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链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拉链用拉头以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
技术介绍
对于安装于衣服、鞋等上的拉链,在衣服、鞋的穿着者运动时,需要防止拉链的拉片乱摆动。其理由是,由于拉片摆动、与拉头本体碰撞,所以可能发出刺耳的声音。另外,由于拉片摆动、与拉头本体碰撞,所以导致在拉片或拉头本体上产生划痕以及涂装剥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一种拉链,该拉链的拉头具有拉头本体和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拉头本体上的拉片。所述拉片具有窗部和从窗部的边缘突出的左右的卡定片。所述拉头本体具有能够与左右的卡定片卡合或者解除卡合的第一柱。卡定片在拉片处于第一姿势时与第一柱卡合。另外,在拉片从第一姿势向第二姿势转动时,卡定片与第一柱的卡合被解除。并且,拉片具有爪部,该爪部在拉片处于第一姿势时,通过拉头本体的孔部进入链牙通道。另外,爪部在拉片处于第二姿势时从链牙通道脱出。专利文献1:CN102014685A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专利技术中,在拉片处于立起的姿势时或者处于超越立起姿势而向相反侧倾倒的姿势时,拉片的爪部从链牙通道脱出,从拉头本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用拉头,具有拉头本体和拉片,在所述拉头本体的上表面具有能够转动地支承所述拉片的一对支承部,在所述拉片上具有用于与拉链的链牙卡合的爪部,所述拉片能够在被放倒在所述拉头本体上的第一姿势和从所述拉头本体立起的第二姿势之间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头本体和所述拉片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止挡部件,所述止挡部件限制所述拉片在所述第二姿势的立起位置,以使所述爪部的前端处于保护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用拉头,具有拉头本体和拉片,在所述拉头本体的上表面具有能够转动地支承所述拉片的一对支承部,在所述拉片上具有用于与拉链的链牙卡合的爪部, 所述拉片能够在被放倒在所述拉头本体上的第一姿势和从所述拉头本体立起的第二姿势之间转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拉头本体和所述拉片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止挡部件, 所述止挡部件限制所述拉片在所述第二姿势的立起位置,以使所述爪部的前端处于保护空间内。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件为设置在所述拉片的形成有所述爪部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抵接部, 在所述拉片处于所述第二姿势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拉头本体抵接。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件为在所述拉头本体的前后方向的前方、设置于所述拉头本体的上表面的第一柱部,在所述拉片处于所述第二姿势时,所述拉片与所述第一柱部抵接。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件为设置在所述拉片的形成有所述爪部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抵接部,和在所述拉头本体的前后方向的前方、设置于所述拉头本体的上表面的第一柱部,在所述拉片处于所述第二姿势时,所述抵接部与 所述第一柱部抵接。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空间形成于所述一对支承部之间。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拉头本体的上表面,在隔着所述一对支承部与所述第一柱部相向的位置还形成有第二柱部, 在所述一对支承部之间,以贯通所述拉头本体的上表面的方式形成有与链牙通路连通的孔部,在所述第二柱上形成有与该孔部连通的槽部, 所述拉片具有窗部,在该窗部中形成有从一方的缘部朝向另一方的缘部延伸的左右一对卡定片, 在所述第二柱部上形成有与所述一对卡定片卡合的头部, 所述保护空间形成于所述槽部。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拉头本体的上表面,在隔着所述一对支承部与所述第一柱部相向的位置还形成有第二柱部, 所述保护空间在所述一对支承部与所述第二柱部之间,形成于所述第二柱部的顶面所在的水平面与所述拉头本体的上表面之间。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片具有窗部,在该窗部中形成有从该窗部的一方的缘部突出、与相向的另一方的缘部连接的棒材, 在所述第二柱部的顶部形成有第一槽部, 在所述拉片处于所述第一姿势时,所述棒材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槽部中。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部沿所述第二柱部的前后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岛秀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