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散热器及灯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782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散热器及灯杯组件,其中该石墨散热器包括:壳体及多个锁固孔,其中,该壳体具有相对的内表面及外表面,且该壳体主要由石墨颗粒叠接而成;此外,该多个锁固孔形成于该壳体中并连通至该壳体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灯杯组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石墨散热器,尤指一种具有锁固孔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在节能减碳趋势下,各国渐渐趋向禁用高耗能的白帜灯泡进而全面使用低耗能、省电、寿命长、耐用的LED照明器具。然而,目前LED照明器具受限于传统的铝质散热材料导热佳但散热速度较慢的问题,迟迟无法推出可以取代传统照明灯具的产品。此外,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日益轻薄短小、功率消耗与日俱增,而运作时芯片的微热流所产生热点,若没有及时将热导出,则使芯片无法发挥较佳的效能、或增加其耗损使用寿命下降进而影响整体品质表现。传统上在电路板的散热,通常使用铜质散热材料,而铜质散热材料虽然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但其散热系数较低而导致无法有良好散热效果进而产生热瓶颈。目前,为了研发一种适用的散热材料,第1307145号中国台湾专利揭露一种含有钻石颗粒51、铝金属基质52及石墨层53的碳复合物制成的散热器,如图1所示,其可传导热源54所生成的热并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然而钻石层55仍需借由石墨层53才能与铝金属基质52产生良好的密合效果,且钻石成本较高、硬度高加工困难,基于成本考量电子工业大量生产无法合乎经济成本。因此,仍需研发一种具高散热能力的散热件以解决发热物产生的热点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散热器及灯杯组件,可解决发光及发热组件在高功率化所衍生的散热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散热器,包括壳体,其具有内表面及外表面,其中,该壳体主要由石墨颗粒叠接而成;以及多个锁固孔,其形成于该壳体中,且各该锁固孔连通至该壳体的外表面。前述的石墨散热器,其中,部分该锁固孔还连通至该壳体的内表面。又在一实施例中,该锁固孔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具有螺纹,以供锁固螺丝于该锁固孔内。前述的石墨散热器,其中,该壳体包括中空环状侧壁,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以及顶盖部,其遮盖该第一开口,其中,该第二开口直径小于该顶盖部的面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中空环状侧壁的外壁具有多个凸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灯杯组件,其包括本技术的石墨散热器;以及螺丝,其具有固定部,其用以固定于多个锁固孔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固定部的直径大于该多个锁固孔的直径。前述的灯杯组件,还包括基板,其置于该壳体的外表面且该基板还具有对应该锁固孔的通孔。前述的石墨散热器由粉末冶金方式压制含有飞灰的含碳原料并经石墨化处理而得。用于制造人造石墨构件的粉末材料包括粒径大小介于100至1000微米的多个颗粒,且各该颗粒包含含碳原料及粘着剂的混合物。前述的石墨散热器经压制粉末材料和石墨化处理而得该壳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前述的石墨散热器具备多孔性,因此,除了可解决发光及发热组件在高功率化所衍生的散热问题外,极佳的平整度无须透过二次加工即可直接接置基板,应用上极为便利,并具有相当的刚性,可供形成锁固孔。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散热器示意图;以及·图2A为本技术的石墨散热器的立体图;图2B为本技术的石墨散热器的剖示图;图2C为本技术的灯杯组件局部放大剖示图;以及图2D为本技术另一灯杯组件局部放大剖示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壳体I’ 石墨散热器Ia 外表面Ib 内表面2a、2b 锁固孔3基板4螺丝4a固定部10中空环状侧壁IOa 第一开口IOb 第二开口11顶盖部101 凸肋51钻石颗粒52铝金属基质53石墨层54热源55钻石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第一”、“第二”及“一”等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得到本技术的石墨散热器,需准备一种制备人造石墨构件的组成物,包括含碳原料、粘着剂以及分散剂。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含碳原料以该组成物重量计,含量为50至60%,更佳为54至56% ;粘着剂以该组成物重量计,含量为15至45%,更佳为35至40% ;以及分散剂以该组成物重量计,含量为5至25%,更佳为5至10%。该分散剂为了在制备人造石墨构件时有效分散粘着剂并避免单一成分团聚,故该组成物中含有分散剂,分散剂的存在是为了均匀地结合粉体颗粒,借以提高人造石墨构件的比表面积。组成物中所述含碳原料包括飞灰。在较佳实施例中,该含碳原料包括飞灰及石墨粉体,其中,以该含碳原料重量计,飞灰的含量为85至95%,石墨粉体的含量为5至15%。在更佳实施例中,该含碳原料中飞灰的含量为90至95%,石墨粉体的含量为5至10%。在具体实例中,该石墨粉体可扮演脱模剂角色。所使用的粘着剂包括,但不限制于浙青、聚合物或其组成。在较佳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浙青包括,但不限制于煤焦浙青、石油浙青、天然浙青,所使用的聚合物包括,但不限制于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水性树脂或其组成,例如聚胺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胺基甲酸酯树脂或其组成,并以酚醛树脂类的聚合物为佳。所使用的分散剂包括,但不限制于水、醇类化合物或其组成。在较佳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分散剂包括,但不限制于饱和醇、不饱和醇、脂环醇及其混合。在更佳实施例中,是使用沸点低于水的醇类化合物,以利于后续的移除,故可使用乙醇。制备本技术石墨散热器的方法,其包括在混合槽中混合上述组成物,并烘烤去除经混合的组成物中的分散剂,甚至是可能存在的溶剂,以得到具有多个颗粒的粉末,再自该粉末中筛选出粒径大小介于100至1000微米的颗粒,并将该经筛选的多个颗粒塑形为对象,之后加热该对象以去除粘着剂,最后将去除粘着剂的对象石墨化得到石墨散热器。在一实施例中,将该组成物混合均匀后,是以80至200°C烘烤该经混合的组成物I至3小时,得到具有多个颗粒的粉末后;自该粉末中筛选出粒径大小介于100至1000微米的颗粒,以适合塑形使颗粒堆积较为紧密,若粒径大于1000微米时,颗粒间的空隙使得热量无法有效传递,粒径小于100微米时,会造成成型的对象部分卡住在成型模具间隙,甚至导致成型的对象龟裂。所以,较佳地,粒径大小介于150至500微米,更佳为250至500微米。在成型时,将该经筛选的多个颗粒以热压或粉末冶金的方式成型,较佳为在20吨至150吨压力以粉末冶金成型方式塑形为对象;并于500至1000°C加热该对象I至3小时以去除粘着剂,较佳为600至800°C ;最后在1900至2500°C将已去除粘着剂的对象石墨化I至5小时以得到石墨散热器。图2A至图2C为本技术的石墨散热器示意图,其中,该石墨散热器的壳体1,是由粉末冶金方式压制含有飞灰的含碳原料,并经石墨化处理而得。如图2A所示的立体图,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散热器,壳体1,其中,该壳体主要由石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石墨散热器包括:壳体,具有内表面及外表面,其中,该壳体主要由石墨颗粒重叠连接而成;以及多个锁固孔,其形成于该壳体中,且各该锁固孔连通至该壳体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19 TW 1012201841.一种石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石墨散热器包括: 壳体,具有内表面及外表面,其中,该壳体主要由石墨颗粒重叠连接而成;以及 多个锁固孔,其形成于该壳体中,且各该锁固孔连通至该壳体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部分该锁固孔还连通至该壳体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孔具有螺纹,以供锁固螺丝于该锁固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孔的横截面为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湘麒杨潮钰郑朝旭郑顺和萧俊旭
申请(专利权)人:毅金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