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洋专利>正文

中医血栓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1380 阅读:437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5-0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中医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中医血栓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其负压器采用由箱体、电动真空泵、负压管、A、B储气罐、面板、负压接头、手动开关、安全阀、控制阀、A、B负压表和脚踏式开关组成的电动储气罐式负压器;其负压接头箱外端上装软胶管、胶管接头和刺罐组件,其刺罐组件由刺罐体、医用针刀、支针挡塞、针刀套、进气孔、调针螺母和指孔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加快负压气进入刺罐体的速度,又便于加工制造,通过透明的罐体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又可根据病人体质情况随意调整罐内的负压,既刺血深度到位,又拔力足,而且便于掌握治疗时间,疗效明显提高,并具有使用安全和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中医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中医血栓治疗仪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中医刺血拔罐疗法为中国的传统医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广为流传。古时是用火使之产生负压,故称为火罐。拔罐疗法它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古代典籍中称道之为角法,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刺血(针灸或小针刀)是在人体患处及穴位针刺,然后负压拔罐。但目前上述传统的、惯用的火罐式的拔罐疗法存在刺血与拔罐分离,拔力不足,刺血深度不到位,不能持续加压及连续工作等缺点和不足之处,因此伴随着现代医术的向前发展,使古老的中医拔罐法机械化,经专利检索其专利号为2012200665336的一种中医刺血拔罐治疗仪;它是通过采用机械化抽气真空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以及按中医拔罐穴位进行拔罐治疗方式并由穴位刺血的刺罐组件与拔罐组件分离的中医拔罐治疗器具,通常采用的负压小于等于0.1MPa0虽然它比传统的、惯用的火罐式的拔罐治疗器具有了显著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由于真空泵的供气量不大,在实施刺罐刺血时,不能实现医用针刀加快速度进入人体皮肤层内,使其刺血效果欠佳;同时其刺罐组件的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加工制造和易产生漏气。因此针对上述缺点,研究开发一种中医血栓治疗仪,既能加快速度的刺罐刺血,又刺罐刺血效果好,使之神秘的中医血栓治疗仪具有便于加工制造、不漏气、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的病疼,治疗方便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通过采用电动储气罐式负压器,通过A储气罐、B储气罐的储气容量的大大增加,导致负压管输出的负压气实现快速进入刺罐体;而提供一种中医血栓治疗仪,该中医血栓治疗仪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加快负压气进入刺罐体的速度,又便于加工制造,通过透明的罐体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又可根据病人体质情况随意调整罐内的负压,既刺血深度到位,又拔力足,而且便于掌握治疗时间,疗效明显提高,并具有使用安全和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中医血栓治疗仪,包括负压器,其特征在于:其负压器采用电动储气罐式负压器;所述的电动储气罐式负压器主要由箱体、电动真空泵、负压管、A储气罐、B储气罐、面板、负压接头、手动开关、安全阀、控制阀、A负压表、B负压表和脚踏式开关组成;所述的箱体的前侧上部设有面板,其面板下面的箱体外侧面上连接负压接头;所述的箱体内底面上依序装设电动真空泵、A储气罐和B储气罐,所述的电动真空泵的出口连接负压管的首端上,所述的负压管的末端连接在负压接头上;其电动真空泵与负压接头之间的负压管上通过管路连接A储气罐、B储气罐、和控制阀;靠近电动真空泵侧的负压管通过支管与面板上的A负压表连通相接;靠近控制阀侧的负压管通过管路与面板上的B负压表连通相接;在控制阀与负压接头之间的负压管上通过管路与面板上的安全阀连通相接;于所述的面板上装设开启、关闭电动真空泵的手动开关;于其箱体两侧的一外侧面下部开有废气排出孔;于其箱体后侧下部的脚踏式开关插座内插装备用的开启、关闭电动真空泵的脚踏式开关;于所述的负压接头的箱外一端上连接软胶管的一端,其软胶管的另一端连接胶管接头,其胶管接头的底端连接在血栓部位刺血的刺罐组件上;待该刺罐组件实施血栓部位刺血治疗后,从刺罐组件上的卸下胶管接头,并将该胶管接头装设于提取血栓部位血淤、弱血毒素的拔罐体的顶端内;所述的刺罐组件由刺罐体、医用针刀、支针挡塞、针刀套、进气孔、调针螺母和指孔组成,所述的刺罐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刺罐体的底端面加工成平面形或是加工成向内弯曲的弧面形;其刺罐体内顶处设有下凸台,所述的下凸台的中心透孔底部内固接调针螺母,其下凸台底部外侧连接针刀套的顶端,所述的针刀套的底端内固接支针挡塞,将所述的医用针刀的螺纹端穿过支针挡塞、针刀套螺纹连接在调针螺母内,其医用针刀的尖刃端悬置在支针挡塞外;在其医用针刀顶端以上的下凸台壁内对称设有两进气孔,与进气孔位置相对应的刺罐体的一侧壁内开有供手指堵住的指孔;所述的拔罐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拔罐体的底端面加工成平面形或是加工成向内弯曲的弧面形;所述的刺罐体和拔罐体按外径尺寸分为大、小两种规格。本技术的原理、操作和特点分述于下:本技术采用了由箱体、电动真空泵、负压管、A储气罐、B储气罐、面板、负压接头、手动开关、安全阀、控制阀、A负压表、B负压表和脚踏式开关组成的电动储气罐式负压器,使电动真空泵的负压气通过A储气罐、B储气罐的储气容量的大大增加,导致负压管输出的负压气实现快速进入刺罐体内实施血栓部位的刺血,同时其刺罐组件由刺罐体、医用针刀、支针挡塞、针刀套、进气孔、调针螺母和指孔组成,使刺罐组件便于加工制造、不漏气,既刺血深度到位,疗效明显提高;待刺罐组件实施血栓部位刺血治疗后,然后用拔罐组件将血栓部位皮下经脉内血淤、弱血提取体外,刺激人体皮下经络,经络穴位以达到排出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体,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实现净化血液的一种非药物物理治疗疾病的科学疗法。其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进行血栓部位的定位刺血治疗:通过手动开关启动电动真空泵,将刺罐组件中的刺罐体对准患者治疗血栓部位,使A储气罐、B储气罐内储满负压小于等于0.1Mpa的负压气;与此同时用手指堵住刺罐体上的指孔,观察患者治疗部位的皮肤凸起,并使凸起的皮肤层快速地主动进入固定的医用针刀上;显然,采用由皮层主动进刀手术,较之已有技术中的针灸或针刀主动进入皮层的进刀手术,其刺血手术既安全,又刺血深度到位;此时,开启指孔,完成穴位刺血治疗的微创手术后;将刺te组件移开患者血检治疗部位。2、拔罐治疗时:待血栓刺血治疗后的患者治疗血栓部位处放置拔罐组体,将从刺罐组件卸下胶管接头,装入拔罐体顶部内,再次通过手动开关启动电动真空泵,使拔罐血栓患处部位的血淤、弱血毒素通过负压抽出到拔罐体内,然后将拔罐体移开患者血栓治疗部位。如此类推进行患者下一个治疗血栓部位的治疗。综合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因此,本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加快负压气进入刺罐体的速度,又便于加工制造,通过透明的罐体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又可根据病人体质情况随意调整罐内的负压,既刺血深度到位,又拔力足,而且便于掌握治疗时间,疗效明显提高,并具有使用安全和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共有三幅附图。其中: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的A向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胶管,2、支管,3、箱体,4、A负压表,5、面板,6、手动开关,7、指示灯A,8、负压接头,9、安全阀,10、控制阀,11、指示灯B,12、B负压表,13、B储气罐,14、A储气罐,15、负压管,16、电动真空泵,17、滚轮,18、拔罐体,19、指孔,20、胶管接头,21、进气孔,22、调针螺母,23、针刀套,24、医用针刀,25、支针挡塞,26、刺罐体,27、电源插座,28、脚踏式开关插座,29、废气排出孔,30、脚踏式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之一;它是在患者治疗血栓部位面积较大处采用的中医血栓治疗仪;其拔罐组件中的拔罐体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医血栓治疗仪,包括负压器,其特征在于:其负压器采用电动储气罐式负压器;所述的电动储气罐式负压器主要由箱体(3)、电动真空泵(16)、负压管(15)、A储气罐(14)、B储气罐(13)、面板(5)、负压接头(8)、手动开关(6)、安全阀(9)、控制阀(10)、A负压表(4)、B负压表(12)和脚踏式开关(30)组成;所述的箱体(3)的前侧上部设有面板(5),其面板(5)下面的箱体(3)外侧面上连接负压接头(8);所述的箱体(3)内底面上依序装设电动真空泵(16)、A储气罐(14)和B储气罐(13);所述的电动真空泵(16)的出口连接在负压管(15)的首端上,所述的负压管(15)的末端连接在负压接头(8)上;于电动真空泵(16)与负压接头(8)之间的负压管(15)上通过管路连接A储气罐(14)、B储气罐(13)和控制阀(10);靠近电动真空泵(16)侧的负压管(15)通过支管(2)与面板(5)上的A负压表(4)连通相接;靠近控制阀(10)侧的负压管(15)通过管路与面板(5)上的B负压表(12)连通相接;在控制阀(10)与负压接头(8)之间的负压管(15)管上通过管路与面板(5)上的安全阀(9)连通相接;于所述的面板(5)上装设开启、关闭电动真空泵(16)的手动开关(6);于其箱体(3)后侧下部的脚踏式开关插座(28)内插装备用的开启、关闭电动真空泵(16)的脚踏式开关(30),于其箱体(3)两侧的一外侧面下部开有废气排出孔(29);于所述的负压接头(8)的箱外一端上连接软胶管(1)的一端,其软胶管(1)的另一端连接胶管接头(20),其胶管接头(20)的底端连接在血栓部位刺血的刺罐组件上;待该刺罐组件实施血栓部位刺血治疗后,从刺罐组件上的卸下胶管接头(20),并将该胶管接头(20)装设于提取血栓部位血淤、弱血毒素的拔罐体(18)的顶端内;所述的刺罐组件由刺罐体(26)、医用针刀(24)、支针挡塞(25)、针刀套(23)、进气孔(21)、调针螺母(22)和指孔(19)组成,所述的刺罐体(26)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刺罐体(26)的底端面加工成平面形或是加工成向内弯曲的弧面形;其刺罐体(26)内顶处设有下凸台,所述的下凸台的中心透孔底部内固接调针螺母(22),其下凸台底部外侧连接针刀套(23)的顶端,所述的针刀套(23)的底端内固接支针挡塞(25),将所述的医用针刀(24)的螺纹端穿过支针挡塞(25)、针刀套(23)螺纹连接在调针螺母(22)内,其医用针刀?(24)的尖刃端悬置在支针挡塞(25)外;在其医用针刀(24)顶端以上的下凸台壁内对称设有两进气孔(21),与进气孔(21)位置相对应的刺罐体(26)的一侧壁内开有供手指堵住的指孔(19);所述的拔罐体(18)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拔罐体的底端面加工成平面形或是加工成向内弯曲的弧面形;所述的刺罐体(26)和拔罐体(18)按外径尺寸分为大、小两种规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血栓治疗仪,包括负压器,其特征在于:其负压器采用电动储气罐式负压器;所述的电动储气罐式负压器主要由箱体(3)、电动真空泵(16)、负压管(15)、A储气罐(14)3储气罐(13)、面板(5)、负压接头(8)、手动开关(6)、安全阀(9)、控制阀(10)4负压表(4)、B负压表(12)和脚踏式开关(30)组成;所述的箱体(3)的前侧上部设有面板(5),其面板(5)下面的箱体(3)外侧面上连接负压接头(8);所述的箱体(3)内底面上依序装设电动真空泵(16)、A储气罐(14)和B储气罐(13);所述的电动真空泵(16)的出口连接在负压管(15)的首端上,所述的负压管(15)的末端连接在负压接头(8)上;于电动真空泵(16)与负压接头(8)之间的负压管(15)上通过管路连接A储气罐(14)、B储气罐(13)和控制阀(10);靠近电动真空泵(16)侧的负压管(15)通过支管(2)与面板(5)上的A负压表(4)连通相接;靠近控制阀(10)侧的负压管(15)通过管路与面板(5)上的B负压表(12)连通相接;在控制阀(10)与负压接头(8)之间的负压管(15)管上通过管路与面板(5)上的安全阀(9)连通相接;于所述的面板(5)上装设开启、关闭电动真空泵(16)的手动开关(6);于其箱体(3)后侧下部的脚踏式开关插座(28)内插装备用的开启、关闭电动真空泵(16)的脚踏式开关(30),于其箱体(3)两侧的一外侧面下部开有废气排出孔(29);于所述的负压接头(8)的箱外一端上连接软胶管(I)的一端,其软胶管(I)的另一端连接胶管接头(20 ),其胶管接头(20)的底端连接在血栓部位刺血的刺罐组件上;待该刺罐组件实施血栓部位刺血治疗后,从刺罐组件上的卸下胶管接头(20),并将该胶管接头(20)装设于提取血栓部位血淤、弱血毒素的拔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刘进
申请(专利权)人:刘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2月05日 02:48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flowdependent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