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895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链,具有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一边缘的多个拉链牙,所述拉链带的所述边缘设有芯部,所述拉链牙具有配置在所述拉链带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所述拉链牙上半部与所述拉链牙下半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芯部配合的收纳部,所述拉链的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靠近拉链牙头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位于靠近拉链牙末端的一侧,在所述拉链带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下沉而形成台阶部,并且,在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贴膜而在所述第二部分没有设置贴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链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左右一对拉链带的相向的带侧缘部通过射出成形而排列有树脂制的多个拉链牙而成的拉链,尤其涉及在树脂制的各拉链牙上局部转印有贴膜而具有可变化的金属光泽的拉链。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拉链所使用的拉链牙,已知的有:通过将树脂射出成形于拉链带上而一个一个单独形成的树脂制的拉链牙、通过将单丝成形为线圈状或锯齿状而形成的连续状的拉链牙(业界称之为尼龙拉链)、以及通过将呈大致Y字状的金属制的链牙坯件紧固在拉链带上而形成的金属制的拉链牙等。其中树脂拉链牙由于其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只需要制作相关的模具就能制作出各种形状不同的树脂拉链,因此树脂拉链在整个拉链领域中形状是最多变的。树脂制的拉链牙一般以跨在成为拉链带的外表面的第一面和成为带背面的第二面的方式成形,具有配置在拉链带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由于拉链作为我们日常用品被运用在比如服装箱包等广泛的领域,因此,对其外观效果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树脂拉链牙的表面进行覆膜,可以让拉链牙呈现出与树脂成形色不同的颜色,增加视觉效果。比如在CN201810884457.1中公开了一种树脂拉链。拉链牙以树脂为主要材料制成,拉链牙的表面印有转印箔,还有一部分未印转印箔,从而可以获得不同视觉效果的拉链牙。但是上述的拉链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先贴膜再进行物理研磨,导致工序增加,增加生产难度,物理研磨也容易发生偏差,并且研磨后的贴膜边缘也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工序、节约成本且能够防止贴膜边缘损坏的拉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为一种拉链,具有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一边缘的多个拉链牙,所述拉链带的所述边缘设有芯部,所述拉链牙具有配置在所述拉链带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所述拉链牙上半部与所述拉链牙下半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芯部配合的收纳部,所述拉链的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靠近拉链牙头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位于靠近拉链牙末端的一侧,在所述拉链带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下沉,并且,在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贴膜而在所述第二部分没有设置贴膜。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芯部的中心点到所述拉链牙末端部的距离。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所述拉链牙的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的总尺寸的1/4~1/3。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下沉的尺寸为所述拉链牙上半部的厚度尺寸的一半以下。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部分是平行于所述拉链带的平面部。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平行于所述拉链带的第一平面部以及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拉链带向下倾斜的第一斜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靠近所述第二部分。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部分是平行于所述拉链带的第二平面部。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相对于所述拉链带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随着远离所述拉链牙末端部而向上倾斜的第一斜面、以及以比所述第一斜面大的斜率向上倾斜的第二斜面。优选的是,所述拉链牙上半部为树脂结构,所述贴膜为金属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通过使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下沉形成台阶部,在给拉链牙上半部的表面进行贴膜时,被转印的贴膜只会形成于第一部分而不会成形到第二部分上。转印在第一部分上的金属贴膜通过反光而表现出绚丽的视觉效果,相对于此,第二部分则不会表现出金属光泽,由此,从拉链牙上半部的整体来看,能获得不同视觉效果的表面。并且,由于在转印时就没有在下沉的第二部分上转印金属膜,因此,使用现有的贴膜转印设备就可以完成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的贴膜,不需要利用研磨来去除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的局部的金属膜,也就是省去了研磨工序,从而节约了成本。另外,由于不需要研磨已被转印了贴膜的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因此能够防止研磨对贴膜边缘造成的损坏。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拉链牙上半部11存在下沉的第二部分,因此,在拉头上下移动而开合拉链时,拉头的上翼板不会与拉链牙上半部的拉链牙端部的拐角部发生摩擦,从而不会产生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拉链整体的正视图;图2是放大地示出拉链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拉链中的拉链牙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拉链中的拉链牙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拉链中的拉链牙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拉链中的拉链牙的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从图1的A-A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从图1的A-A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拉链覆膜工序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拉链2拉链带2a芯部3拉头31下翼板32连接柱33上翼板4覆膜层10拉链牙11拉链牙上半部111第一部分111a第一平面部111b第一斜面部112第二部分112a第一斜面112b第二斜面12拉链牙下半部121本体部122颈部123头部51加热轮52保持轮53、54、55导轮6转印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列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各实施例,只要具有与本专利技术实质相同的结构且能够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就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图1是拉链整体的正视图。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方向的设定,将图1的左右方向设为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纸面的前后方向设为拉链的厚度方向,拉链的开合方向设为长度方向。另外,将远离拉链带的方向设为拉链牙头部方向,将靠近拉链带的方向设为拉链牙末端部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拉链1具有:左右一对拉链带2;排列设置在该拉链带2的相对的带侧缘部上的树脂制的多个拉链牙10;以及用于使左右的拉链牙10啮合、分离的拉头3。结合图7和图8可知,拉头3的主体具有:下翼板31;连接柱32,其竖立设置在下翼板31的前端部;上翼板33,其从连接柱32向后方延伸。该拉链拉头中,通过下翼板31、连接柱32、上翼板33而形成引导拉链牙10的链牙引导路。各拉链带2在相对的带侧缘部具有向拉链带2的厚度方向膨大的芯部2a,在该芯部2a上沿带侧缘部以一定的间隔射出成形多个拉链牙10而形成有链牙列。本专利技术的拉链牙10具有:配置在成为拉链带2的外表面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11;配置在成为该拉链带2的背面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12。由于在拉链1的使用状态下朝向外侧的是拉链牙上半部11,因此拉链牙上半部11用于发挥拉链装饰外观等效果。拉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具有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一边缘的多个拉链牙,所述拉链带的所述边缘设有芯部,所述拉链牙具有配置在所述拉链带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所述拉链牙上半部与所述拉链牙下半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芯部配合的收纳部,/n所述拉链的特征在于,/n所述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靠近拉链牙头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位于靠近拉链牙末端的一侧,/n在所述拉链带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下沉而形成台阶部,/n并且,在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贴膜而在所述第二部分没有设置贴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具有拉链带以及设置在拉链带的宽度方向的一边缘的多个拉链牙,所述拉链带的所述边缘设有芯部,所述拉链牙具有配置在所述拉链带的第一面侧的拉链牙上半部和配置在该拉链带的第二面侧的拉链牙下半部,所述拉链牙上半部与所述拉链牙下半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芯部配合的收纳部,
所述拉链的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牙上半部的上表面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靠近拉链牙头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分位于靠近拉链牙末端的一侧,
在所述拉链带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下沉而形成台阶部,
并且,在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贴膜而在所述第二部分没有设置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芯部的中心点到所述拉链牙末端部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所述拉链牙的在所述拉链带的宽度方向上的总尺寸的1/4~1/3。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荷刚邓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