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消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延长发光特性的有源静电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摩擦现象的存在,导致人体及周围的物体带有电荷,当人体与这些物体接触或接近接触时,由于两者电荷电位的差异而导致电荷的流动,特别是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两者的电荷电位差异可以积累的非常高,甚至达到上万伏,从而导致放电现象的产生,并伴随着短暂的瞬间大电流产生,使人体产生疼痛感;另外,该现象还会击穿或损坏电器内的电子元件,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号95207517.2《防静电电击器》揭示了一种防静电装置的方案,其主要是通过发光二极管和与之串联的限流电阻来实现,人体的静电通过限流电阻使静电在释放过程中以小电流状态泄漏,从而达到既释放了静电又不会对人体造成疼痛感或不会对电子元件产生击穿现象。但由于人体所携带的静电容量小,要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足够亮且亮的时间稍长一些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使用中是否消除了静电并不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延长型静电释放装置,可以做到了只要有人体静电释放 ,就会有明显的亮光出现,且发光时间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延长型静电消除装置,包括一绝缘壳体和两个分别位于绝缘壳体两端的第一导电触头(1)和第二导电触头(2),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壳体内,由导线(4)上连接着至少一个限流电阻(7),导线(4)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触头(1)和第二导电触头(2)连接,第一三极管(9)的基极与导线(4)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9)的集电极与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9)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8)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8)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在发光二极管(8)的两端并联有电容一(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延长型静电消除装置,包括一绝缘壳体和两个分别位于绝缘壳体两端的第一导电触头(1)和第二导电触头(2),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壳体内,由导线(4)上连接着至少一个限流电阻(7),导线(4)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触头(1)和第二导电触头(2)连接,第一三极管(9)的基极与导线(4)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9)的集电极与电源的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9)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8)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8)的另一端与电源的另一端连接,在发光二极管(8)的两端并联有电容一(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延长型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8)是在电流不大于10毫安就可以发光的低电流发光二极管或超低电流发光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延长型静电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三极管(9)与发光二极管(8)间连接有第二三极管(10),第一三极管(9)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10)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10)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8) —端连接,第二三极管(10)的集电极与电源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