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6922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包括多块阵列布置的采光板,所述采光板的仰角和方位角分别由各自的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顶杆控制,所述采光板中的任意一块选定为主板,其余采光板为从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一个太阳角度检测器;还包括控制液压泵工作的单片机和将主板的仰角、方位角转化为两个不同频率电压信号的主板角度传感器,所述主板角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将两个不同频率电压信号分时送到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上,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通过相应的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顶杆来调整其姿态以保持与主板有相同的仰角和方位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低且跟踪效果好,大大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等常规能源供给的即将枯竭和环保压力的增加,能源供给转向利用太阳能电池,它是一种能把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尽管太阳照射到地球的能量非常巨大,但是具体到某一时刻某一小面积内,太阳能量不高并且不稳定,这就限制了太阳能电池这种清洁能源的应用。因此,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广泛应用的目的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很直观简便的方法就是设计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电池跟踪系统以便跟踪太阳变化角度,并且它的运行及维护成本都较低,但是现有的太阳能电池跟踪系统存在不够实用和结构复杂等不足。太阳能电池采光面自动跟踪可以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但目前的自动跟踪技术不是太成熟,特别是后期维护成本比较大。因此,有一些为了降低安装成本而直接水平安装或安装在房顶上、外墙上,大部分太阳能电池阵列采光面采用固定仰角方式,不多的一部分会采用单轴自动跟踪方式,只有很小一部分太阳能电池阵列采光面才采取双轴自动跟踪方式。对于双轴自动跟踪系统,目前市面上主要采用3种自动跟踪技术立轴转动式跟踪器、齿圈转动式跟踪器和陀螺仪式跟踪器,它们都是采用双电机驱动,当采光面的姿态固定时,电机需要保持力矩,电机同样还处于耗能状态。另外,由于电机及机械部分需要维护和防沙防尘以及电机磨损等问题,因此很多太阳能电池采光面板都采用固定架方式安装,没有进行太阳角度跟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低且跟踪效果理想的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包括多块阵列布置的采光板,所述采光板的仰角和方位角分别由各自的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顶杆控制,所述采光板中的任意一块选定为主板,其余采光板为从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一个太阳角度检测器;还包括控制液压泵工作的单片机和将主板的仰角、方位角转化为两个不同频率电压信号的主板角度传感器,所述主板角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将两个不同频率电压信号分时送到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上,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有将从板姿态与主板姿态相比较的从板角度传感器以及用于调整从板姿态以保持与主板有相同的仰角和方位角的由液压泵驱动的液压油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结构简单,制作、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成本均较低,耗能少,可以有效地跟踪太阳角度的变化,大大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有利于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节能环保。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采光板三点支撑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_采光板,1-1-主板,1-2-从板,2-太阳角度检测器,3-单片机,4-角度传感器,5-液压泵,6-液压油缸,7-储油罐,8-配重,9-防护套,10-风速传感器,11-支杆,12-控制模块,A-第一支撑点,B-第二支撑点,C-第三支撑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广2所示,一种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包括多块阵列布置的采光板I,所述采光板I的仰角和方位角分别由各自的液压泵5驱动液压油缸6顶杆控制,所述采光板I中的任意一块选定为主板1-1,其余采光板I为从板1-2,所述主板1-1上安装有一个用于检测太阳光线照射的太阳角度检测器2,所述太阳角度检测器2可以是四象限传感器、五象限传感器或通光筒等,所述太阳角度检测器2也可以是只检测有没有光线照射的光电检测传感器,所述太阳角度检测器2的感光元件可以用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硅光电池等;还包括控制液压泵5工作的单片机3和将主板1-1的仰角、方位角转化为两个不同频率电压信号的主板角度传感器4,所述主板角度传感器4通过单片机3将两个不同频率电压信号分时送到每块从板1-2的控制模块12上,每块从板1-2的控制模块12利用相应的从板角度传感器4与主板1-1姿态相比较,并通过相应的液压泵5驱动液压油缸6顶杆来调整其姿态以保持与主板1-1有相同的仰角和方位角。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安装时调整好每块采光板I的姿态;在单片机3电路设计时,可以设计有延时及窗口比较功能,防止采光板I受到外界干扰时产生颤抖。当太阳偏移至太阳角度检测器2感应不到光线照射时,单片机3控制主板1-1的液压泵5驱动液压油缸6顶杆,通过调整主板1-1的仰角和方位角跟随太阳角度变化来保持主板1-1上的太阳角度检测器2能够接收到光线照射,主板角度传感器4将主板1-1的仰角、方位角转化为两个不同频率电压信号并分时送到每块从板1-2的控制模块12上,每块从板1-2的控制模块12根据分时送到的仰角电压信号和不同频率的方位角电压信号进行整流,进而控制液压泵5驱动液压油缸6顶杆以调整从板1-2的姿态,使得从板1-2保持与主板1-1有相同的仰角和方位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采光板I的底边与地面相平行,所述采光板I采取三点支撑,其中第一支撑点A位于采光板I的中心位置,第二支撑点B和第一支撑点A之间的连线与采光板I的底边平行,第三支撑点C和第一支撑点A之间的连线与采光板I的底边相垂直,三个支撑点构成直角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支撑点A由支杆11支撑,所述第二支撑点B和第三支撑点C分别由相应的液压油缸6顶杆支撑,各支撑点的支撑连接结构均为万向节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点A的高度固定,但是第二支撑点B和第三支撑点C可以通过液压泵5调整液压油缸6顶杆高度;当第三支撑点C高度不变,改变第二支撑点B高度可以调整采光板I的方位角;同样当第二支撑点B高度不变,改变第三支撑点C的高度可以调整采光板I的仰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采光板I在第二支撑点B和第三支撑点C的附近均设置有使得油液自动压回储油罐7内的配重8,使得每天晚上打开位于液压油缸6到储油罐7的油路上的电磁阀后,采光板I上的配重8就可以把泵油自动压回到储油罐7,这个回流的储油罐7可以是很多块采光板I共用,采光板I自动回复到早晨太阳升起正对的位置。当然,泵油的回流方式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单片机3配置有定时打开回流电磁阀以将泵油自动压回到储油罐7的时钟芯片,例如在夜里12点左右打开回流电磁阀,将所有泵油自动压回到储油罐7,全部自动回复到早晨太阳升起正对的位置。简单估算一下,单片机3每天有不大于2秒的误差,对于单片机3来说这是很容易达到的,这样30年它的累积误差也只是6小时,也就是说最早是在晚上18点,最晚是在早上6点,太阳能电池采光板I自动复位。因此,该太阳角度跟踪系统的太阳能电池采光板I阵列可以30年不用人工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油缸6顶杆外安装有可伸缩的防护套9,所述防护套9随着液压油缸6顶杆的伸缩而伸缩,可以防止液压油缸6顶杆受到风沙雨水的侵蚀。所述主板1-1上还安装有一个风速传感器10,所述风速传感器10将风速信号送到单片机3,所述单片机3通过电磁阀控制采光板I的复位定位销。当风速足够大时,这时单片机3控制电磁阀抽起采光板I的复位定位销,送出采光板I水平位置信号,同时打开液压泵5让使得全部阵列采光板I快速调整到水平位置,不被风给刮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泵5为微型液压泵,由于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包括多块阵列布置的采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的仰角和方位角分别由各自的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顶杆控制,所述采光板中的任意一块选定为主板,其余采光板为从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一个太阳角度检测器;还包括控制液压泵工作的单片机和将主板的仰角、方位角转化为两个不同频率的电压信号的主板角度传感器,所述主板角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将两个不同频率电压信号分时送到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上,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有将从板姿态与主板姿态相比较的从板角度传感器以及用于调整从板姿态以保持与主板有相同的仰角和方位角的由液压泵驱动的液压油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包括多块阵列布置的采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的仰角和方位角分别由各自的液压泵驱动液压油缸顶杆控制,所述采光板中的任意一块选定为主板,其余采光板为从板,所述主板上安装有一个太阳角度检测器;还包括控制液压泵工作的单片机和将主板的仰角、方位角转化为两个不同频率的电压信号的主板角度传感器,所述主板角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将两个不同频率电压信号分时送到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上,每块从板的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有将从板姿态与主板姿态相比较的从板角度传感器以及用于调整从板姿态以保持与主板有相同的仰角和方位角的由液压泵驱动的液压油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采光板的太阳角度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的底边与地面相平行,所述采光板采取三点支撑,其中第一支撑点位于采光板的中心位置,第二支撑点和第一支撑点之间的连线与采光板的底边平行,第三支撑点和第一支撑点之间的连线与采光板的底边相垂直,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坤吴承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恒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