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导风槽。
技术介绍
原传统的导风一般都是轿顶风机通过吊顶边框导风,主要缺陷有以下几点: 1.风机口正对着吊顶边框且部分位置处于边框内部,风机的出风量易被边框挡回并减弱,损耗严重; 2.风机安装时,风机口易接触吊顶边框,从而导致风机工作时风机口与边框产生共振,噪声较大; 3.风机工作时,出风量无法得到有效导流,导致风量散失严重,出风效果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导风槽,用于解决轿厢轿顶导风噪音大、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导风槽,设置于电梯轿顶与吊顶之间,所述导风槽包括正对于轿顶的风机口的导流板、用于从后侧阻风的后挡板,以及用于从左右两侧阻风的包风板组成;所述的后挡板和包风板与导流板的边缘处成密封连接形成半包围形式的槽口,所述的导流板呈水平倾斜延伸至吊顶边框,所述导流板近吊顶边框处即为出风口。作为进一步优选,包风板有与轿顶风机口不规则形状相配合的切口。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改进后轿顶上增加导风槽,风机产生的风由导风槽导入轿厢内,主要有以上优点: 1.斜面导风设计,可最大程度降低风速的损耗; 2.导风槽口紧扣风机口设计,可最大限度减小风量损失; 3.导风槽半包围设计,使风力集中单位面积内出风量大,出风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方式示意 图中:1_导风槽;2_导流板;3_包风板;31_连接部II ;4_后挡板;41_连接部I ;6-通孔;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导风槽,设置于轿顶(10)与吊顶(1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1)包括正对于轿顶(10)的风机口(13)的导流板(2)、用于从后侧阻风的后挡板(4),以及用于从左右两侧阻风的包风板(3)组成;所述的后挡板(4)和包风板(3)与导流板(2)的边缘处成密封连接形成半包围形式的槽口,所述的导流板(2)呈水平倾斜延伸至吊顶(11)边框,所述导流板(2)近吊顶(11)边框处即为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导风槽,设置于轿顶(10)与吊顶(1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I)包括正对于轿顶(10)的风机口(13)的导流板(2)、用于从后侧阻风的后挡板(4),以及用于从左右两侧阻风的包风板(3)组成;所述的后挡板(4)和包风板(3)与导流板(2)的边缘处成密封连接形成半包围形式的槽口,所述的导流板(2)呈水平倾斜延伸至吊顶(11)边框,所述导流板(2)近吊顶(11)边框处即为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风槽,所述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方,沈鑫华,曹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