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开挖岩石电缆井筒圆周侧壁的平面转动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315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开挖岩石电缆井筒圆周侧壁的平面转动钻机,它由一个固定基座、一个转动支撑架、一台冲击钻和两个三角架组成。在电缆井筒的开挖部位,固定基座呈水平设制,它通过四根锚杆与岩石层相固定。转动支撑架架设在固定基座之上,其十二个滚动轴承全部压在圆盘的顶面,其钢套管套在主轴的外侧。在转动底板之上,冲击钻垂直而立且与之相固定。在冲击钻之后,两个三角架呈左右相互对称设制。沿着所设定的圆周切割面,冲击钻每钻制一个切割孔,转动底板都能利用两根锁定螺丝与圆环轨道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它不受任何因素干扰,所形的电缆井筒形状规则,其侧壁岩体仍保持着原有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开挖岩石电缆井筒圆周侧壁的平面转动钻机,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固定基座〔1〕、一个转动支撑架〔2〕、一台冲击钻〔3〕和两个三角架〔4〕组成;所述的电缆井筒圆周侧壁与圆周切割面〔8〕相重合,电缆井筒的口径即为圆周切割面〔8〕的口径;所述的固定基座〔1〕由一个圆盘〔1‑1〕、一个圆环轨道〔1‑2〕和一根主轴〔1‑3〕构成;圆盘〔1‑1〕为一块12‑14mm厚的圆形钢板,其半径小于电缆井筒半径145mm;圆环轨道〔1‑2〕的外径和内径分别小于电缆井筒半径245mm和285mm,其高度为60mm,沿着其宽度的中部,以相等的环向间距设制着一圈固定孔〔1‑4〕;主轴〔1‑3〕是一根直径为49.5mm的钢圆柱;在岩石层表面〔7〕,圆盘〔1‑1〕呈水平设制,其圆心与电缆井筒的竖向中轴线相重合,在其圆心处,主轴〔1‑3〕与之相垂直;在主轴〔1‑3〕的外侧,设制着圆环轨道〔1‑2〕;所述的转动支撑架〔2〕由一块转动底板〔2‑1〕、十二个滚动轴承〔2‑2〕和一根钢套管〔2‑3〕构成;转动底板〔2‑1〕为一块12‑14mm厚的四边形钢板,其前后及左右都分别相互对称,其左右两边各为一条直线,其前后两边各为一条圆弧曲线;在转动底板〔2‑1〕平面的中心处,钢套管〔2‑3〕与之垂直相交并相焊接;在转动底板〔2‑1〕的底面,十二个滚动轴承〔2‑2〕在前后及左右都呈相互对称地设制;转动支撑架〔2〕的钢套管〔2‑3〕套在固定基座〔1〕其主轴〔1‑3〕的外侧,其十二个滚动轴承〔2‑2〕全部压在固定基座〔1〕其圆盘〔1‑1〕的顶面;在固定基座〔1〕其圆环轨道〔1‑2〕的外侧和内侧,各分布着六个滚动轴承〔2‑2〕;沿着电缆井筒的圆周切割面〔8〕,每钻制一个切割孔,转动底板〔2‑1〕的两个锁定孔〔2‑4〕都分别与圆环轨道〔1‑2〕的两个固定孔〔1‑4〕相吻合;在每一对锁定孔〔2‑4〕与固定孔〔1‑4〕中,都设制一根向下拧入的锁定螺丝〔6〕;所述的冲击钻〔3〕由一个钢框架〔3‑1〕、一块滑动板〔3‑2〕、一个风动回转器〔3‑3〕、一个立式变速箱〔3‑4〕、三至四节钻杆〔3‑5〕、一个冲击器〔3‑6〕、一个钻头〔3‑7〕和一个小气缸〔3‑8〕构成;所述的钢框架〔3‑1〕垂直而立,在其两根立柱之间的底部,安装着小气缸〔3‑8〕;在钢框架〔3‑1〕的正面,设制着滑动板〔3‑2〕,该滑动板〔3‑2〕背面的承托与小气缸〔3‑8〕推动杆的顶端相铰接;在滑动板〔3‑2〕的正面,自上而下依次安装着风动回转器〔3‑3〕和变速箱〔3‑4〕;风动回转器〔3‑3〕的主轴与变速箱〔3‑4〕的主轴相固定,从变速箱〔3‑4〕的次轴始,向下顺次连接着钻杆〔3‑5〕、冲击器〔3‑6〕和钻头〔3‑7〕;在所述的转动支撑架〔2〕其转动底板〔2‑1〕的顶面,竖立着一台冲击钻〔3〕;该冲击钻〔3〕的钻杆〔3‑5〕其竖向中轴线与圆周切割面〔8〕相重合,并与转动底板〔2‑1〕的一个对称轴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中;该冲击钻〔3〕的钢框架〔3‑1〕其平面与这个对称轴相垂直;所述的三角架〔4〕由一根竖直杆件〔4‑1〕、一根水平杆件〔4‑2〕和一根斜撑〔4‑3〕构成,在冲击钻〔3〕之后,两个三角架〔4〕呈左右相互对称设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量翟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