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军专利>正文

一种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6333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水脱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集成膜对工业高含氨废水进行高效膜脱氨处理的技术方法。该集成膜脱氨方法采用真空膜脱氨及膜吸收脱氨联用二步法脱氨方式实现废水的高效、低耗脱氨。首先采用真空膜脱氨方式脱除氨氮废水中80%左右的氨氮,再采用膜吸收脱氨方式脱除废水中剩余99%左右氨氮,总脱氨效率超过99%。真空膜脱氨脱除的氨采用吸收法制15%左右的氨水,回用于生产。膜吸收脱氨产生的酸性含氨废吸收液返回真空膜脱氨单元,与原水混合后进行真空脱氨。本发明专利技术氨氮脱除率高,实现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单一采用膜吸收脱氨存在的废酸性含铵废液的再利用难题,避免了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脱氨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集成膜对工业高含氨废水进行高效膜脱氨处理的集成脱氨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常见的水体和大气污染,氨氮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氨氮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之一,直接排入水体,容易引起水体的污染。我国氨氮废水量大面广,主要来自石油化工、冶金、制药、化肥等工业废水,以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厂的次级出水等。目前处理氨氮废水的主要技术有:生物脱氮法、吹脱法及汽提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电渗析法以及液膜法等方法。生物脱氮法是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在厌氧、缺氧、好氧等生化处理过程的作用下,使水中氨氮物质转化为氮气,但生物脱氮法对废水水质要求较高,不适合低有机物、高浓度、高盐分、难降解的工业废水的脱氮。吹脱法及汽提法均是将废水PH值调节至碱性时,离子态铵转化为分子态氨,使氨氮从液相转移到气相。该法常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但在实际操作时存在处理效率低,高气水比吹脱造成处理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现象。折点加氯法与离子交换法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采用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膜脱氨方法与膜吸收脱氨方法对氨氮废水进行脱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膜脱氨方法与膜吸收脱氨方法对氨氮废水进行脱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膜脱氨方法为: 1)预处理含氨废水,通入真空脱氨循环槽,通过真空脱氨循环泵泵入真空脱氨膜组件,调整真空度为0.08 0.095Mpa、pH值为10 11、温度为20 50°C,进行真空膜脱氨2 5小时,得到真空脱除的氨气和含氨废水; 2)将真空脱除的氨气排入氨回收真空系统,制成质量含量14.5% 15%的氨水,回用于生产;将真空脱除的含氨废水返回真空脱氨循环槽后再通过真空脱氨循环泵泵入真空脱氨膜组件,直至废水氨氮值不大于所述预处理含氨废水中氨氮质量浓度的15% 25% ;将真空脱除的含氨废水中废水氨氮值不大于所述预处理含氨废水氨氮质量浓度的15% 25%的废水泵入膜吸收循环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为:将含氮废水用NaOH溶液调整pH值至10 11,经过5 20微米的过滤器过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膜集成脱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吸收脱氨方法为: 1)将膜吸收循环槽中的含氮废水通过膜吸收循环泵泵入膜吸收膜组件,进行膜吸收脱氨I 3小时;所述的膜吸收膜组件分别与膜吸收循环槽及吸收剂循环槽循环连接,当含氮废水中废水氨氮值大于排放或回用标准限值15 50mg/L时,含氮废水返回膜吸收循环槽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王樟新
申请(专利权)人:王军王樟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