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841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擦拭布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制造方法。一种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制造方法,以桔瓣型涤锦复合长丝为原料,包括以下工序:a)织造工序;b)去油处理工序;c)碱减量开纤工序;d)定型工序;e)切割清洗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擦拭布开纤不匀、缩率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擦拭布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分割型纤维是用两种在化学结构上完全不同、彼此互不相容的聚合物通过复合纺丝方法使其在截面中呈桔瓣状交替配置制成的复合纤维,复合形式不同,裂离后纤维的横界面形状和粗细也不同。涤纶超细纤维可用作擦拭布的原料。《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功能、复合型差别化纤维的研发和纺织产品一条龙应用开发”,涤纶超细纤维作为差别化高性能纤维中的高端产品,是一种高品质、高技术的纺织原料,是化学纤维向高技术、高仿真化方向发展的新合纤的典型代表。涤纶超细纤维的织物具有表面细柔、悬垂性好、手感柔软的特点,又具有良好的排汗、导湿作用,此外保暖性、耐磨性好,且有防水透气能力和很高的清洁能力、去污能力。所以涤纶超细纤维可以做成仿真丝、仿桃皮、仿麂皮、超细毛巾、高效清洁布和工业用布产品,应用范围十分广阔。涤纶超细纤维具有卓越的毛细管效应,快速变干是它显著特性之一。高强度的合成纤维,不易断裂。此外一根粗单纤维如将其超细化可变成好几百根涤纶超细纤维,如此作为擦拭布时涤纶超细纤维擦拭布可比一般擦拭布具有多重刮除效果;一般纤维因较粗,弯曲刚性大,所以织物浮点与物体接触面积小,反之,涤纶超细纤维弯曲刚度小又柔软,所以织物浮点与物体接触面积大,拭净力强;涤纶超细纤维擦拭布在擦拭污物后,污物会顺着纤维的毛细管道往外部迁移,呈内部剥离的效应,如此污物不会残留在擦拭布表面,因此就不会造成刮伤精密的产品。根据处理的工艺,该项目选用桔瓣复合短纤维既分裂纤维。该纤维中两种聚合物在纺丝过程中相连不分开,在经针织后处理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分纤工艺将其分开不连结。高性能擦拭布作为涤纶超细纤维制品中的代表性产品,它有许多特色,如无尘性、吸水性及揩净性,高性能擦拭布之所以有高度的清洁能力,是因为它具有比普通织物高无数倍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因而这类织物有很大的纳尘、去油、去污能力,且除污快而彻底,不易掉毛,洗涤后可重复使用。在精密机械、光学仪器、微电子、无尘室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用途。擦拭布按照组织结构,大体可以分为四类:(I)机织物类:结构一般比较紧密,织物较薄,大多采用平纹组织结构;(2)针织物类:大多为经编或纬编毛圈织物,一般比较厚、松、柔软,吸水性能好;(3)非织造布类:一般结构较松,具有良好的吸水性,结构多样,能适应不同的用途;(4)其他类型:可采用多种不同结构复合组成,如三层复合结构等。目前,高性能的擦拭布一般采用机织物平纹组织,其特点是结构紧密、强度高、耐久性好、不易掉毛造成被擦物体再污染。为了获得理想的外观效果,织物常采用双面磨毛砂洗。针织高针距、棉毛结构使得布面与机织物具有同等的紧密,具有高强度的特性,后整免去了磨毛砂洗工艺,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基于以上涤纶超细纤维和高针距针织棉毛布的诸多特性,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旨在填补国际上针织高针距擦拭布的研究空白,势必具有深远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解决现有的擦拭布开纤不匀、缩率差的技术问题,实现让针织擦拭布也能达到机织布一样的特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以桔瓣型涤锦复合长丝为原料,包括以下工序:a)织造工序;b)去油处理工序;c)碱减量开纤工序;d)定型工序;e)切割清洗工序。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时,优选地,所述织造工序的可调控参数如下:线长为8.4-10.0cm/50线圈,线速为12.6_14r/min ;所述织造工序采用机号为E40或E50的德乐棉毛机。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去油处理工序在溢流染色机上进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坯布浸入60-65°C水中润湿20-30分钟,然后加入去油纱剂1.5_3g/L、平滑剂 1.5-3g/L 和 NaOH 0.8-lg/L 后进行 80-95°C处理 20_45min,再依次用 60-80°C热水洗20-45min,10-25°C冷水洗10_30min ;其中,水洗时的浴比为I: 15-20,布速为180_200m/min0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去油纱剂优选传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去油纱剂TF-115B ;平滑剂优选上海汉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浴中平滑剂BT-44。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时,优选地,所述碱减量开纤工序在溢流染色机上进行,开纤时采用的NaOH的浓度为14-20g/L,开纤在90-130 °C下进行,时间为30-60分钟,布速180-220m/min,浴比为I: 15-20。更优选地,NaOH的浓度为14_18g/L,开纤在90_120°C下进行,时间为30-45分钟,布速180-200m/min,浴比为I: 15-20。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时,优选地,所述定型工序的可调控参数如下:温度为130-150°C,超喂为 30% -40%,车速为 10_15m/min。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清洗工序包括以下步骤:用激光式及超声波进行切割、热刀封边;以及全程在无尘室进行清洗、烘干。其中,多种切割方式的选择是为了有效地防止四边毛屑散落。在本专利技术的切割清洗工序中,在无尘室进行清洗、烘干的方法为本领域通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实验,以桔瓣型涤锦复合长丝为原料的针织擦拭布,制造的最佳工艺是:采用机号为E40、E50的德乐棉毛机,编织棉毛结构针织坯布,再经过优化的针织匹染去油和开纤工艺,使生产出的针织擦拭布的各项性能达到:开纤率90%,强力损失率1.3%,缩水率 2.5%。2、未开纤的坯布手感粗糙,擦拭效果类同纯涤纶产品,发挥不出涤锦复合丝的优势。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碱减量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参看图1、图2,开纤后,原来呈桔瓣状排列的复合纤维表面出现裂变,瓣与瓣之间出现空隙,容纳空间增大,擦拭性能又大大增强。本专利技术攻克了现有的擦拭布开纤不匀、缩率差等难题,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的开纤率达到85 90 %,缩水率可以控制在±2.5%。3、与目前高性能擦拭布的生产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免去了磨毛砂洗工艺,节约生产成本,提闻经济效益。4、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获得的擦拭布具有柔软、吸湿、易去污功能等特点,填补了国际上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研究空白。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工艺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涤锦超细纤维的横截面的显微镜图片,放大1000倍。图2是涤锦超细纤维开纤后的横截面的显微镜图片,放大1000倍,图中箭头指向开纤的部位。具体实施例方式,以桔瓣型涤锦复合长丝为原料,根据分割型超细纤维的细度,纱线支数,纱线捻度等指标优选纱线。桔瓣型涤锦复合长丝有36瓣、24瓣、16瓣、6瓣等之分,都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织造工序;采用机号为E40、E50的德乐棉毛机编织棉毛结构针织坯布(以下简称坯布),优化织造工艺,力求织造出风格平整,松紧适度的织物;具体的织造工艺的可调节参数如下:线长为8.4-10.0cm/50线圈,线速12.6_14r/min。b)去油处理工序;在溢流染色机上进行,包括以下步骤:将坯布浸入60_65°C水中润湿20-30分钟,然后加入去油纱剂1.5-3g/L、平滑剂1.5_3g/L和纯度为98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桔瓣型涤锦复合长丝为原料,包括以下工序:a)织造工序;b)去油处理工序;c)碱减量开纤工序;d)定型工序;e)切割清洗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桔瓣型涤锦复合长丝为原料,包括以下工序: a)织造工序; b)去油处理工序; c)碱减量开纤工序; d)定型工序; e)切割清洗工序。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造工序的参数如下:线长为8.4-10.0cm/50线圈,线速为12.6_14r/min ;所述织造工序采用机号为E40或E50的德乐棉毛机。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割型纤维针织擦拭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油处理工序在溢流染色机上进行,包括以下步骤:将坯布浸入60-65°C水中润湿20-30分钟,力口入去油纱剂 1.5-3g/L、平滑剂 1.5-3g/L、NaOH 0.8-lg/L 后,80_95°C 处理 20_45min,然后60-80°C热水洗20-45min,10-25°C冷水洗10-30min,其中水洗浴比为I: 15-20,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杨杨启东许畅王俊丽钱爱军黄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