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向传感器,包括:风标部,随空气流动的方向而摆动;轴承部,与风标部连接,在风标部的带动下转动;风向获得部,与轴承部连接,获得风向;轴承部和所述风向获得部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与底座相连接,线缆组件与风向获得部连接,并从底座引出;壳体上成型有与轴承部的轮廓配合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案中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孔用弹性挡圈的设置,而是通过在壳体上车成阶状来固定精密轴承,在固定轴承的同时,还避免了弹性挡圈引起精密轴承卡涩、卡死,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风向传感器。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日益注重全球环境保护,而风向也越来越需要在大范围被实时、精确地测量出来。风向传感器主要用于建筑机械、铁路、港口、码头、电厂、气象、索道、环境、温室、养殖、公路交通和机场的风向观测,为交通运输及生产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信息,这些信息将帮助相关人员确定最优的工作方案,从而保证人员和交通工具的安全。风向传感器是指能够测量0-360度的风向的传感器,专门用于监测风向。如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风向传感器,公开号为201796048U,它包括风向标、壳体、传动轴、加热板电路、风向转换电路、底座、N/S极标记,风向标装在传动轴上,传动轴外装有短定位套、精密轴承、长定位套、定位螺柱,定位螺柱固定在壳体中,上面的精密轴承两边装有两个孔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固定在壳体中,下面的精密轴承外圈与壳体紧密固定,磁钢通过六角定位帽固定在定痊螺柱的末端,磁钢处于风向转换电路上方,风向转换电路固定在底座上。它适应用于海洋、沿海、沙漠、冻雨、高山等气候恶劣条件下准确测量风的方向。在该现有技术中,在精密轴承与长/短定位套之间设置有孔用弹性挡圈,用来固定精密轴承,该弹性档圈增大了其与精密轴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防止精密轴承由于受重力作用沿传动轴下滑,但是,该弹性挡圈由于增大了摩擦力,也容易引起精密轴承卡涩、卡死,从而影响风向标转动,导致测量精度下降。此外,在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方案中,风向传感器壳体与底座通过密封胶密封,由于风向传感器用于海洋、沿海、沙漠、冻雨、高山等气候恶劣条件下,在风力长期作用下,受到风的推力,剧烈振动,其密封胶容易老化,引起底座和壳体的连接松动,从而造成风向传感器信号输出不正常。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风向传感器的弹性挡圈容易引起精密轴承卡涩、卡死会影响风向标转动,进而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从而提出一种精密轴承不会卡涩、卡死,具有较高测量精度的风向传感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风向传感器使用密封胶密封,容易老化,引起底座和壳体的连接松动,从而造成风向传感器信号输出不正常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底座和壳体可以稳固连接、使用寿命长的一种风向传感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向传感器,包括风标部,随空气流动的方向而摆动;轴承部,与所述风标部的轴连接,在所述风标部的带动下转动;风向获得部,与所述轴承部的轴连接,获得风向; 所述轴承部和所述风向获得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与底座相连接,线缆组件与所述风向获得部连接,并从所述底座引出;所述壳体上成型有与所述轴承部的轮廓配合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为能够固定所述轴承部的阶状。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采用密封胶和自攻螺钉加固。所述风向获得部包括方位盘码和风向转换电路,所述方位盘码与所述轴承部连接,通过所述轴承部的转动,带动所述方位盘码的方位标识部转动,标识出方位;所述风向转换电路与所述方位盘码通过收发红外光电元件,将所述方位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方位码盘与六角定位套连接,所述轴承部与双径定位套连接,所述方向码盘由所述六角定位套和所述双径定位套固定连接于所述风向转换电路上方,且与所述风向转换电路平行。所述风向转换电路包括光电转换电路、电源电路和模拟信号输出电路;所述光电转换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格雷码转换ニ进制电路、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四ニ输入异或门、运算放大器、光电耦合器、电阻、电容和ニ极管;所述格雷码转换ニ进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和所述四ニ输入异或门的输入部相连,将电信号转换成ニ进制码信号,再将所述ニ进制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和所述四ニ输入异或门的输入部与第一插座相连,通过第一插座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所述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和所述四ニ输入异或门的输出部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部与所述光电稱合器(统一名称?收发广电稱合器还是光电稱合器)相连,所述光电耦合器向所述方位码盘发射光信号,并接收反射回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部与所述第一插座相连,通过所述第一插座连接至所述模拟信号输出电路;所述模拟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运算放大器、ニ极管、电阻保险丝、场效应管、电阻和电容;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部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所述第一插座相连,接收所述光电转换电路传送的信号,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部通过ニ极管、电阻、电容和电阻保险丝,连接至所述第二插座,通过所述第二插座将转换的电信号输出至所述风向传感器的其他电路中;所述模拟信号输出电路还包括四个短接点,所述四个短接点根据所述光电转换电路输出的不同信号,分别导通,使所述模拟信号输出电路输出至第二插座的信号不同;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电阻保险丝、ニ极管、稳压ニ极管、三端稳压块、电容、电阻和场效应管;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模拟信号输出电路直接相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通过第一插座与所述光电转换电路相连。所述风向部包括风向标和风向杆。所述模拟信号输出电路还包括四个短接点,可输出四种不同电流或电压信号。所述轴承部包括精密轴承、轴上短定位套和长定位套,所述精密轴承套设于所述上短定位套和长定位套之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的风向传感器,包括风标部、轴承部、风向获得部、壳体、底座以及线缆组件,所述壳体上成型有与所述轴承部的轮廓配合的容置空间,该方案中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孔用弹性挡圈的设置,而是通过在壳体上车成阶状来固定精密轴承,在固定轴承的同时,还避免了弹性挡圈引起精密轴承卡涩、卡死、脱落,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2.本技术的风向传感器,所述壳体上成型有能够固定所述轴承部的阶状,通过阶状的设置将所述轴承进行固定,不仅加工简单,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弹性挡圈的卡涩、卡死、脱落的问题。3.本技术所述的风向传感器,在壳体与底座接触位置设置自攻螺钉来固定壳体与底座,可以防止密封胶老化使壳体与底座连接松动,造成风向传感器输出信号不正常的问题。4.本技术所述的风向传感器,设置有光电转换电路,其内设置的光电耦合器为收发一体式,体积较小,同时测量较为精确。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风向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风向转感器的光电转换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风向传感器的模拟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风标部,2-上短定位套,3-精密轴承,4-长定位套,5-N级标记,6-内六角圆柱头螺钉,7-双径定位套,8-温控加热板,9-六角定位套,10-方位码盘,11-风向转换电路,12-壳体,13-底座,14-自攻螺钉,15-线缆组件,16-S极标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风向传感器,包括风标部1,所述风向部I包括风向标和风向杆及转动轴。所述风向标在风力的推动下,发生偏移,即随空气流动的方向而摆动。轴承部,与所述风标部I的轴连接,在所述风标部的带动下转动;风向获得部,与所述轴承部连接,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向传感器,包括:风标部,随空气流动的方向而摆动;轴承部,与所述风标部的轴连接,在所述风标部的带动下转动;风向获得部,与所述轴承部的轴连接,获得风向;所述轴承部和所述风向获得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与底座相连接,线缆组件与所述风向获得部连接,并从所述底座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成型有与所述轴承部的轮廓配合的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向传感器,包括: 风标部,随空气流动的方向而摆动; 轴承部,与所述风标部的轴连接,在所述风标部的带动下转动; 风向获得部,与所述轴承部的轴连接,获得风向; 所述轴承部和所述风向获得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与底座相连接,线缆组件与所述风向获得部连接,并从所述底座引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成型有与所述轴承部的轮廓配合的容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为能够固定所述轴承部的阶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连接,采用密封胶和自攻螺钉加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获得部包括方位盘码和风向转换电路,所述方位盘码与所述轴承部连接,通过所述轴承部的转动,带动所述方位盘码的方位标识部转动,标识出方位;所述风向转换电路与所述方位盘码通过收发红外光电元件,将所述方位转换为电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码盘与六角定位套连接,所述轴承部与双径定位套连接,所述方向码盘由所述六角定位套和所述双径定位套固定连接于所述风向转换电路上方,且与所述风向转换电路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转换电路包括光电转换电路、电源电路和模拟信 号输出电路;, 所述光电转换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格雷码转换二进制电路、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四二输入异或门、运算放大器、光电耦合器、电阻、电容和二极管;所述格雷码转换二进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和所述四二输入异或门的输入部相连,将电信号转换成二进制码信号,再将所述二进制码信号转换成电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阿敏,张胜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贝良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