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医疗器械的预清洁保湿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在于该器械预清洁保湿剂由表面活性剂、缓蚀剂、保湿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粉、纤维素酶、渗透剂、酶稳定剂组成。该预清洁保湿剂无刺激性气味、安全低毒、低腐蚀、无化学残留、性质稳定,使用方便。可用于不锈钢及其合金、铜、橡胶等材料制成的外科手术器械、显微外科器械、柔性内窥镜、牙科器械、微创手术器械、刚性内窥镜与高频器械等的预清洁保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清洁保湿,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医疗器械的保湿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与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国内各大中型医院均采取了集中式清洗灭菌医疗器械。生物酶类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在卫生部发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明确了内镜的清洗消毒程序为水洗一酶洗一清洗一灭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便是酶洗。在欧洲,由器械清洗消毒专家工作小组发布的《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中规定先进行预清洗去除大块污垢后再进行酶洗。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与《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均能有效地保证器械清洗质量与灭菌合格率。但是临床上外科手术器械、显微外科器械、柔性内窥镜、牙科器械、微创手术器械、刚性内窥镜与高频器械等在使用完成后,都不是立即拿去清洗消毒的,而是集中以后交至清洗中心处理。在此过程中,器械上粘附的人体分泌物变性后产生纤维膜状粘附在其表面,导致清洗困难,尤其是各类缝隙处。这使得在清洗消毒操作时增加水洗的工作量,酶洗时增加酶的量,这些操作将可能导致在清洗时划伤器械,腐蚀器械伤痕,降低器械使用寿命。而大量采用生物酶与器械更换导致的高昂价格都将导致广大患者医疗费用的提闻。国内市场上没有医疗器械预清洁保湿剂产品,CN1339578A公开“一种金属器械清洗剂”主要用于终端清洗,且不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市面上其它的清洗剂一般均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存在泡沫过多、对金属有腐蚀性等缺点。CN 101921671 A公开“一种医疗器械用生物酶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中配方由“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9 %,烷 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4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0 %,生物酶I %组成,其中的生物酶按照质量百分比,由纤维素酶10% -30%、中性蛋白酶5% -40%、真菌α -淀粉酶10% -30%、脂肪酶5% -40%和木聚糖酶10% -30%组成”。该医疗器械用生物酶清洗剂配方中使用了大量的生物酶,鉴于生物酶为蛋白质类,极易变性失效;此外,该专利技术其主要用于终端清洗,而和医疗器械的预清洁保湿要求有着明显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医疗器械的预清洁保湿齐U。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地清洁器械,降低人工操作劳动强度,降低医疗器械清洁成本,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器械的预清洁保湿组合物,它包括下列各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甘油:0.5 2.0% 丙二醇:0.3 1.5%乙二醇:0.05 0.4% 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5% 碱性蛋白酶:0.02 0.2% 脂肪酶:0.02 0.2% 纤维素酶0Γ0.1% 淀粉酶:0.0I 0.1% 对氯间二甲酚:0.5-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1.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1.0% 水,余量。所述的预清洁保湿组合物的制备消毒剂方法为:按所述含量和组分,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再加碱性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同时控制溶液温度在30°C以下。搅拌溶解均匀后,立即依次加入甘油、丙二醇、乙二醇、搅拌溶解;将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对氯间二甲酚分别预先溶解于纯化水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溶解即可。生物酶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专一性的特殊蛋白质,其作用特点是极高的催化效率,比化学催化反应活性高108-1020倍。其清洁作用原理是将积聚的大分子脂肪、蛋白质、淀粉、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进入人体组织或腔道的医疗器械在操作完成后,将会附着大量的有机物,如血液、唾液、脂肪、组织液、各种腔道的分泌液、食物残余物等。这些有机物如不能彻底清洁干净,会阻止消毒液的穿透,导致消毒灭菌失败,产生医疗事故。而生物酶能高效地分解蛋白质、黏多糖、脂肪、纤维素、淀粉等有机物,有效地去除表面微生物,降低表面生物负荷3-5个对数,保证了器械清洗质量与灭菌合格率。每次器械在手术等操作使用完成后,喷洒少量本专利技术的预清洁保湿剂,立即对有机粘附物开始分解并锁住水分,保证分解后的小分子物质不会干燥而聚集形成顽垢。器械集中至医院清洗消毒中心后,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用软水冲去预清洁保湿剂,然后进入酶洗流程即可。本专利技术采用甘油、丙二醇作为保湿剂,特点是器械预清洗后长时间保持湿润,且无毒性,稳定性好;碱性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淀粉酶高度专一分解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作为偶联稳定剂,对氯间二甲酚作为生物酶的抗菌防腐剂,能大大延长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延长储存期和保质期。由于采用了预清洁保湿剂,可以大幅度下降水洗中的人工或机械清洗的时 间,同时减少酶洗中的多酶清洗剂的使用量。同时人工或机械清洗时间的减少也减少器械划伤,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产品配合喷雾泵,使用方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一种适用于医疗器械的预清洁保湿组合物,它包括下列各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甘油:0.5 2.0% 丙二醇:0.3 1.5%乙二醇:0.05 0.4% 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5% 碱性蛋白酶:0.02 0.2% 脂肪酶:0.02 0.2% 纤维素酶0Γ0.1% 淀粉酶:0.0I 0.1% 对氯间二甲酚:0.5-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1.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1.0% 水,余量。所述的组合物制备消毒剂的方法为:按所述含量和组分,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再加碱性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同时控制溶液温度在30°C以下。搅拌溶解均匀后,立即依次加入甘油、丙二醇、乙二醇、搅拌溶解;将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对氯间二甲酚分别预先溶解于纯化水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溶解即可。实施例1 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 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克加入96克水中,搅拌溶解;再加碱性蛋白酶0.02克、脂肪酶0.02克、纤维素酶0.01克、淀粉酶0.01克,同时控制溶液温度在30°C以下。搅拌溶解均匀后,立即依次加入甘油0.5克、丙二醇0.3克、乙二醇0.05克搅拌溶解;将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克、对氯间二甲酚0.5克分别预先溶解于适量纯化水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溶解即得所述的预清洁保湿剂。实施例2 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5克加入94克水中,搅拌溶解;再加碱性蛋白酶0.1克、脂肪酶0.1克、纤维素酶0.05克、淀粉酶0.05克,同时控制溶液温度在30°C以下。搅拌溶解均匀后,立即依次加入甘油1.3克、丙二醇0.9克、乙二醇0.2克搅拌溶解;将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4克、对氯间二甲酚0.75克分别预先溶解于适量纯化水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溶解即得所述的预清洁保湿剂。实施例3 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克加入90克水中,搅拌溶解;再加碱性蛋白酶0.2克、脂肪酶0.2克、纤维素酶0.1克、淀粉酶0.1克,同时控制溶液温度在30°C以下。搅拌溶解均匀后,立即依次加入甘油2.0克、丙二醇1.5克、乙二醇0.4克搅拌溶解;将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克、对氯间二甲酚1.5克分别预先溶解于适量纯化水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溶解即得所述的预清洁保湿剂。上述实施例预清洁保湿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医疗器械的预清洁保湿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甘油:0.5~2.0%丙二醇:0.3~1.5%乙二醇:0.05~0.4%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5%碱性蛋白酶:0.02~0.2%脂肪酶:0.02~0.2%纤维素酶;0.01~0.1%淀粉酶:0.01~0.1%对氯间二甲酚:0.5?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1.0%水,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医疗器械的预清洁保湿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甘油:0.5 2.0% 丙二醇:0.3 1.5% 乙二醇:0.05 0.4% 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3-5% 碱性蛋白酶:0.02 0.2% 脂肪酶:0.02 0.2% 纤维素酶0Γ0.1% 淀粉酶:0.0I 0.1% 对氯间二甲酚:0.5-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2^1.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1.0% 水,余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赛前,孙文胜,张万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