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2984 阅读:48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穿刺杆,包括本体及位于所述本体顶端的穿刺杆尖端,所述本体外套设有套筒组件,所述本体与套筒组件之间有间隙,所述套筒组件上设有与气源连接的接气口,所述本体上设有一个独立的气道,该气道的出口和入口均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气道与穿刺杆本体的中空内部相互阻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成本低,既具有当其穿刺杆尖端刺破腹壁内膜后即可充气的功能,又可以给医生提供已经刺穿腹壁的反馈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刺器的穿刺杆,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穿刺器是一种刺穿腹壁并为其他手术器械提供进入体腔通道的手术器械,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器械。穿刺器通常包括作为其他手术器械进入通道的套筒组件和贯穿于所述套筒组件内的穿刺杆。为了穿透皮肤,先用手术刀切开皮肤表皮,然后穿刺杆穿透皮肤并进入体腔。通过向所述穿刺杆的近端施加压力,推动所述穿刺杆的尖端穿过皮肤,直到它进入体腔。穿刺器进入体腔,抽出穿刺杆,套筒组件就可以作为执行内窥镜外科手术和内窥镜检查操作的微创器械通道。美国专利US20100081988中披露了一种穿刺杆尖端上带充气孔的穿刺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当穿刺杆尖端刺破腹壁内膜后即可充气,并给医生提供已经刺穿腹壁的反馈信息。如图8所示,套筒组件上的接气口 8连接气源,穿刺杆本体I上设有气体的入口 42和出口 41,该出口 41距离穿刺杆尖端2的距离为2毫米左右。当通气时,气体从接气口 8进入位于套筒组件和穿刺杆之间的间隙6之中,然后从入口 42进入到穿刺杆的中空内部11,最后从出口 41进入到人体内。这个结构设计的非常好,但是缺点在于由于气道穿过整个穿刺杆的本体中空内部,导致需要有额外的一个密封件12来进行穿刺杆本体内部的密封。这样就使器械的结构复杂了很多,且带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穿刺杆,既具有当其穿刺杆尖端刺破腹壁内膜后即可充气的功能,又可以给医生提供已经刺穿腹壁的反馈信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穿刺杆,包括本体及位于所述本体顶端的穿刺杆尖端,所述本体外套设有套筒组件,所述本体与套筒组件之间有间隙,所述套筒组件上设有与气源连接的接气口,所述本体上设有一个独立的气道,该气道的出口和入口均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气道与穿刺杆本体的中空内部相互阻隔。优选的,所述本体上邻近于所述穿刺杆尖端之处设有至少一个侧翼,所述气道仅仅开设在所述侧翼内。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设有2个侧翼,每个侧翼内均设有一个独立的气道。优选的,所述气道的轴线与侧翼的轴线平行。优选的,所述气道的出口与所述穿刺杆尖端的距离为2-4毫米之间。优选的,所述气道的出口处设有一个用于成型的台阶。优选的,所述本体上邻近于所述穿刺杆尖端之处设有至少一个独立的气道,所述气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穿刺杆的外轮廓。优选的,所述气道的出口垂直于所述气道的轴线。优选的,所述本体内一体成型有一气管,所述气道为所述气管的管路通道,所述气管与穿刺杆本体的中空内部相互阻隔。优选的,所述管路通道与所述本体内壁匹配,所述气管的出口和入口均垂直于所述穿刺杆的外轮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成本低,既具有当其穿刺杆尖端刺破腹壁内膜后即可充气的功能,又可以给医生提供已经刺穿腹壁的反馈信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C-C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现有技术的实现原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实现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穿刺器,如图1所示,和现有技术的一致,包括:套筒组件7和置于其内的穿刺杆10,所述套筒组件7和穿刺杆10之间设有间隙6,所述套筒组件7上设有与气源连接的接气口 8。所述穿刺杆10包括:本体I及位于所述本体I顶端的穿刺杆尖端2。所述本体I包括一个中空内部11。所述本体I上邻近于所述穿刺杆尖端2之处设有至少一个侧翼3,一般来说,所述穿刺杆尖端2的周围设有对称的偶数个侧翼3,一般为2个。如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侧翼3内设有一个独立的气道4。该气道4的出口 41和入口 42均设于所述本体I上,即侧翼3上。所述气道4的轴线与侧翼3的轴线平行。所述气道4的出口 41与所述穿刺杆尖端2的距离为2-4毫米之间。所述气道4的出口 41处还设有一个用于成型的台阶43。如图9所示,在手术过程中,气体从接气口 8进入位于套筒组件和穿刺杆之间的间隙6之中,然后从入口 42进入到气道4内,最后从出口 41进入到人体内。当所述穿刺杆尖端2刺破腹壁内膜2-4毫米后,气源通过气道4即可对病人体内充气,这时也可以给医生提供已经刺穿腹壁的反馈信息。图5揭示的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本体I上设有2个侧翼,每个侧翼3内均设有一个独立的气道4。这样充气会比较均匀。图6揭示的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由于本例中本体I外侧未设有侧翼3,所以所述本体I上邻近于所述穿刺杆尖端2之处设有一个或多个气道4,所述气道4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穿刺杆的外轮廓,气道4的出口 41垂直于所述气道4的轴线。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在不需要侧翼3的穿刺杆上。图7揭示的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本体I内一体成型有一气管5,所述气道为所述气管5的管路通道。所述管路通道与所述本体I内壁匹配,所述气管5的出口 51和入口52均垂直于所述穿刺杆的外轮廓。为了制造的方便,本例中将已经成型有气道的气管与穿刺杆本体一体注塑成型,由于气管的单独制备很方便,所以整体的穿刺杆注塑也比较方便。当然,除了本例中的气管5与所述本体I内壁匹配,也可以将气管5直接注塑在本体的材质内,仅仅将出口 51和入口 52外设于所述本体I即可。 本专利技术中,不管是直接设置在本体I上的气道4,还是成型于本体上的气管5,都与穿刺杆本体的中空内部不连通,因此本专利技术就不需要额外的用于密封穿刺杆本体的中空内部的密封件,因此结构即可简单。 本专利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刺杆,包括本体(1)及位于所述本体(1)顶端的穿刺杆尖端(2),所述本体(1)外套设有套筒组件(7),所述本体(1)与套筒组件(7)之间有间隙,所述套筒组件(7)上设有与气源连接的接气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一个独立的气道,该气道的出口和入口均设于所述本体(1)上,所述气道与穿刺杆本体(1)的中空内部(11)相互阻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杆,包括本体(I)及位于所述本体(I)顶端的穿刺杆尖端(2),所述本体(I)外套设有套筒组件(7),所述本体(I)与套筒组件(7)之间有间隙,所述套筒组件(7)上设有与气源连接的接气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上设有一个独立的气道,该气道的出口和入口均设于所述本体(I)上,所述气道与穿刺杆本体(I)的中空内部(11)相互阻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上邻近于所述穿刺杆尖端(2 )之处设有至少一个侧翼(3 ),所述气道(4 )仅仅开设在所述侧翼(3 )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上设有2个侧翼,每个侧翼(3)内均设有一个独立的气道(4)。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任意一种穿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4)的轴线与侧翼(3)的轴线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任意一种穿刺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望东单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