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油田开采过程中的注水井调剖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单元注水调剖中应用的调剖组合物及调剖エ艺方法。
技术介绍
调剖エ艺作为注水开发油田治水、控水的一项提高采收率技术,由于其施工エ艺简单、措施增油效果好,目前主要是应用在埋藏浅、地层温度低、矿化度低的碎屑岩注水水侵区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常非均质性极强 、剰余油分布复杂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埋藏深、温度高、矿化度高的特点。随着油藏注水开发的深入,単元注水井组间出现注入水沿着大裂缝-孔洞等优势通道窜流现象,从而造成油井含水快速上升、水井注水效率降低,井间大量剩余油未能驱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通过利用调剖エ艺来达到治理水窜的效果,但常规调剖剂由于其性能局限性和エ艺操作的复杂性,导致无法适应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条件,如:有机类调剖剂无法满足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条件,而且有机类调剖剂成本高、有效期短;无机类虽然满足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条件,但强度差异大、施工危险系数太大,同时缝洞型油藏调剖对调剖剂强度及耐冲刷性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的深入,部分注水単元出现了注入水突破现象,注入水易沿大裂缝等优势通道窜流,导致油井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井间小裂缝等次级通道大量剰余油未驱动,水驱效率降低、采收率低。通过耐温抗盐型“稠化液携砂”组合“交联液携砂”调剖体系攻关研究,研制出适合于塔河油田的耐温(140°C )抗盐(24X 104mg/L)调剖剂,并进行大量物模实验,优化出耐冲刷性好的“细目陶粒+塔河地表砂+覆膜砂”三段塞调剖エ艺技木,为缝洞型油藏调剖打下坚实的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洞型油藏携砂调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前置段塞用组分,包括:稠化携砂液以及5?15%砂比的陶粒;主段塞用组分,包括:稠化携砂液以及10?25%砂比的砂粒;以及后置段塞用组分,包括:交联携砂液以及10?25%砂比的覆膜陶粒;其中,砂比是指砂粒的视体积与携砂液体积的百分比。
【技术特征摘要】
1.种缝洞型油藏携砂调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 前置段塞用组分,包括:稠化携砂液以及5-15%砂比的陶粒; 主段塞用组分,包括:稠化携砂液以及10-25%砂比的砂粒;以及 后置段塞用组分,包括:交联携砂液以及10-25%砂比的覆膜陶粒;其中,砂比是指砂粒的视体积与携砂液体积的百分比。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砂调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依照爬坡压力小于SMPa时,台阶式递增砂比的方式在前置段塞用组分、主段塞用组分和后置段塞用组分中分别加入陶粒、砂粒和覆膜陶粒。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砂调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稠化携砂液包括:0.30-0.40wt°/cJ|稠剂,0.08-0.12wt% 杀菌剂,以及余量水。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砂调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交联携砂液包括:1000份交联携砂液主剂以及7-9份交联剂; 其中,以重量计,交联携砂液主剂包括:0.4-0.6%增稠剂+1.8-2.2%氯化钾+0.8-1.2%助排剂+0.8-1.2%破乳剂+0.8-1.2%温度稳定剂+0.08-0.12%杀菌剂+0.018-0.022%pH调节剂,以及余量水; 交联剂包括有机锆交联剂和有机铬交联剂,其中有机锆交联剂和有机铬交联剂的质量比为 I:0.8-1.2。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携砂调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交联携砂液包括:1000份交联携砂液主剂以及8份交联剂; 其中,以重量计,交联携砂液主剂包括:0.5%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0%氯化钾+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1.0%三乙醇胺+0.1%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0.02%氢氧化钠,以及余量水; 交联剂包括有机锆交联剂和有机铬交联剂,其中有机锆交联剂和有机铬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1。6.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携砂调剖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的真密度是1.50-1.60g/cm3,视密度是2.60-2.70g/cm3 ;所述砂粒的真密度是1.40-1.55g/cm3,视密度是2.60-2.75g/cm3 ;所述覆膜陶粒的真密度是1.35-1.45g/cm3,视密度是2.50-2.62g/3cm ο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砂调剖剂组合物,所述陶粒的粒径为380-830微米;所述砂粒的粒径为< 212微米;所述覆膜陶粒的粒径为大于等于150微米。8.种缝洞型油藏调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1)注入稠化前置液+前置段塞:首先向地层中注入稠化前置液,然后向地层中注入稠化携砂液,同时将陶粒注入地层,其中,在爬坡压力小于SMPa时,使砂比由5%台阶式递增到15%来加入陶粒,直至爬坡压力增加到大于等于8MPa小于IOMPa的范围时保持砂比在15%加入陶粒,爬坡压力达到IOMPa以上时停止加入陶粒; (2)注入稠化顶替液+主段塞:首先,向地层中注入稠化顶替液,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甲,吴文明,潘阳秋,何世伟,任文博,冯一波,廖冲春,方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