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004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支架,包括若干可依次首尾相对的单元件、设置在单元件上的对接件、以及连接两个对接件的轴杆和U型件,单元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连接两根横杆的连接杆,对接件设置在横杆的端部,轴杆为两个连接的对接件相对转动时的轴心,该多功能支架通过在单元件的横杆的端部设置用以起连接作用的对接件,且相邻的单元件上对接的两个对接件通过可作为对接件轴心的轴杆和U型件连接,使该多功能支架可以拼装成梯子等,从而提高了资源使用率,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支架一般由两根相对设置的横杆和连接两根横杆的连接杆组成,其功能性一般比较单一,只能用于放置物品等使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物品的功能性方面越来越朝着多能性发展,而不是单单仅限单一功能的使用,如,现在的电视机,除了收看时事新闻之外,还可以用以上网冲浪等使用。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支架予加以改进以满足多样性和多功能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资源使用率、节约成本的多功能支架。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支架,包括若干可依次首尾相对的单元件、设置在单元件上的对接件、以及连接两个对接件的轴杆和U型件,所述单元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连接两根所述横杆的连接杆,所述对接件设置在所述横杆的端部,所述轴杆为两个连接的对接件相对转动时的轴心。进一步的:所述对接件包括可相互配合对接的凹榫件和凸榫件。进一步的:所述横杆包括形成在所述横杆端部的收容部,所述对接件包括用以收容卡固在所述横杆的收容部内的卡固部。进一步的:所述对接件还包括相对卡固部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凸伸出所述横杆侧边的凸块和相对凸块设置的卡孔,所述凸块上开设有用以固定轴杆的轴孔。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单元件的连接杆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进一步的: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对接件以轴杆为轴心时所作的旋转角度为0至180 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支架通过在单元件的横杆的端部设置用以起连接作用的对接件,且相邻的单元件上对接的两个对接件通过可作为对接件轴心的轴杆和U型件连接,使该多功能支架可以拼装成梯子等,从而提高了资源使用率,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的多功能支架组装后的状态图。图2为图1的多功能支架的单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多功能支架的单元件和对接件分解图。图4为图1的多功能支架的两个单元件组装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1的多功能支架的两个单元件组装时的分解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多功能支架组装后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图8为图7的多功能支架的部分结构放大图。图9和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多功能支架组装后的另两种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至图6,多功能支架20包括两个单元件1、设置在单元件I上的对接件2、以及连接两个对接件2的轴杆3和U型件4。轴杆3为两个连接的对接件2相对转动时的轴心。对接件2包括可相互配合对接的凹榫件21和凸榫件22。设置一个单元件I上的对接件可以均为凹榫件21,或凸榫件22,或凹榫件21和凸榫件22组合安装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单元件I上设置一对凸榫件22和一对凹榫件21。单元件I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11、分别连接两根横杆11的两根连接杆12。对接件2设置在横杆11的端部13。横杆11包括形成在横杆11端部13的收容部14。每个对接件2包括用以收容卡固在横杆11的收容部14内的卡固部23和相对卡固部23设置的安装部26。组装时,将对接件2的卡固部23设置到横杆11的收容部14内,然后由紧固件5固定。安装部26上设置有凸伸出横杆11侧边的凸块24和相对凸块24设置的卡孔27。该凸块24上开设有用以固定轴杆3的轴孔25。两个单元件I分别为第一单元件201和第二单元件202。第一单元件201的横杆11的一端设置第一凹榫件211,另一端设置第一凸榫件221。第二单元件202的横杆11的一端设置第二凹榫件212、另一端设置第二凸榫件222。第一单元件201的第一凹榫件211与第二凸榫件222对接配合,然后由轴杆3和U型件4将第一凹榫件211和第二凸榫件222固定。实施例二,请参见图7和图8,多功能支架30由四个单元件(301、302、303、304)、对接件2、以及轴杆3和U型件4组装而成。在四个单元件I内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单元件分别与位于内侧的两个单元件呈90°左右的角度折弯。四个单元件分别依次为第一单元件301、第二单元件302、第三单元件303和第四单元件304。该多功能支架30组装时,第一单元件301与第二单元件302以两者固定的轴杆3为轴心转动,然后将U型件4安装到第一单元件301的卡孔内和第二单元件302的卡孔内,使第一单元件301和第二单元件302定位。实施三,请参见图9,多功能支架40由两个单元件1、对接件2、以及轴杆3和U型件4组装形成人字架。实施四,请参见图9,多功能支架50由多个单元件1、对接件2、以及轴杆和U型件组装后折叠而成,其折叠后有助于收容该多功能支架50。综上所述,该多功能支架20、30、40、50通过在单元件I的横杆11的端部设置用以起连接作用的对接件2,且相邻的单元件I上对接的两个对接件2通过可作为对接件2轴心的轴杆3和U型件4连接,使该多功能支架20、30、40、50可以拼装成梯子等,从而提高了资源使用率,节约了成本。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支架包括若干可依次首尾相对的单元件、设置在单元件上的对接件、以及连接两个对接件的轴杆和U型件,所述单元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连接两根所述横杆的连接杆,所述对接件设置在所述横杆的端部,所述轴杆为两个连接的对接件相对转动时的轴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支架包括若干可依次首尾相对的单元件、设置在单元件上的对接件、以及连接两个对接件的轴杆和U型件,所述单元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连接两根所述横杆的连接杆,所述对接件设置在所述横杆的端部,所述轴杆为两个连接的对接件相对转动时的轴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包括可相互配合对接的凹榫件和凸榫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包括形成在所述横杆端部的收容部,所述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福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易珑丽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