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732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100份,葵二酸二辛酯5~2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0~30份,聚乙烯蜡1~10份,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0.05~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5份。并且公开了上述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材料在盐溶液、化学溶剂腐蚀条件下不硬脆、不开裂、不溶胀且透水性低,能够保证电缆在盐碱区、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及化学溶液腐蚀地区的使用安全,从而延长电缆在上述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材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是电缆行业使用最多的材料,这类塑料是由聚氯乙烯加入增塑齐U、填充剂、热稳定助剂组成。现有技术中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对于增塑剂的使用量大,以树脂为100份质量计算,增塑剂的加入质量通常为30 100份。而聚氯乙烯电缆材料中的增塑剂在化学药品、油的浸蚀下,会产生溶胀、水解等反应,使具有绝缘性的增塑剂转化为易导电的溶液。由于上述反应的发生和性质的变化,会使得聚氯乙烯电缆材料逐渐失去电绝缘性,并且会使聚氯乙烯电缆材料产生硬脆、开裂、溶胀等不良现象,酸、碱、盐水溶液因此浸入电缆内,最终导致电缆无法继续使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能够保证电缆在盐碱区、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及化学溶液腐蚀地区的使用安全,并且能够延长电缆在上述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此外,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电缆的工作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工作温度范围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提出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其耐寒和耐热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在盐溶液、化学溶剂腐蚀条件下不硬脆、不开裂、不溶胀且透水性低,能够保证电缆在盐碱区、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及化学溶液腐蚀地区的使用安全,从而延长电缆在上述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进一步地改进,能够提高聚氯乙烯电缆材料耐寒和耐热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100份,葵二酸二辛酯(即耐寒增塑剂DOS) 5 2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即改性剂EEA) 10 30份,聚乙烯蜡1 10份,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即引发剂DCP) 0.05 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即硅烷接枝剂A-171)0.5 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即有机锡催化剂DBTDL)0.5 5份。进一步地,所述聚氯乙烯为100份,所述葵二酸二辛酯为15份,所述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20份,所述聚乙烯蜡为4份,所述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为0.2份,所述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2份,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3份。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 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还可包括抗静电剂、稳定剂、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向塑料中添加抗静电剂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无需赘述,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且质量份数为I 10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且质量份数为0.1 5份。进一步地,所述钙锌复合热稳定剂质量份数为5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质量份数为0.8份。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聚氯乙烯100份、葵二酸二辛酯5 2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0 30份、聚乙烯蜡I 1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 5份、将包含上述质量份数的组分的混合物在120°C高混机中混合10分钟,捏合粉温度为110 130°C ; 2、然后在双长径比为48:1的同向双螺杆中造料,双螺杆温度为140 160°C ; 3、经过造料的粒料再进行深度脱水干燥,使其水分控制在150ppm以下; 4、然后将干燥的粒料、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0.05 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烧0.5 5份在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温度为50 60°C,搅拌时间为4小时。进一步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聚氯乙烯为100份,所述葵二酸二辛酯为15份,所述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20份,所述聚乙烯蜡为4份,所述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为0.2份,所述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2份,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3份。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a)中的混合物还包可含抗静电剂、稳定剂、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且质量份数为I 10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且质量份数为0.1 5份。进一步地,所述钙锌复合热稳定剂质量份数为5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质量份数为0.8份。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经过硅烷交联后在化学药品、油、酸碱盐水溶液中吸液率低:在60°C、15%的NaCl溶液中浸泡7天后,普通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吸液率为0.1 0.5%,本专利技术的聚氯 乙烯电缆材料吸液率为0.0005 0.001%。吸液率的降低提高了电缆料的耐腐蚀性。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电气绝缘性能优良:在600C>15%的NaCl溶液中浸泡 天后,普通聚氯乙烯电缆材料体积电阻率浸泡前为(2 4) Χ1012Ω.πι,浸泡后为(3 5) X IOkiQ.πι,本专利技术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浸泡后体积电阻率基本无变化,浸泡前后基本保持在(3 6) Χ1013Ω.πι范围内。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在经过温水交联后,在80°C的化学溶剂二甲苯中浸泡7天未出现溶胀、溶解和开裂的现象。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耐寒性能好:由于采用了低温增塑剂DOS和柔性改性剂EEA进行改性,此电缆料可以在_60°C环境下使用而不出现变硬开裂的现象,而普通耐寒软聚氯乙烯弹性体电缆材料只能在_40°C环境下使用。5、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耐热性能好:由于采用难以挥发的改性剂EEA进行改性,并用高效环保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和抗氧剂1010,此电缆材料挤包在电缆上进行温水交联后,聚氯乙烯线型分子转化为立体网状结构,因此提高了聚氯乙烯的工作温度,其长期工作温度可以达到125°C,而普通耐热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最高工作温度为105。。。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具体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按质量份数比由聚氯乙烯100份,葵二酸二辛酯1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0份,聚乙烯蜡4份,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0.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份组成。其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聚氯乙烯100份、葵二酸二辛酯1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20份、聚乙烯蜡4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份、将包含上述质量份数的组分的混合物在120°C高混机中混合10分钟,捏合粉温度为110 130°C ; 二、然后在双长径比为48:1的同向双螺杆中造料,双螺杆温度为140 160°C ; 三、经过造料的粒料再进行深度脱水干燥,使其水分控制在150ppm以下; 四、然后将干燥的粒料、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0.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在揽祥机中进行混合揽祥,使粒料对过氧化~二碳酸双十TK烧基酷和乙稀基二甲氧基娃烧进行充分的吸收和渗透,搅拌温度为50 60°C,搅拌时间为4小时; 五、用铝箔袋真空包装上述制成品。具体实施例2 18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按质量份数比由聚氯乙烯100份和表I所述组分组成。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和抗氧剂1010加入到步骤(a)的混合物中,此外制备方法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其中组分A为葵二酸二辛酯,组分B为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组分C为聚乙烯蜡,组分D为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组分E为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100份,葵二酸二辛酯5~2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0~30份,聚乙烯蜡1~10份,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0.05~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100份,葵二酸二辛酯5 25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0 30份,聚乙烯蜡I 10份,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0.05 0.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 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 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为100份,所述葵二酸二辛酯为15份,所述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20份,所述聚乙烯蜡为4份,所述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为0.2份,所述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2份,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静电剂、稳定剂、抗氧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热稳定剂且质量份数为I 10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且质量份数为0.1 5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钙锌复合热稳定剂质量份数为5份,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质量份数为0.8份。6.一种聚氯乙烯电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聚氯乙烯100份、葵二酸二辛酯10 30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5 25份、聚乙烯蜡I 10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5 5份、将包含上述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志邵文贞谢太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