,其中,多个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图像或影像的各个分支版本文件之间的信息相关联,下一版本文件依据前续版本文件产生。档案信息管理与利用:利用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各版本文件,以计算机为管理工具建立一个信息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可选的是,由纸质档案采集产生光栅图文件的过程通过扫描仪来完成,并且在进行扫描之前以及之后,分别依次完成如下步骤:扫描之前的参数设置,包括:选择扫描仪:根据扫描厂商不同,选择要使用的扫描仪,当第一次选择扫描仪,或更换一台新的扫描仪时,在扫描前必须先确定扫描仪类型选择的是否正确;选择扫描类型:可选择滚筒扫描模式或平板扫描模式,其中:滚筒扫描模式:当扫描仪带有自动进纸功能,并需要使用自动进纸扫描时,选择滚筒扫描;平板扫描模式:在扫描仪的平台上进行单张扫描;选择单双面扫描:双面扫描是指扫描时可以正反面同时扫描,一次性生成两页扫描件;此步骤需要扫描仪本身带有双面扫描功能;指定档案路径:指定扫描生成的电子文件的临时存放路径,该路径由系统自动生成,通过该路径可以找到相应的扫描文件;边界检测:扫描仪自动检测被扫描件的大小和位置,使生成的图像不带有多余的边框;文件类型、颜色、分辨率设定:这三项按照规定预先设定,允许修改;对比度、亮度设定:根据扫描件的情况自行调节;生成本地路径:为扫描后生成的电子文件选择临时存放路径,该路径应与前述档案路径不同;框架扫描:预先设定框架大小,在启用框架扫描后,扫描生成的电子文件按照该预先设定的框架大小进行裁切;扫描之后的处理:包括列表校验及数字档案文件上传,具体如下:列表校验:根据扫描后的校验结果,生成一个校验列表,检测档案目录著录的页数与实际扫描的文件材料页数是否一致,检测数字档案缺页、漏扫情况;必须修正校验列表的全部不符合项,才能进行保存,只要存在一个不符合项,扫描的电子文件将不能保存至档案数据库及路径下;文件上传:把通过校验和简单图像处理的档案临时扫描文件保存到本地路径或服务器集中存储路径,该档案临时扫描文件即为档案扫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可选的是,对所述原始版本文件依次进行如下处理:清除或者切除所选区域以外的部分:清除操作后,图片的尺寸不变;切除操作后,图片的尺寸变小;自动纠正图像:执行图像的自动纠偏。可选的是,对所述高清版本文件依次进行如下处理:清除所选区域:划定需要清除的区域并选择需要清除的内容;清除黑色孔洞:发现所述高清版本文件上残留的装订孔洞,并去除;将字迹加黑:发现高清版本文件中不清楚的字迹,将其特别加黑,得到黑高清版字体,可对字体连续加黑;清除杂色:去除高清版本文件中由原始版本文件所带来的杂色,使其变成高清版本文件本来的底色;抠取照片:当高清转换过程中出现照片图像失真情况时,选中原始版本中对应于高清版本文件的失真区域,将原始版本中扫描的照片(一般为头像)移动到高清版本中,以还原失真的图像文件;其中,需要保证原始版本文件和高清版本文件的方向、大小、位置均一致;抠取印章:当高清转换过程中出现印章图像失真情况时,选中原始版本中对应于高清版本文件的失真区域,将原始版本中印章移动到高清版本中,以还原失真的图像文件;其中,需要保证原始版本文件和高清版本文件的方向、大小、位置均一致。常用印章为红色或蓝色两种,抠取后的高清版印章色彩还原饱和清晰。可选的是,对各个版本的图像或影像文件进行参数设置,以修正所述图像或影像文件在扫描输入时的损耗,包括:伽马值校正:弥补图像或影像文件上的线条缝隙,其中,伽马值越大,则图像或影像文件的颜色越深;去除噪点:将所有的高*宽小于设定数值的黑点全部去掉;引用原始版本文件:做图像或影像文件修正时,将当前版本文件与原始版本文件进行比对;高清版本开启线性插值:开启此功能,以防止转换高清图像文件时丢失表格线条;黑白阀值设置:将中间值设定为129,在高清转换的时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采用多个版本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的数字档案进行管理与应用的方法,所述数字档案由人员档案信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生成原始版本文件:由纸质档案采集产生的光栅图文件,生成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B、高清转换:将生成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进行单页或者全部高清转换,生成高清版本文件;该转换过程可以批量进行或者对单页文件进行;该转换过程可以实时转换或使用线程进行转换;在处理完一页高清版本文件后,可选择人工保存,系统也可设置为自动保存高清版本文件;在处理完一页高清版本文件后,切换至下一页,系统自动保存上一页处理的文件;C、生成分支版本文件:为所述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或高清版本文件生成多个分支版本文件,其中,多个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图像或影像的各个分支版本文件之间的信息相关联,下一版本文件依据前续版本文件产生;D、档案信息管理与利用:利用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各版本文件,以计算机为管理工具建立一个信息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采用多个版本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的数字档案进行管理与应用的方法,所述数字档案由人员档案信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生成原始版本文件:由纸质档案采集产生的光栅图文件,生成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 B、高清转换:将生成的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进行单页或者全部高清转换,生成高清版本文件;该转换过程可以批量进行或者对单页文件进行;该转换过程可以实时转换或使用线程进行转换; 在处理完一页高清版本文件后,可选择人工保存,系统也可设置为自动保存高清版本文件;在处理完一页高清版本文件后,切换至下一页,系统自动保存上一页处理的文件; C、生成分支版本文件:为所述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或高清版本文件生成多个分支版本文件,其中,多个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图像或影像的各个分支版本文件之间的信息相关联,下一版本文件依据前续版本文件产生; D、档案信息管理与利用:利用图像或影像文件的各版本文件,以计算机为管理工具建立一个信息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中,纸质档案采集产生的光栅图文件是通过扫描仪来完成的,并且在进行扫描之前以及之后,分别依次完成如下步骤: Al、扫描之前的参数设置,包括: Al.1、选择扫描仪:根据扫描厂商不同,选择要使用的扫描仪,当第一次选择扫描仪,或更换一台新的扫描仪时,在扫描前必须先确定扫描仪类型选择的是否正确; Al.2、选择扫描类型:可选择滚筒扫描模式或平板扫描模式,其中: 滚筒扫描模式为:当扫描仪带有自动进纸功能,并需要使用自动进纸扫描时,选择滚筒扫描; 平板扫描模式为:在扫描仪的平台上进行单张扫描; Al.3、选择单双面扫描:双面扫描是指扫描时可以正反面同时扫描,一次性生成两页扫描件;此步骤需要扫描仪本身带有双面扫描功能; Al.4、指定档案路径:指定扫描生成的电子文件的临时存放路径,该路径由系统自动生成,通过该路径可以找到相应的扫描文件; Al.5、边界检测:扫描仪自动检测被扫描件的大小和位置,使生成的图像不带有多余的边框; Al.6、文件类型、颜色、分辨率设定:这三项预先规定,允许修改; Al.7、对比度、亮度设定:根据扫描件的情况自行调节; Al.8、生成本地路径:为扫描后生成的电子文件选择临时存放路径,该路径应与步骤 Al.4中的档案路径不同; Al.9、框架扫描:预先设定框架大小,在启用框架扫描后,扫描生成的电子文件按照预先设定的框架大小进行裁切; A2、扫描之后的处理:包括列表校验及数字档案文件上传,具体包括: A2.1、列表校验:根据扫描后的校验结果,生成一个校验列表,检测档案目录著录的页数与实际扫描的文件材料页数是否一致,检测数字档案缺页、漏扫情况;必须在修正校验列表的全部不符合项之后才能进行保存,若存在不符合项,则扫描的电子文件将不能保存至档案数据库及路径下; A2.2、文件上传:把 通过校验和简单图像处理的档案临时扫描文件保存到本地路径下或服务器集中存储路径,该档案临时扫描文件为档案扫描文件的原始版本文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中,对所述原始版本文件依次进行如下处理: Cl、清除或者切除所选区域以外的部分:清除操作后,图片的尺寸不变;切除操作后,图片的尺寸变小; C2、自动纠正图像:执行图像的自动纠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C中,对所述高清版本文件依次进行如下处理: C’ 1、清除所选区域:划定需要清除的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茂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永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