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鼓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918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岩体工程监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底鼓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底鼓变形发生前,横跨巷道开挖过程监测底板槽,形成底板岩层开挖剖面;测量所述开挖剖面中的底板岩层的层理分布、分层厚度及结构的特征状况,并连续观测所述底板岩层的变形过程;当底鼓变形发生后,开挖比对底板槽,形成底板岩层自然鼓出变形后的开挖剖面;测量所述变形后的开挖剖面中底板岩层的特征状况,并与所述过程监测底板槽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底板岩层鼓出变形破坏的本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监测巷道底板岩层的鼓出变形情况,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能揭示底鼓本质机理的新方法,促进底鼓理论技术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为解决底鼓难题提供了扎实可靠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体工程监测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受采掘工程的影响,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岩体产生变形并向巷道内产生位移,巷道底板向上隆起的现象即称之为底鼓。底鼓所导致的巷道断面缩小、阻碍运输和行人、妨碍矿井通风,使得许多矿井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理去做“挖底”等临时的处理工作,严重的会造成整条巷道的报废,对矿山的生产与安全产生很大的制约。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煤矿巷道底鼓机理和控制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底鼓控制技术。研究表明,引起巷道底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因素是底板岩层性质、围岩应力、水理作用、岩体强度和地温等。有效控制底鼓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防止,即采取措施将底鼓量减少到允许的范围内;二是清除底鼓,将巷道已发生底鼓的部分岩石清除,恢复巷道断面积。由于底鼓的发生会对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受到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重视,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目前,人们已经根据巷道底板的不同力学特征,将底鼓机理理想化为4种不同的方式,即:松软破碎底板中的挤压流动性底鼓(假塑性流动型底鼓)、薄层状底板中的挠曲褶皱性底鼓、完整厚层状底板中的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底鼓变形发生前,横跨巷道开挖过程监测底板槽,形成底板岩层开挖剖面,所述过程监测底板槽用于监测底板岩层发生底鼓的过程;测量所述开挖剖面中的底板岩层的层理分布、分层厚度及结构的特征状况,并连续观测所述底板岩层的变形过程;当底鼓变形发生后,开挖比对底板槽,形成底板岩层自然鼓出变形后的开挖剖面,所述比对底板槽用于监测底板岩层发生底鼓后的特征;测量所述变形后的开挖剖面中底板岩层的特征状况,并与所述过程监测底板槽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底板岩层鼓出变形破坏的本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鼓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底鼓变形发生前,横跨巷道开挖过程监测底板槽,形成底板岩层开挖剖面,所述过程监测底板槽用于监测底板岩层发生底鼓的过程; 测量所述开挖剖面中的底板岩层的层理分布、分层厚度及结构的特征状况,并连续观测所述底板岩层的变形过程; 当底鼓变形发生后,开挖比对底板槽,形成底板岩层自然鼓出变形后的开挖剖面,所述比对底板槽用于监测底板岩层发生底鼓后的特征; 测量所述变形后的开挖剖面中底板岩层的特征状况,并与所述过程监测底板槽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双锁杨博闻王凯朱家胜孙淼武剑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