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化学诱导雄性不育进行油菜杂种改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1720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菜CMS、GMS、SI和化杀等杂交种性状改良的方法,对杂交种用自有的专利化学杂交剂SX-1实施雄性不育诱导,用具有与杂种不良性状互补的品种作授粉系与其杂交而实现品种改良的目的;用作改良的授粉系的优良性状不仅要能克服杂种的不良性状,而且优点尽可能多,而缺点尽量少,并且通过杂交使新杂交种中获得了50%的授粉系的优良性状基因,不仅改良力度大,而且能以获得适应性强的三交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农业领域的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涉及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细胞核雄性不育(GMS)、自交不亲和系(SI)以及化学诱导雄性不育等杂种的杂交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一、油菜化学杂交剂(CHA)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油菜实施化学诱导雄性不育(又称化学杀雄)进行杂种优势利用是一种先进的育种技术,它比CMS、GMS利用杂种优势更快速、更安全、更高效。但这项技术的关键是首先要研制出一种良好的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ation agents简称CHA)又称化学杀雄剂,其次是科学的使用方法。1950年国外的Moore和Naylor最早报道了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简称PGR)马来酰肼(MH)诱导玉米产生雄性不育的情况,从此开创了化学杂交剂使用的历史。20世纪七十年代,国外一些公司开始致力于研究CHA的开发,使CHA的应用进入了大面积试用或接近于商业制种的阶段。Banga S S et al 1983年和1984年分别报道了乙烯利和氯乙烯磷酸对印度芥菜型油菜的杀雄效果。2007年印度Vandana singh S.V.S.Challh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HA?SX?1实施雄性不育诱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油菜杂交种花粉母细胞发育的单核期,其形态上表现苔高20cm左右,主花序最大花蕾1.5~2.5mm时实施第一次施药,浓度为6mg/kg;第一次施药后12~15天进行第二次施药,浓度为7mg/kg左右,两次施药剂量均为345kg/hm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HA SX-1实施雄性不育诱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油菜杂交种花粉母细胞发育的单核期,其形态上表现苔高20cm左右,主花序最大花蕾1.5 2.5mm时实施第一次施药,浓度为6mg / kg ;第一次施药后12 15天进行第二次施药,浓度为7mg / kg左右,两次施药剂量均为345kg / hm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机械化施药,通过两次施药实现杂交种从始至终达到雄性不育。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细胞核雄性不育(GMS)、自交不亲和系(SI)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殿荣任军荣张智曹永红杨建利李永红田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