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8268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一种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网络连接的一主机与一便携式装置,此便携式装置连接一串行装置。主机包括一主机控制模块、一数据转换模块与一第一通讯模块。主机控制模块产生与接收串行数据,数据转换模块连接于第一通讯模块与主机控制模块之间,进行串行数据与网络封包数据的格式交换。第一通讯模块则进行数据转换模块与便携式装置之间的网络封包数据交流。便携式装置配置于主机与串行装置之间,并利用内建的桥接模块进行串行数据与网络封包数据的格式交换。以此建立主机与串行装置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串行装置的连接技术,特别是涉及跨越相同或不同的作业平台,且可实现远距连接串行装置的串行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先前技术中,计算机主机控制串行装置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串行装置连接至桌上型计算机主机的串行端口。计算机主机的作业系统借由串行通讯方法及串行装置的驱动程序,完成计算机主机与串行装置之间的连接。使用者即可以借由安装作业系统的人机界面软件,控制串行装置的动作,并取得串行装置的回应数据。第二种方法:串行装置连接至可携式计算机(如笔记型计算机)的串行端口,可携式计算机的作业系统借由串行通讯方法及串行装置的驱动程序,完成可携式计算机与串行装置之间的连接。可携式计算机与计算机主机通过网络方式或电信方式连接,且可携式计算机与计算机主机所配置的软件是以计算机主机为主、可携式计算机为辅的主从式软件。使用者可通过计算机主机的软件控制界面控制便携式装置的运作,间接控制串行装置或是取得串行装置的回应数据。或者,使用者通过可携式计算机的软件的控制界面直接控制串行装置,并将相关的必要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主机,计算机主机软件即依据可携式计算机提供的数据进行处理或分析。然而,上述方式的不便之处在于,在第一种方法里,计算机主机与串行装置所能连接的距离有限,实用性不高。在第二种方式里,计算机主机虽能以远距的方式与串行装置进行串行通讯,但如果可携式计算机的作业系统被更换过,或是可携式计算机被更替为便携式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慧型手机),即必须依据所更换的作业系统(或是所更替的便携式装置)安装对应的驱动程序以及控制软件,因此需额外耗费控制软件与驱动程序的开发成本。更进一步,若是计算机主机与串行装置之间,必须通过双方协议的加解密作业才能进行串行通讯作业时,计算机主机即无法通过第二种方法与串行装置进行远距通讯,实用性大为降低。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计算机主机控制串行装置的方式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能够改进现有的计算机主机控制串行装置的方式,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计算机主机控制串行装置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跨越相同或不同的作业平台,且可实现远距连接串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一主机与一便携式装置。主机包括一主机控制模块、一数据转换模块与一第一通讯模块。便携式装置包括一装置控制模块、一桥接模块与一第二通讯模块。主机控制模块用以发送一第一串行数据,以及用以接收一第二串行数据。数据转换模块用以取得并转换第一串行数据为一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及用以转换一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为第二串行数据且传输至主机控制模块。第一通讯模块用以传输第一网络封包数据至便携式装置,并接收便携式装置传输的第二网络封包数据,并将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传输至数据转换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用以取得第一通讯模块传输的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及用以将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传输至第一通讯模块。桥接模块用以转换第一网络封包数据为第一串行数据,以及用以转换第二串行数据为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且传输至第二通讯模块。串行端口连接模块用以取得桥接模块传输的第一串行数据以传输至一串行装置,并用以取得串行装置回传的第二串行数据以传输至桥接模块。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串行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网络连接的一主机与一便携式装置,且便携式装置串行连接一串行装置,此方法包括:提供主机的一主机控制模块,以用来发送一第一串行数据及用以接收一第二串行数据;通过主机的一数据转换模块,用以转换第一串行数据为一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及用以将取得的一第二网络封包数据转换回第二串行数据;建立主机的一第一通讯模块与便携式装置的一第二通讯模块的网络连接,其中,第二通讯模块用以接收第一通讯模块输出的第一网络封包数据,第一通讯模块用以接收第二通讯模块输出的第二网络封包数据;通过便携式装置的一桥接模块,用以将第二通讯模块取得的第一网络封包数据转换回第一串行数据,及用以将第二串行数据转换为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以及借由便携式装置的一串行端口连接模块,以将桥接模块传输的第一串行数据传输至串行装置,及用以传输串行装置的第二串行数据至桥接模块。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串行数据传输系统与方法,更进一步时,其数据转换模块可包括一虚拟串行端口管理模块与一串行与网络数据转换模块。虚拟串行端口管理模块用以建立对应串行装置的一虚拟串行端口,以供接收主机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一串行数据及供传输第二串行数据至主机控制模块。串行与网络数据转换模块用以转换第一串行数据为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并传输第一网络封包数据予第一通讯模块,及用以转换第一通讯模块接收的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为第二串行数据,且引导第二串行数据至虚拟串行端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主机可不限距离连接串行装置。其次,主机可不受限于便携式装置的作业系统而直接控制串行装置,因此不需额外开发安装于便携式装置的控制软件与驱动程序,进而降低软件与驱动程序的开发成本。而且,借由主机可不受限于便携式装置的作业系统而直接控制串行装置的特性,主机与串行装置之间可施行由双方协议的加解密作业才可进行的串行通讯作业,故大为提升系统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系统及方法,可在异质平台上达到扩充串行端口装置的目的。经由本专利技术系统及方法,与主机的作业系统不同的便携式装置,可以连接序到端口装置和主机,负责桥接主机以及串行端口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即便主机与串行端口装置之间必须通过加解密的传输方式,而便携式装置上并未具有加解密功能时,本专利技术系统及方法仍能让便携式装置与串行端口装置正常运作,轻易达成异质系统扩充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系统架构示意图;以及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串行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主机11主机控制模块12数据转换模块121虚拟串行端口管理模块122虚拟串行端口123串行与网络数据转换模块13第一通讯模块20便携式装置21装置控制模块22桥接模块23第二通讯模块24串行端口连接模块241串行端口30串行装置S110-S150 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以及其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照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系统架构示意图。此系统包括一主机10 (Host Device)与一便携式装置 20 (Portable Device), 一个以上的串行装置 30 (SerialDevice)接在便携式装置20的串行端口 241 (Serial Port)。其中,串行端口的规格包括RS-232、RS-422、RS-485,或更进一步包括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规格的连接端口。主机10包括一主机控制模块11 (Host Control Module)、一数据转换模块12 (DataConvert Modu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一主机,其包括:一主机控制模块,用以发送一第一串行数据,以及用以接收一第二串行数据;一数据转换模块,用以取得并转换该第一串行数据为一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及用以转换一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为该第二串行数据且传输至该主机控制模块;以及一第一通讯模块,用以输出该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并接收该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且传输至该数据转换模块;以及一便携式装置,其包括:一第二通讯模块,用以取得该第一通讯模块传输的该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及用以将该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传输至该第一通讯模块;一桥接模块,用以转换该第一网络封包数据为该第一串行数据,以及用以转换该第二串行数据为该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且传输至该第二通讯模块;以及一串行端口连接模块,用以取得该桥接模块传输的该第一串行数据以传输至一串行装置,并用以取得该串行装置回传的该第二串行数据以传输至该桥接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一主机,其包括: 一主机控制模块,用以发送一第一串行数据,以及用以接收一第二串行数据; 一数据转换模块,用以取得并转换该第一串行数据为一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及用以转换一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为该第二串行数据且传输至该主机控制模块;以及 一第一通讯模块,用以输出该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并接收该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且传输至该数据转换模块;以及一便携式装置,其包括: 一第二通讯模块,用以取得该第一通讯模块传输的该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及用以将该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传输至该第一通讯模块; 一桥接模块,用以转换该第一网络封包数据为该第一串行数据,以及用以转换该第二串行数据为该第二网络封包 数据且传输至该第二通讯模块;以及 一串行端口连接模块,用以取得该桥接模块传输的该第一串行数据以传输至一串行装置,并用以取得该串行装置回传的该第二串行数据以传输至该桥接模块。2.按权利要求1所述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便携式装置更包括一装置控制模块以连接该桥接模块与该串行端口连接模块,用以将至少一串行端口参数设定于该桥接模块与该串行端口连接模块,以供该串行端口连接模块与该串行装置进行通讯,及供该桥接模块依据该串行端口参数进行网络封包数据与串行端口数据的转换。3.按权利要求2所述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串行端口参数至少包括一串行端口号码参数、一串行数据格式参数、一传输率参数与一同比特参数。4.按权利要求2所述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装置控制模块是通过该第一通讯模块与该第二通讯模块以连接至该主机控制模块,并将该串行端口参数传输至该主机控制模块,该主机控制模块是依据该串行端口参数设定该数据转换模块,该数据转换模块是依据该串行端口参数进行网络封包数据与串行端口数据的转换。5.按权利要求1所述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数据转换模块包括: 一虚拟串行端口管理模块,用以建立一对应该串行装置的虚拟串行端口,以供接收该第一串行数据及供传输该第二串行数据; 一串行与网络数据转换模块,用以转换该虚拟串行端口接收的该第一串行数据为该第一网络封包数据,并传输该第一网络封包数据予该第一通讯模块,及用以转换该第一通讯模块接收的该第二网络封包数据为该第二串行数据,以引导该第二串行数据至该虚拟串行端口。6.按权利要求1所述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便携式装置更包括一装置控制模块,该装置控制模块是通过该第一通讯模块与该第二通讯模块以控制该主机控制模块,以令该主机控制模块发送该第一串行数据。7.按权利要求1所述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串行端口连接模块是通过一串行端口而连接至该串行装置,其中该串行端口为RS-232、RS-422、RS-485或通用串行总线的规格的连接端口。8.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进顺李冠荣翁欲盛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