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的净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植物净化水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度地带,对人类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废水、农药肥料以及居民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到湿地生态系统中,对湿地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也会降低湿地的生态功能,使湿地原本具有的净化功能降低甚至丧失。有效净化湿地水体,提高湿地的生态环境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障,是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的重要方面。净化湿地水体一直受到广大学者和环境保护工作者们的重视,如何高效的净化湿地水体是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如湿地水生植物种类的选择、复合型水生植物栽植建设模式等。多种植物组合比单种植物能更好地对水体进行净化,因为每种水生植物各有其特点,对净化对象产生净化优势,随着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完成对水体的净化,水生植物的生态组合使用能使它们互相取长补短,保持较为稳定的净化效果。根据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原理,选择多种植物进行配置,使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最大化的吸收,而后对植物进行收割达到对水体水质净化的效果。人工浮岛是近期兴起的一种净化水体的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小香蒲、黄花鸢尾、狐尾藻中的一种或多种以辐射状或环状栽植在人工浮岛上,使水体得到净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小香蒲、黄花鸢尾、狐尾藻中的一种或多种以辐射状或环状栽植在人工浮岛上,使水体得到净化。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浮岛的面积为10-20m2,人工浮岛上开有4-10个孔,孔的直径为4_6cm ;所述孔按照辐射状或环状均匀分布。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按照环状分布是以所述人工浮岛的几何中心为圆心,孔与圆心距离为100_150cm的环状分布。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植物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状分布是孔以所述人工浮岛的几何中心为中心辐射状分布。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生植物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浮岛上相邻的孔的孔间距为50-150cm ;所述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明,刘晶岚,张艳,吴海龙,邹大林,朱建刚,陈峻崎,王小平,智信,周彩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