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间隔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015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无线接收器的天线间隔部件。该无线接收器的外壳设置有开口。天线间隔部件活动地安装在无线接收器的外壳的开口中。天线间隔部件构造成当使用内部天线时,天线间隔部件抵靠外部模块,使得外部模块不与外壳接触,由此将无线接收器与外部模块之间的距离保持为10-20毫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的无线接收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该无线接收器的内部天线的天线间隔部件
技术介绍
在无线接收器内部,通常设置有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通信基础模块。该基础模块为该无线接收器的内部天线,用于接收无线信号。该无线接收器一般也可以与其他外部模块例如PLC等共同使用。当使用内部天线时,该无线接收器与其他外部模块之间需要设置特定的最小距离,例如,10毫米,从而避免RF技术可能会产生的任何电磁干扰。为此,当使用该无线接收器和其他外部模块的时候,用户即使不懂原理,也必须保持无线接收器与外部模块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但是,用户无法在实际使用时明确测量最小距离是否达到需要的值,如果二者隔开的距离比较小,那么仍然会导致二者产生电磁干扰。也可能存在用户没有仔细阅读操作手册而导致在使用内部天线时无线接收器与外部模块接触的情况。另外,当信号较差或较弱时,还需要使用外部天线来接收无线信号。而在使用外部天线时,无线接收器与外部模块之间又不需要间隔任何距离。因此,在用户从无线接收器与外部模块接触调整到二者间隔最小距离的过程中,难免会不能保证二者仍然处于最小距离,由此仍然可能导致二者产生电磁干扰。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线接收器的天线间隔部件,所述无线接收器的外壳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外壳的开口中,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构造成当使用内部天线时,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抵靠外部模块,使得所述外部模块不与所述外壳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线接收器的天线间隔部件,所述无线接收器的外壳设置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外壳的开口中,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构造成当使用内部天线时,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抵靠外部模块,使得所述外部模块不与所述外壳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间隔部件,其特征在于,当使用外部天线时,所述天线间隔部件不抵靠所述外部模块,使得所述外部模块与所述外壳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间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抵靠外部模块,使得所述外部模块与所述外壳间隔10-20毫米。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间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构造成“Z”字形的弯折形状,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平行于所述下部,所述中部垂直于所述上部和下部,当使用内部天线时,所述上部安装至所述外壳,所述下部抵靠所述外部模块,使所述外壳不与所述外部模块接触,当使用外部天线时,所述天线间隔部件从所述外壳卸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间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或者所述上部和中部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入所述外壳的开口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间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抵靠外部模块时,所述外部模块与所述外壳间隔10-20毫米。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间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间隔部件构造成平板状,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外壳,当使用内部天线时,所述天线间隔部件转动成与所述外壳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天线间隔部件的一端抵靠所述外部模块,使所述外壳不与所述外部模块接触,当使用外部天线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晨曲褚毅成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