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及电容式触控面板,该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包含:基板、第一传送电极、第一走线、第一接收电极以及第二走线。第一传送电极设置于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第一走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其连接第一传送电极的第一电极。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第二走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一接收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狭缝,且第二电极具有数个第二狭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感测结构及其应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无线行动通讯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例如行动电话(Mobile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及平板型计算机(PlanetComputer)等数字化工具,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Panel)作为输入装置。电容式触控面板,因其具有灵敏度高、高透光率、屏幕不易刮伤、磨损,以及整体功耗低且无需校正等优点,再加上支持多点触控(Mult1-Touch)输入的功能,迅速地在手机、小笔电等掌上型消费电子产品的中小尺寸面板应用中取得主流优势。但是,在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在制造感测单元(Sensor)阵列时,仍存在着相同的问题,例如:工艺步骤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光穿透率较低、光穿透不均等等,而影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质量,更甚而影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显示质量。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先进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及其应用,解决现有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面向,是在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包含:基板、第一传送电极、第一走线、第一接收电极以及第二走线。第一传送电极设置于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第一走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其连接第一传送电极的第一电极。接收电极设置于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第二走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一接收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狭缝,且第二电极具有数个第二狭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走线更具有该些个第一狭缝,第二走线更具有该些个第二狭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该些个第一狭缝的宽度,实质上等于该些个第二狭缝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该些个第一狭缝与该些个第二狭缝的宽度,实质上小于等于10微米(μ m)且大于O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传送电极具有至少二个第一电极,且这些第一电极与第一走线连接。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交错排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更包含:第二接收电极以及第三走线。其中,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三电极。其中,第一接收电极不与第二接收电极以及第一传送电极接触。第三走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二接收电极,其中第三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具有一间距,且第三走线不与第二走线以及第一走线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二接收电极与第三走线,分别更具有该些个第二狭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三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实质上等于该些个第一狭缝与该些个第二狭缝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三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实质上小于等于10微米且大于O微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面向,是在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包含一显示元件以及一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中,显示元件具有多个次像素。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与显示元件重迭,且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包含:基板、第一传送电极、第一走线、第一接收电极以及第二走线。第一传送电极设置于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狭缝,以于第一电极中形成多个第一条状部。第一走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其连接第一传送电极的第一电极。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具有数个第二狭缝,以于第二电极中形成多个第二条状部。第二走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一接收电极。其中,位于该些个次像素其中一个次像素中的该些个第一条状部的面积,实质上等于位于该些个次像素其中一个次像素中的该些个第二条状部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走线更具有该些个第一狭缝,以于第一走线中形成该些个第一条状部,第二走线更具有该些个第二狭缝,以于第二走线中形成该些个第二条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位于该等次像素其中一个次像素中的该等第一条状部的面积,实质上等于位于该等次像素其中一个次像素中的该等第二条状部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该些个第一狭缝的宽度,实质上等于该些个第二狭缝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该些个第一狭缝与该些个第二狭缝的宽度,实质上小于等于10微米且大于O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一传送电极具有至少二个第一电极,该些个第一电极与第一走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交错排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电容式触控面板,更包含:第二接收电极以及第三走线。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三电极,其中第一接收电极不与第二接收电极以及第一传送电极接触。第三走线设置于基板上,且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二接收电极,其中第三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具有一间距,且第三走线不与第二走线以及第一走线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二接收电极与第三走线分别更具有该些个第二狭缝,以分别于第三电极与第三走线中形成该些个第二条状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位于该等次像素其中一个次像素中的该等第一条状部的面积实质上等于位于该等次像素其中一个次像素中的该等第二条状部的面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第三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实质上等于该些个第一狭缝与该些个第二狭缝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之中,三走线与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实质上小于等于10微米且大于O微米。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在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包含:基板、第一传送电极、连接第一传送电极的第一走线、第一接收电极以及连接第一接收电极的第二走线。较佳地,第一传送电极、第一走线、第一接收电极以及第二走线系藉由图案化同一铟锡氧化物材层所形成。并通过在第一传送电极中形成多个第一狭缝,以及在第一接收电极上形成多个第二狭缝平行第二走线之延伸方向的第二狭缝,使图案化的铟锡氧化物材层,产生规律的间隙变化。其中,较佳地,于第一传送电极中形成多个平行第二走线之延伸方向的第一狭缝以及在第一接收电极上形成多个平行第二走线之延伸方向的第二狭缝。因而可收到改善传统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中,因容易在视觉上产生可见电极和走线图案,即改善光穿透率不均的现象,更进而增进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的显示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示,所绘的一种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1B是根据图1A所绘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的部分结构俯视放大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B是根据图2 A所绘示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C是根据图2B所绘示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20:电容式触控面板 100: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101:基板102:第一接收电极102a:第二电极103:第二走线104:第一传送电极 104a 第一电极105:第一走线106:第一方向107:第二狭缝108:第一狭缝109:第二接收电极 109a:第三电极110:第三走线112:第二条状部112a:连接部113:第一条状部113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一第一传送电极,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一电极;一第一走线,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连接该第一传送电极的该第一电极;一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二电极;以及一第二走线,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该第一接收电极;以及其中,该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狭缝,且该第二电极具有数个第二狭缝。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21 TW 1011348771.种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 一第一传送电极,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一电极; 一第一走线,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连接该第一传送电极的该第一电极; 一第一接收电极,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二电极;以及 一第二走线,设置 于该基板上,且其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该第一接收电极;以及 其中,该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狭缝,且该第二电极具有数个第二狭缝。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走线更具有该些第一狭缝,该第二走线更具有该些第二狭缝。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狭缝的宽度等于该些第二狭缝的宽度。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狭缝与该些第二狭缝的宽度小于等于10微米且大于O微米。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送电极具有至少二个第一电极,该些第一电极与该第一走线连接。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交错排列。7.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第二接收电极,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三电极,其中该第一接收电极不与该第二接收电极以及该第一传送电极接触;以及 一第三走线,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该第二接收电极,其中该第三走线与该第二走线之间具有一间距,且该第三走线不与该第二走线以及该第一走线接触。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收电极与该第三走线,分别更具有该些第二狭缝。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距等于该些第一狭缝与该些第二狭缝的宽度。10.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距小于等于10微米且大于O微米。11.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元件,具有多个次像素;以及 一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与该显示元件重迭,该电容式触控感测结构包含: 一基板; 一第一传送电极,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具有数个第一狭缝,以于该第一电极中形成多个第一条状部; 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宇,简钰峰,李锡烈,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