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轻型防冲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162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23
一种高强度轻型防冲支架,属于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深部冲击地压的煤矿采矿区的高强度轻型防冲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动力学的消能减震、吸能防冲角度考虑,把传统支护结构变为可控吸能防冲减震支护结构,提高支护强度,能够吸收冲击地压瞬间释放的冲击变形能的高强度轻型防冲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弧形支架和锯齿摩擦吸能连接构件,弧形支架的主体设置为箱形梁结构,所述的箱形梁设置为中空梯形管结构,在箱形梁接口端的管壁内安装有梯形连接芯棒;所述的锯齿摩擦吸能连接构件的主体包括U型板和紧固锯齿摩擦板,?U型板的内底面设置为锯齿状结构,U型板和紧固锯齿摩擦板通过紧固螺栓和螺母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巷道支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深部冲击地压的煤矿采矿区的高强度轻型防冲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开挖深度日趋加深,数千米深的矿井屡见不鲜。在未来几年大部分矿井将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在深部条件下,随之出现了深部围岩独特的力学特性,以及对经典支护的严峻挑战。现如今,冲击地压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造成大量的巷道支护破坏、垮塌以及人员的伤亡事故,以至于严重的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深部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预防冲击地压问题,已然成为我国在安全高效的开采深部煤炭资源时亟需解决的课题。目前,对于冲击地压巷道围岩的支护,一般采用锚杆、锚索、注浆、锚网喷、锚注及U型钢支架等一种或几种联合使用,对减轻浅部冲击地压的危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深部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产生的强冲击动载荷,往往超出这些常规支护的强度极限,并造成支护及巷道破坏,严重影响了人员的安全与矿井的生产。近期,在深部矿井采用强支护方式对冲击地压起到了有效抑制,但支护设备重量增加了几十倍,支护费用也增加了几十倍,由于回采巷道防冲支护属于短期支护,支架前后搬运频繁、劳动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轻型防冲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架和锯齿摩擦吸能连接构件,所述的弧形支架的主体设置为箱形梁结构,所述的箱形梁设置为中空梯形管结构,在所述的箱形梁的上、下管壁外分别粘接有第一高强度碳纤维板和第二高强度碳纤维板,在箱形梁接口端的管壁内安装有梯形连接芯棒;所述的箱形梁接口端第一高强度碳纤维板与第一锯齿摩擦板的一面相粘接,所述的箱形梁接口端第二高强度碳纤维板与第二锯齿摩擦板的一面相粘接,所述的第一锯齿摩擦板和第二锯齿摩擦板的另一面均设置为锯齿状结构;所述的锯齿摩擦吸能连接构件的主体包括U型板和紧固锯齿摩擦板,所述的U型板的内底面设置为锯齿状结构,在所述的U型板的外底面粘接有第三高强度碳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轻型防冲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架和锯齿摩擦吸能连接构件,所述的弧形支架的主体设置为箱形梁结构,所述的箱形梁设置为中空梯形管结构,在所述的箱形梁的上、下管壁外分别粘接有第一高强度碳纤维板和第二高强度碳纤维板,在箱形梁接口端的管壁内安装有梯形连接芯棒;所述的箱形梁接口端第一高强度碳纤维板与第一锯齿摩擦板的一面相粘接,所述的箱形梁接口端第二高强度碳纤维板与第二锯齿摩擦板的一面相粘接,所述的第一锯齿摩擦板和第二锯齿摩擦板的另一面均设置为锯齿状结构;所述的锯齿摩擦吸能连接构件的主体包括U型板和紧固锯齿摩擦板,所述的U型板的内底面设置为锯齿状结构,在所述的U型板的外底面粘接有第三高强度碳纤维板;所述的紧固锯齿摩擦板的一面设置为锯齿状结构,在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祁潘一山聂颖李忠华贾宝新徐连满尹万蕾李国臻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