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邬国平专利>正文

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117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主要由底板(13)、工作台(12)、导轨(32)、压头装置I、压板装置、溜板装置、以及与压板装置和溜板装置配合使用的机械爪组成;所述工作台(12)安装在底板(13)上面,所述压头装置I安装在底板(13)的一端,所述压板装置设在压头装置I下方并安装在底板(13)上,其压板装置的通孔(17)的轴线与压头装置I的压头I(15)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通孔(17)的最小内径大于压头I(15)的外径,所述溜板装置与安装在底板(13)上的导轨(32)滑配合。该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装配精度高、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设备,具体讲是一种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技术背景目前,普通水封结构如图l所示,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它一般包括动环组件和静环 组件,经过翻边装配工艺把二者联接起来,成为一整体;动环组件包括轴套1、橡胶密封 圈9及动环摩擦副2;轴套1与动环摩擦副2利用橡胶密封圈9的过盈配合来起到密封作 用;静环组件包括固定外壳、弹簧、二个金属紧固圈、静环摩擦副及弹性支架;通过一个 金属紧固圈使弹性支架下端与固定外壳的凸台过盈配合;通过另一个金属紧固圈使弹性支 架上端与静环摩擦副过盈配合;弹簧是套在二个金属紧固圈上的。上述结构的水封静环组件在进行装配时,如图2a 2g所示,由于其结构的特性,各零 件装配顺序也就定下来了第一步,把金属紧固圈面朝下套到弹性支架下端处;第二步, 把装有金属紧固圈的弹性支架套到固定外壳的凸台上;第三步,用力压下金属紧固圈的P 面,使金属紧固圈依靠过盈量与弹性支架、固定外壳二者连接起来;第四步,再依次装入 弹簧和金属紧固圈,此处金属紧固圈面应朝上;第五步,用力压下金属紧固圈的H面,使 弹性支架的上端处完全高出金属紧固圈,再把静环摩擦副以R面朝上的位置,放入弹性支 架的上端;第六步,用力压下静环摩擦副的R面,使静环摩擦副依靠过盈量与金属紧固圈、 弹性支架二者连接起来,最后松开静环组件,整个装配完成。在上述步骤中,第四步、第五步和第六步是关键步骤,也是整个水封静环组件最难装 之处,现有技术水封静环组件手工装配给操作员工带来了许多不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 点1、 在第四步中,弹簧本身有一定的自由高度,在装配中也有一定的压縮,弹性支架 本身材质是软性材料,可压縮也可伸縮,装配中的弹簧自动会把套在弹性支架上面的金属 紧固圈弹落出来,不能达到预期装配的效果。2、 在第五步中,在装配静环摩擦副时,要先把弹簧压下,再装入静环摩擦副,由于 受固定外壳尺寸的限制,压弹簧时无法用装配工人的手来完成,只能借助于一种特殊的工 具先把弹簧压下再放入静环摩擦副,这样装配很不方便。3、 在第六步中,用力压下静环摩擦副时,用力大小要适当且均匀,否则安装完成后 静环摩擦副会出现倾斜现象,因此,对装配工人技术的要求较高而且装配效率低。综上所述以上现有技术的手工装配方法难度高,装配效率低,装配精度差,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精度高、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的水封静 环组件装配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装配机主要由底板、工作台、导轨、 压头装置I、压板装置、溜板装置、以及与压板装置和溜板装置配合使用的机械爪组成; 所述工作台安装在底板上面,所述压头装置I安装在底板的一端,所述压板装置设在压头 装置I下方并安装在底板上,其压板装置的通孔的轴线与压头装置I的压头I的轴线在同 一直线上,所述通孔的最小内径大于压头I的外径,所述溜板装置与安装在底板上的导轨 滑配合。采用以上水封装配机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由于通过机械爪和溜板装置的配合,从机械爪的导向轴套放入弹簧和金属紧固圈, 导向轴套的长度大于弹簧的长度,而且由压板装置的压板来压紧金属紧固圈和弹簧,所以 弹簧不会把金属紧固圈弹落出来,可以达到装配的要求。2、 由于压板装置的压板直接通过机械爪的导向轴套压紧金属紧固圈和弹簧,然后机 械爪在外力的作用下会自动收縮,接着取出机械爪再放入静环摩擦副,不需要借助其他特 殊的工具来压紧弹簧,所以放入静环摩擦副很方便。3、 由于通过压头装置n的压头压紧金属紧固圈,而且压头是通过气缸来提供压力的,用力平衡且均匀,所以装配精度高。作为改进,由于压头装置I通过与压板装置和溜板装置共同配合使用,能克服弹性支 架体上端的过盈量,使静环磨擦副精确的压紧到金属紧固圈上,非常方便。作为改进,由于还设置了卸料气缸,使静环组件装配完成后从溜板装置中顶出,更加 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图l是普通水封结构示意图。图2a是水封静环组件手工装配第一步结构示意图。图2b是水封静环组件手工装配第二步结构示意图。图2c是水封静环组件手工装配第三步结构示意图。图2d是水封静环组件手工装配第四步结构示意图。图2e是水封静环组件手工装配第五步结构示意图。图2f是水封静环组件手工装配第六步结构示意图。图2g是水封静环组件手工装配完成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机械爪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机械爪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工作台12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通孔18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压板1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压头I 1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压头II1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溜板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溜板装置的B部定位机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是溜板装置的C部卸料机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a是本专利技术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装配第三步结构示意图。图14b是本专利技术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装配第五步结构示意图。图14c是本专利技术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装配第六步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驱动轴套,2、动环摩擦副,3、金属紧固圈I, 4、固定外壳,5、弹 簧,6、金属紧固圈II, 7、弹性支架,8、静环摩擦副,9、橡胶密封圈,10、气缸,11、 压头II, 12、工作台,13、底板,14、卸料气缸,15、压头I, 16、双杆气缸,17、通孔, 18、压板,19、导杆,20、拉板气缸,21、定位销轴,22、机械爪片,23、导向轴套,24、 爪片垫,25、弹簧,26、推杆,27、弹簧垫,28、溜板座,29、沉孔,30、顶料芯轴,31、 定位销孔,32、导轨,33、 V型槽,34、工作槽,35、长槽,36、手柄,37、定位球,38、 挡销,39、定位弹簧,40、盲孔,41、锥形弹簧,42、弹簧垫片,43、卡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的 左侧为左,右侧为右。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主要由底板13、工作台12、导轨32、 压头装置I、压板装置、溜板装置、以及与压板装置和溜板装置配合使用的机械爪组成; 所述工作台12安装并固定在底板13上面,所述压头装置I安装并固定在底板13的左端,所述压板装置设在压头装置I下方并安装固定在底板13上,其压板装置的通孔17的轴线 与压头装置I的压头115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通孔17的最小内径大于压头115的 外径,这样能使压头I15通过通孔17,所述溜板装置可以在导轨32上左右滑动,其导轨 32可以为一根或多根,本实施例为两根,所述导轨32固定安装在底板13上的。如图3、图10、图14c所示,上述压头装置I包括双杆气缸16和安装在双杆气缸16 头部的压头I15,所述压头I15为中空环状,其压头I15的圆环大小与水封的静环摩擦 副8的R面的圆环大小一致,也是说当压头I 15向下压紧静环摩擦副8时,压头I 15的 圆环刚好与静环摩擦副8的R面相抵而不会碰到边缘,压头I 15上下运动由双杆气缸16 的开关控制,双杆气缸16打开时,压头I 15向下运动,双杆气缸16关掉时,压头I 15 向上运动。如图3、图7、图8、图Mb所示,所述压板装置包括所述压板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封静环组件装配机,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底板(13)、工作台(12)、导轨(32)、压头装置Ⅰ、压板装置、溜板装置、以及与压板装置和溜板装置配合使用的机械爪组成;所述工作台(12)安装在底板(13)上面,所述压头装置Ⅰ安装在底板(13)的一端,所述压板装置设在压头装置Ⅰ下方并安装在底板(13)上,其压板装置的通孔(17)的轴线与压头装置Ⅰ的压头Ⅰ(15)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通孔(17)的最小内径大于压头Ⅰ(15)的外径,所述溜板装置与安装在底板(13)上的导轨(32)滑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邬国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