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钻孔桩井筒底部开挖岩石的环式冲击法。
技术介绍
在山区或浅山区,公路桥的钻孔桩井筒首先向下穿过土层,然后才进入岩石部位。在穿过土层部位,井筒用人工开挖,并且自上而下逐层设制钢筋混凝土护壁,以对周围土体进行支护。在岩石部位,井筒的开挖深度为其直径的2.0-2.5倍,以保证钻孔桩获得足够的嵌岩长度。以往岩石部位的井筒都是用爆破法分层向下开挖,所形成的井筒侧壁虽然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爆破裂纹,但无须设制混凝土护壁。采用爆破法分层向下开挖井筒,需要进行多个施工程序。每一个施工程序都包括钻孔、爆破和清方等多个工艺。每一个施工程序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但只能向下开挖300-400mm深。在井筒底部用风钻钻制炮孔,操作的难度大,粉尘多。每次爆破时都会产生振动和飞石,需要的防护器材多,且容易引发群体事件。爆破所需要的炸药和雷管都是由振远护卫公司专门运送,每个井筒的每个施工程序都要支付300元以上的炸药和雷管的运送费用。在钻孔桩井筒的底部如架设一台平面旋转冲击钻,采用环式冲击法进行开挖,则其工效更高、质量更好,便于操作且更为安全。在施工时,平面旋转冲击钻的钻头沿着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钻孔桩井筒底部开挖岩石的环式冲击法,在桥梁工程中,被用于开挖钻孔桩井筒〔1〕底部的岩石部位;在山区或浅山区,大地表层通常为7?30m厚的土层,在土层之下是大范围的岩石结构〔3〕;所述的井筒〔1〕其直径大多为1.2m、1.5m和1.8m,它向下首先穿过土层,然后进入岩石结构〔3〕中;在穿过土层部位,设有混凝土护壁〔2〕;在岩石结构〔3〕中,形成实际岩石井筒侧壁〔6〕;该实际岩石井筒侧壁〔6〕用平面旋转冲击钻〔8〕冲击而成;为了在井筒〔1〕底部安装平面旋转冲击钻〔8〕,并满足其操作需要,在距岩石结构〔3〕表面3m高的范围内,所述的混凝土护壁〔2〕其口径大于井筒〔1〕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钻孔桩井筒底部开挖岩石的环式冲击法,在桥梁工程中,被用于开挖钻孔桩井筒〔I〕底部的岩石部位;在山区或浅山区,大地表层通常为7-30m厚的土层,在土层之下是大范围的岩石结构〔3〕;所述的井筒〔I〕其直径大多为1.2m、l.5m和1.8m,它向下首先穿过土层,然后进入岩石结构〔3〕中;在穿过土层部位,设有混凝土护壁〔2〕;在岩石结构〔3〕中,形成实际岩石井筒侧壁〔6〕;该实际岩石井筒侧壁〔6〕用平面旋转冲击钻〔8〕冲击而成;为了在井筒〔I〕底部安装平面旋转冲击钻〔8〕,并满足其操作需要,在距岩石结构〔3〕表面3m高的范围内,所述的混凝土护壁〔2〕其口径大于井筒〔I〕的直径240mm;在井筒〔I〕底部,整个岩石开挖部位〔7〕呈一个圆柱体,其厚度等于井筒〔I〕直径的2.0-2.5倍,其直径等于井筒〔I〕的直径,其侧面与设定岩石井筒侧壁〔4〕相吻合,其底面与设定岩石井筒底面〔5〕相吻合;所述的岩石开挖部位〔7〕可一次开挖完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穿过土层部位,所述的井筒〔I〕用人工开挖;每向下开挖IOOOmm深,都制作一层混凝土护壁〔2〕,其底部三层混凝土护壁〔2〕的口径皆大于井筒〔I〕的直径240mm;在井筒〔I〕底部,用电动切割片对岩石结构〔3〕的表层进行水平切割,在其表面的正中部位形成一个操作平台〔7-1〕;在这个操作平台〔7-1〕上,安装一台平面旋转冲击钻〔8〕;该平面旋转冲击钻〔8〕可绕其自身的中心主轴作360度的平面转动,其钻头〔8-3〕与所述的设定岩石井筒侧壁〔4〕相切,并以185-190mm的相等环向间距,首先顺次向下钻制垂直的独立冲击孔〔10〕;然后在每相邻的两个独立冲击孔〔10〕之间的正中部位,都钻制一个垂直的贯通冲击孔〔11〕;整个一圈独立冲击孔〔10〕和贯通冲击孔〔11〕的孔腔沿着圆周贯通起来,形成一道环状岩石间距〔7-4〕;所述的独立冲击孔〔10〕和贯通冲击孔〔11〕的口径皆为130mm,它们的孔底都处于同一个标高,且都低于所述的设定岩石井筒底面〔5〕100-400_ ;在所述的环状岩石间距〔7-4〕之外,是实际岩石井筒侧壁〔6〕;在所述的环状岩石间距〔7-4〕之内,是岩石开挖部位〔7〕的残存体〔7-2〕;在该残存体〔7-2〕的上部和中部,直接用风镐对岩石进行破碎;在该残存体〔7-2〕的下部,先在岩石中钻制胀裂孔〔12〕,再向这些胀裂孔〔12〕中灌注无声破碎剂浆液〔13〕对岩石进行胀裂,最后用风镐进行破碎;在该残存体〔7-2〕的根部,所剩余的残留岩石〔7-3〕仍固定在原处;在所述的 井筒〔I〕的开口处,安装一台卷扬机,利用吊桶吊装,及时将破碎的岩石运出井筒〔I〕;将钻孔粧的钢筋笼〔14〕放入井筒〔I〕中,在该井筒〔I〕中注满C25混凝土〔15〕,残留岩石〔7-3〕构成了钻孔桩的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钻孔桩井筒底部开挖岩石的环式冲击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护壁〔2〕为IOOmm厚的钢筋混凝土壳体结构,自上而下分层浇注而成;其顶层混凝土护壁〔2〕的顶面与井筒〔I〕的开口相持平,其底层混凝土护壁〔2〕的底面与岩石结构〔3〕的表面相衔接;整个混凝土护壁〔2〕支护着土层,使之无法坍塌;每一层混凝土护壁〔2〕的高度都是1050mm,其顶端都向上插入上一层混凝土护壁〔2〕的底部50mm深;每一层混凝土护壁〔2〕的顶面和底面各为一个水平的圆环面,其内侧面和外侧面各为一个圆台体侧面;每一层混凝土护壁〔2〕其内侧面顶端的口径即为该层混凝土护壁〔2〕的口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钻孔桩井筒底部开挖岩石的环式冲击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井筒〔I〕内,从岩石结构〔3〕的表面向上:第一层至第三层混凝土护壁〔2〕为扩大口径护壁〔2-3〕,其口径都等于井筒〔I〕的直径加240mm ;第五层至顶层混凝土护壁〔2〕为标准口径护壁〔2-1〕,其口径都等于井筒〔I〕的直径;第四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