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泵以及包括转子泵的旋转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53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泵(100)和包括转子泵的旋转机械(200)。转子泵包括:泵体(40),其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内圆周并且在内圆周上设置有凹部(42);泵轮(50),其设置在泵体内并且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外圆周,泵轮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突起(52),突起滑动地配合在凹部中使得泵轮能够绕突起与凹部之间的接触点枢转;以及密封板(60),其设置在泵体和泵轮的一侧,并且密封板中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入口(61)和供流体排出的出口(62),其中入口和出口设置成使得当转子泵处于一中性位置时入口和出口中的至少一个被泵轮的端面完全覆盖,其中在中性位置,泵轮的外圆周与泵体的内侧在凹部两侧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泵以及包括转子泵的旋转机械
技术介绍
转子泵通常包括泵体和设置在泵体内并且能够相对于泵体转动的转子。在泵体和转子之间形成有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运动,工作腔的容积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流体吸入和排出工作腔实现泵送过程。然而,在这种转子泵中,当转子相对于泵体处于特定位置时,流体吸入通道和流体排出通道可能彼此连通从而导致压缩后的流体回流(也可称为泄漏),因此降低了转子泵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转子泵进行改进,以有效防止转子泵在运行期间的泄漏,从而提高转子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在现有的转子泵中,当转子泵运行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压缩后的流体可能从流体出口回流到流体入口而导致流体泄漏,这降低了转子泵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防止转子泵运行期间出现泄漏的转子泵。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流体从出口向入口回流的转子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这种转子泵的旋转机械。本说明书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内圆周并且在所述内圆周上设置有凹部;泵轮,所述泵轮设置在所述泵体内并且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外圆周,所述泵轮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凹部中使得所述泵轮能够绕所述突起与所述凹部之间的接触点枢转;以及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所述泵体和所述泵轮的一侧,并且所述密封板中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入口和供流体排出的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设置成使得当所述转子泵处于一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中的至少一个被所述泵轮的端面完全覆盖,其中在所述中性位置,所述泵轮的外圆周与所述泵体的内侧在所述凹部两侧接触。 优选地,在所述中性位置,所述泵轮的外圆周与所述泵体的内侧在所述凹部两侧线接触。优选地,当所述转子泵处于除所述中性位置之外的其他工作位置时,所述入口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出口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泵轮的端面露出。优选地,当所述转子泵处于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二者都被所述泵轮的端面完全覆盖。优选地,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二者是沿所述泵体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细长开口,并且当所述转子泵处于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二者被所述泵轮的端面完全覆至JHL ο优选地,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是大小相同的圆孔,并且当所述转子泵处于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二者被所述泵轮的端面完全覆盖。优选地,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中的一个是相对较大的圆孔,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中的另一个是相对较小的圆孔,并且当所述转子泵处于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相对较小的圆孔被所述泵轮的端面完全覆盖。优选地,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中的一个是圆孔,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中的另一个是沿所述泵体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细长开口,并且当所述转子泵处于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细长开口被所述泵轮的端面完全覆盖。优选地,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凹部的两侧并且邻近所述凹部。优选地,所述泵体和所述密封板形成为一体。优选地,所述泵体在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中至少一个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凹槽。优选地,所述转子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板的另一侧的盖板,其中,所述密封板进一步包括中心通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入口流体连通的通孔和使得所述出口与所述中心通孔彼此流体连通的导槽。优选地,所述泵体的外周表面和所述密封板的外周表面上分别对应地设有定位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能够配合在所述定位槽中。优选地,所述转子泵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泵体和所述泵轮另一侧的止推片。本说明书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转子泵的旋转机械。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械进一步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驱动机构;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驱动轴,其中,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具有偏心销,所述偏心销插入所述转子泵的泵轮的驱动孔中。优选地,所述驱动轴中设置有油孔,所述油孔与所述转子泵的所述出口流体连通。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械是压缩机,特别是涡旋压缩机。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实施例的转子泵的优点在于:密封板上的入口和出口设置成使得当转子泵处于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中的至少一个被泵轮的端面完全覆盖。因此,从出口至入口的泄漏通道被泵轮的端面所阻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流体从出口向入口回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转子泵的工作效率以及流体输送能力得到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子泵仅需对现有转子泵的密封板上的入口和出口的布置进行改动,无需对转子泵的其他结构进行改动,因此可以容易地通过替换密封板来改进现有转子泵的性能,而无需额外的成本。通过改进密封板上入口和出口的布置,可以省去现有转子泵的泵体内圆周上设置的与入口和出口相对应的凹槽,因此可以进一步简化转子泵的泵体的结构,从而进一步减少转子泵的成本。在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转子泵的旋转机械中,由于转子泵的泄漏被阻止并且工作效率被提高,因此能够向旋转机械的各个活动部件稳定、可靠地提供润滑油,减小了旋转机械因润滑不足而出现的故障。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几个实施例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一种转子泵的分解立体图;图2A至图2D是图1所示转子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泵轮相对于泵体处于不同位置;图2E是图2D中部分I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泵的分解立体图;图4A至图4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转子泵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其中泵轮相对于泵体处于不同位置;图5A至图5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方式的转子泵的平面示意图;以及图6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转子泵的压缩机的示意性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而绝不是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图1示出了申请人已知的一种转子泵100’的分解立体图。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图1中所示以及下面所述的转子泵100’不必一定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现有技术。转子泵100’主要包括壳体10’、泵体40’、泵轮50’、密封板60’、盖板70’和止推片80’。泵体40’设置在壳体内并且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内圆周,泵轮50’设置在泵体40’内并且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外圆周。泵体40’的内圆周中设置有凹部42’,而泵轮50’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突起52’。泵轮50’的中部还设置有供驱动轴的偏心销驱动的驱动孔54’。泵轮50’的突起52’配合在泵体40’的凹部42’中,从而当外部驱动源的驱动轴的偏心销插入泵轮50’的驱动孔54’以驱动泵轮50’时,泵轮50’的突起52’可以在泵体40’的凹部42’中滑动并且绕突起52’和凹部42’之间的接触点枢转。在泵轮50’转动的过程中,泵轮50’的外圆周与泵体40’的内圆周的接触点沿泵轮50’被驱动的方向移动,从而导致泵轮50’与泵体40’之间形成的工作腔的容积逐渐变化实现流体泵送,这将在下面参照图2A-2D详细描述。在泵轮5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板60’。同时参见图2A,密封板60’的与泵体40’的内圆周大致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流体进入的入口 61’和供流体排出的出口 62’。入口 61’和出口 62’分别设置在凹部42’的两侧并且靠近凹部42’设置。在密封板60’的中心部分上还设置有中心通孔64’。盖板70’设置在密封板60’的一侧并且与壳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泵(100),包括:泵体(40),所述泵体(40)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内圆周并且在所述内圆周上设置有凹部(42);泵轮(50),所述泵轮(50)设置在所述泵体(40)内并且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外圆周,所述泵轮(50)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突起(52),所述突起(52)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凹部(42)中使得所述泵轮(50)能够绕所述突起(52)与所述凹部(42)之间的接触点枢转;以及密封板(60),所述密封板(60)设置在所述泵体(40)和所述泵轮(50)的一侧,并且所述密封板(60)中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入口(61)和供流体排出的出口(62),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61)和所述出口(62)设置成使得当所述转子泵(100)处于一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61)和所述出口(62)中的至少一个被所述泵轮(50)的端面完全覆盖,其中在所述中性位置,所述泵轮(50)的外圆周与所述泵体(40)的内侧在所述凹部(42)两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泵(100),包括: 泵体(40),所述泵体(40)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内圆周并且在所述内圆周上设置有凹部(42); 泵轮(50),所述泵轮(50)设置在所述泵体(40)内并且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外圆周,所述泵轮(50)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突起(52),所述突起(52)滑动地配合在所述凹部(42)中使得所述泵轮(50)能够绕所述突起(52)与所述凹部(42)之间的接触点枢转;以及 密封板(60),所述密封板¢0)设置在所述泵体(40)和所述泵轮(50)的一侧,并且所述密封板¢0)中设置有供流体进入的入口 ¢1)和供流体排出的出口(62), 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 ¢1)和所述出口 ¢2)设置成使得当所述转子泵(100)处于一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 ¢1)和所述出口 ¢2)中的至少一个被所述泵轮(50)的端面完全覆盖,其中在所述中性位置,所述泵轮(50)的外圆周与所述泵体(40)的内侧在所述凹部(42)两侧接触。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泵,其中,在所述中性位置,所述泵轮(50)的外圆周与所述泵体(40)的内侧在所述凹部(42)两侧线接触。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泵,其中,当所述转子泵(100)处于除所述中性位置之外的其他工作位置时,所述入口(61)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出口(62)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泵轮(50)的端面露出。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泵,其中,当所述转子泵(100)处于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 ¢1)和所述出口 ¢2) 二者都被所述泵轮(50)的端面完全覆盖。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泵,其中,所述入口¢1)和所述出口 ¢2) 二者是沿所述泵体(40)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细长开口,并且当所述转子泵(100)处于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 ¢1)和所述出口 ¢2) 二者被所述泵轮(50)的端面完全覆盖。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泵,其中,所述入口(61)和所述出口(62)是大小相同的圆孔,并且当所述转子泵(100)处于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入口 ¢1)和所述出口 ¢2) 二者被所述泵轮(50)的端面完全覆盖。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泵,其中,所述入口¢1)和所述出口 ¢2)中的一个是相对较大的圆孔,所述入口(61)和所述出口(62)中的另一个是相对较小的圆孔,并且当所述转子泵(100)处于所述中性位置时,所述相对较小的圆孔被所述泵轮(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丰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