钇钡铜氧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6589 阅读:6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钇钡铜氧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单晶铝酸镧基片上将无氟钇钡铜氧溶胶制得钇钡铜氧凝胶膜,然后将其干燥后依次经过热处理、结晶和渗氧处理,冷却后得到钇钡铜氧超导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通过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引入二氧化碳来控制含钡相的转化,使可逆反应:Ba(OH)2+CO2=BaCO3+H2O始终朝着生成碳酸钡的方向进行,避免了因氢氧化钡高温熔化造成钇钡铜氧超导薄膜表面粗糙的问题;通过高温热处理过程引入水蒸气使得上述可逆反应朝着生成氢氧化钡的方向进行,使碳酸钡完全转变为氢氧化钡,同时氢氧化钡又与氧化钇、氧化铜进一步反应生成钇钡铜氧相,从而获得表面质量良好且超导性能优异的钇钡铜氧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导材料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钇钡铜氧(YBa2Cu3CVs )简称YBC0,是一种可在液氮温区实现超导电性应用的高温超导材料。YBCO超导薄膜凭借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在弱电(如制作超导量子干涉仪、超导耦合天线、超导滤波器等)和强电领域(如制备第二代高温超导带一YBCO涂层导体)均展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YBCO超导薄膜最简单易行且价格低廉的方法是化学溶液沉积法,其根据起始原料中是否含有氟元素可分为含氟和无氟两种工艺。其中,无氟工艺不仅可避免传统含氟工艺热处理过程中腐蚀性氢氟酸气体的释放,有效保护了环境,而且薄膜的热处理时间仅约为传统含氟工艺的三分之一,大幅度提高薄膜制备效率的同时节约了能源。然而,无氟工艺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较难分解的碳酸钡相,使得YBCO的超导性能显著下降。此夕卜,薄膜热处理过程中氢氧化 钡和碳酸钡之间的转化也较为复杂,过多的熔融态的氢氧化钡会使薄膜表面变得粗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化学溶液沉积法的无氟工艺热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过多熔融态的氢氧化钡使钇钡铜氧超导薄膜表面变得粗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在单晶铝酸镧基片上将无氟钇钡铜氧溶胶制得钇钡铜氧凝胶膜,然后将钇钡铜氧凝胶膜干燥后依次经过热处理、结晶和渗氧处理,冷却后得到钇钡铜氧超导薄膜。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无氟钇钡铜氧溶胶是通过将醋酸钇、醋酸钡和醋酸铜分别用二乙烯二胺、乳酸和丙烯酸溶解于甲醇中形成三种溶液,然后再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搅拌得到的,醋酸钇、醋酸钡和醋酸铜中钇、钡和铜的摩尔比为I 1.5:2:3 4。钇钡铜氧凝胶膜干燥在空气、高纯氮气或高纯氩气中进行,温度为80 150°C,时间为15 30min。干燥的钇钡铜氧凝胶膜的热处理在预设温度为100°C的水平石英管式气氛烧结炉中进行,具体步骤为:首先在由0.1 5%vol氧气、I 10%vol水蒸气和余量氮气组成的混合气氛中升温至350 420°C,然后在由0.1 5%vol氧气、0.1 10%vol 二氧化碳和余量氮气组成的混合气氛中升温至450 600°C,再在由0.1 5%vol氧气和余量氮气组成混合气氛中升温至650 700°C。热处理后的钇钡铜氧凝胶膜的结晶是在由0.01 5%vol氧气、I 10%vol水蒸气和余量氮气组成的混合气氛中进行,温度为750 850°C,时间为I 3h。结晶后的钇钡铜氧凝胶膜的渗氧处理是在纯氧气氛中进行,温度为400 500°C,保温时间为I 3h。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引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来控制含钡相的转化,使得可逆反应:Ba(0H)2+C02 = BaC03+H20始终朝着生成碳酸钡的方向进行,避免了因氢氧化钡高温熔化造成钇钡铜氧超导薄膜表面粗糙的问题;然后通过高温热处理过程引入足量的水蒸气使得上述可逆反应朝着生成氢氧化钡的方向进行,使碳酸钡完全转变为氢氧化钡,同时氢氧化钡又与氧化钇、氧化铜进一步反应生成钇钡铜氧相,从而获得表面质量良好且超导性能优异的钇钡铜氧薄膜。2.本专利技术简单易行,制备效率高,且不污染环境,可用于制备高质量大面积钇系或稀土系钡铜氧薄膜和高性能钇系或稀土系钡铜氧涂层导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热处理过程未引入二氧化碳气氛时制得的钇钡铜氧超导薄膜的光学显微镜扫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钇钡铜氧超导薄膜的光学显微镜扫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和3制得的钇钡铜氧超导薄膜的上-H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首先在单晶铝酸镧基片上将无氟钇钡铜氧溶胶制得钇钡铜氧凝胶膜,将钇钡铜氧凝胶膜干燥后依次经过热处理、结晶和渗氧处理,冷却后得到钇钡铜氧超导薄膜。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醋酸钇、醋酸钡和醋酸铜分别用二乙烯二胺、乳酸和丙烯酸溶解于甲醇中形成三种溶液,然后再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搅拌得到无氟钇钡铜氧溶胶,醋酸钇、醋酸钡和醋酸铜中钇、钡和铜的摩尔比为I 1.5:2:3 4 ;步骤2,采用步骤I制得的无氟钇钡铜氧溶胶在单晶铝酸镧基片上制得钇钡铜氧凝胶膜,然后在空气、高纯氮气或高纯氩气、80 150°C下干燥15 30min,得到无氟钇钡铜氧凝胶膜;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无氟钇钡铜氧凝胶膜移至预设温度为为100°C的水平石英管式气氛烧结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在由0.1 5%vol氧气、I 10%vol水蒸气和余量氮气组成的混合气氛中升温至350 420°C,然后在由0.1 5%vol氧气、0.1 10%vol 二氧化碳和余量氮气组成的混合气氛中升温至450 600°C,再在由0.1 5%vol氧气和余量氮气组成的混合气氛中升温至650 700°C,得到含有碳酸钡、氧化钇、氧化铜等相的钇钡铜氧前驱体薄膜;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乾钡铜氧前驱体薄膜在由0.01 5%vol氧气、I 10%vol水蒸气和余量氮气组成混合气氛、750 850°C下处理I 3h,然后在纯氧气氛、400 500°C下保温I 3h,冷却后得到钇钡铜氧超导薄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引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来控制含钡相的转化,使得可逆反应:Ba(0H)2+C02 = BaC03+H20始终朝着生成碳酸钡的方向进行,避免了因氢氧化钡高温熔化造成钇钡铜氧超导薄膜表面粗糙的问题;然后通过高温热处理过程引入足量的水蒸气使得上述可逆反应朝着生成氢氧化钡的方向进行,使碳酸钡完全转变为氢氧化钡,同时氢氧化钡又与氧化钇、氧化铜进一步反应生成钇钡铜氧相,从而获得表面质量良好且超导性能优异的钇钡铜氧薄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过量的醋酸钇和醋酸铜作为原料,一是过量的钇在薄膜中形成纳米氧化钇颗粒,起到磁通钉扎的作用;二是过量的铜能够弥补热处理过程中铜金属有机物挥发造成的铜损失。本专利技术简单易行,制备效率高,且不污染环境,可用于制备高质量大面积钇系或稀土系钡铜氧薄膜和高性能钇系或稀土系钡铜氧涂层导体。实施例1步骤1,将醋酸钇、醋酸钡和醋酸铜分别用二乙烯二胺、乳酸和丙烯酸溶解于甲醇中形成三种溶液,然后再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搅拌得到无氟钇钡铜氧溶胶,其中醋酸钇、醋酸钡和醋酸铜中钇、钡和铜的摩尔比为1:2:3 ;步骤2,采用步骤1制得的无氟钇钡铜氧溶胶在单晶铝酸镧基片上制得钇钡铜氧凝胶膜,然后在空气、80°C下干燥30min,得到无氟钇钡铜氧凝胶膜;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无氟钇钡铜氧凝胶膜移至预设温度为为100°C的水平石英管式气氛烧结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在由0.5%vol氧气、2%vol水蒸气和97.5%vol氮气组成的混合气氛中升温至350°C,然后在由0.5%vol氧气、l%vol 二氧化碳和98.5%vol氮气组成的混合气氛中升温至480°C,再在由0.5%vol氧气和99.5%vol氮气组成的混合气氛中升温至650°C,得到含有碳酸钡、氧化钇、氧化铜等相的钇钡铜氧前驱体薄膜;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乾钡铜氧前驱体薄膜在由l%vol氧气、5%vol水蒸气和94%vol氮气组成混合气氛、750°C下处理lh,然后在纯氧气氛、430°C下保温lh,冷却后得到钇钡铜氧超导薄膜。实施例2步骤1,将醋酸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钇钡铜氧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单晶铝酸镧基片上将无氟钇钡铜氧溶胶制得钇钡铜氧凝胶膜,然后将钇钡铜氧凝胶膜干燥后依次经过热处理、结晶和渗氧处理,冷却后得到钇钡铜氧超导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钡铜氧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单晶铝酸镧基片上将无氟钇钡铜氧溶胶制得钇钡铜氧凝胶膜,然后将钇钡铜氧凝胶膜干燥后依次经过热处理、结晶和渗氧处理,冷却后得到钇钡铜氧超导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钇钡铜氧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氟钇钡铜氧溶胶是通过将醋酸钇、醋酸钡和醋酸铜分别用二乙烯二胺、乳酸和丙烯酸溶解于甲醇中形成三种溶液,然后再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搅拌得到的,醋酸钇、醋酸钡和醋酸铜中钇、钡和铜的摩尔比为I 1.5:2:3 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钇钡铜氧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钇钡铜氧凝胶膜干燥在空气、高纯氮气或高纯氩气中进行,温度为80 150°C,时间为15 30min。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钇钡铜氧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钇钡铜氧凝胶膜的热处理在预设温度为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黎赵高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