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源双丝数控自动埋弧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61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电源双丝数控自动埋弧焊机,包括:二个单片机,第一个单片机的一端与第一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采样电路连接;第一触发电路与送丝调速电路以及小车调速电路相连;第一采样电路与小车调速电路以及送丝调速电路相连;第二个单片机的的一端与第二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采样电路连接;第二触发电路与弧焊整流器相连,第二采样电路与分流器以及弧焊整流器相连;弧焊整流器还与分流器相连;第一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1)与第二光控管(2),第二光控管(2)与第二个单片机连接;第二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二运算放大器(3)与第一光控管(4),第一光控管(4)与第一个单片机连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焊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埋弧焊机。
技术介绍
埋弧自动焊是世界上最早使电弧焊摆脱手工操作走上机械自动化的焊接方法,至今已有约60年历史,引入中国已有约半个世纪。由于它采用高焊接电流、电弧受渣相保护、焊接时无弧光等,不仅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高,而且焊接工人的劳动环境也最好,它早已成为造船、电站锅炉、化工设备、桥梁以及各种钢管和钢结构制造业的主要焊接方法。由图1可见现有绝大多数单丝、双丝埋弧焊机仍采用模拟系统进行控制。模拟控制的埋弧焊机存在以下不足埋弧焊是一个多参数过程,模拟电路通常采取的控制方式是对焊接电源或送丝机构单独进行控制,不能精确控制焊接工作点;引弧和收弧过程由操作者根据经验手动完成,难以保证其可靠性和一致性;模拟量闭环控制由模拟电子电路完成,容易造成焊机性能离散性,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调试环节;焊接参数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单电源双丝数控自动埋弧焊机,旨在解决上述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二个单片机,第一个单片机的一端与第一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采样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一触发电路与送丝调速电路以及小车调速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一采样电路与小车调速电路以及送丝调速电路相连;第二个单片机的的一端与第二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采样电路连接;第二触发电路与弧焊整流器相连,第二采样电路与分流器以及弧焊整流器相连;弧焊整流器还与分流器相连;所述的第一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与第二光控管,第二光控管与第二个单片机连接;所述的第二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二运算放大器与第一光控管,第一光控管与第一个单片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焊丝熔敷速率高,焊接速度快,焊缝熔深/熔宽以及焊缝金属成分稀释范围宽,焊接热输入线能量小,焊接参数调节范围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模拟控制线路图;图2是本技术的线路图;图3是本技术中陡降型电源外特性配合变速送丝的调节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2可见本技术包括二个单片机,第一个单片机的一端与第一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采样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一触发电路与送丝调速电路以及小车调速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一采样电路与小车调速电路以及送丝调速电路相连;第二个单片机的的一端与第二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采样电路连接;第二触发电路与弧焊整流器相连,第二采样电路与分流器以及弧焊整流器相连;弧焊整流器还与分流器相连;所述的第一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1与第二光控管2,第二光控管2与第二个单片机连接;所述的第二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二运算放大器3与第一光控管4,第一光控管4与第一个单片机连接。本技术采用双单片机80C196KB为控制系统核心,一个为电源控制器,通过电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反馈,控制其外特性和动特性;另一个为过程控制器,通过电弧电压和电枢电压反馈,控制送丝速度和小车速度,实现焊接过程控制。通过人机界面,实现焊接工艺参数的预置、显示、记忆和锁存,使焊机的整机性能、操作性、适应性和自动化程度得以提升。本技术采用计数器82C54级联的方法实现晶闸管导通角调节,保证电源动特性的关键。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可通过定时器/计数器时间灵活选择,不受同步信号和计数器周期的限制,因而能够实现移相角的快速调节,提高系统响应品质。本技术采用两组数字PI调节器实现多变量解耦控制,如图3所示了陡降型电源外特性配合变速送丝的调节原理。其中PI(1)用于电源外特性调节,根据设定的焊接电流I、电压U和目标外特性曲线,由输出电压u确定当前目标电流It,然后进行电流负反馈PI调节。PI(2)完成电弧电压正反馈调节,获得送丝电机电枢电压的目标值Vt,PI(3)则以Vt为目标完成电枢电压负反馈调节。而对于等速送丝,Vt须预先设定,此时采用电压反馈获得缓降的外特性,提高电弧的自调节能力。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精确的电源外特性控制及合理的弧压反馈调节算法。外特性为给定电流、电压以及下降率构成的斜线。经反复优化选择的弧压反馈调节算法保证了焊接电压的稳定性。2.采用数字技术规范参数预置、显示及锁定。空载时为给定的焊接参数,焊接时为实际焊接参数。同时还提供焊接速度预置和数显。3.通过数控技术实现了自动引弧、收弧。控制器提供两种引弧方式回抽引弧或慢送丝划擦引弧。如启动焊接时,焊丝与工件接触,采用回抽引弧方式;若焊丝与工件未接触,则采用划擦引弧引弧方式,且自动选择。收弧采用电流衰减方式,填满弧坑。4.完备的系统保护及自检功能。系统提供多种故障检测、保护及状态显示。5.自学习功能。系统具有自学习功能,能实时记录焊接过程的有关参数,使系统快速进入稳定的焊接工作点。权利要求1.一种单电源双丝数控自动埋弧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单片机,第一个单片机的一端与第一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采样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一触发电路与送丝调速电路以及小车调速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一采样电路与小车调速电路以及送丝调速电路相连;第二个单片机的一端与第二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采样电路连接;第二触发电路与弧焊整流器相连,第二采样电路与分流器以及弧焊整流器相连;弧焊整流器还与分流器相连;所述的第一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1)与第二光控管(2),第二光控管(2)与第二个单片机连接;所述的第二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二运算放大器(3)与第一光控管(4),第一光控管(4)与第一个单片机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电源双丝数控自动埋弧焊机,包括二个单片机,第一个单片机的一端与第一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采样电路连接;第一触发电路与送丝调速电路以及小车调速电路相连;第一采样电路与小车调速电路以及送丝调速电路相连;第二个单片机的的一端与第二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采样电路连接;第二触发电路与弧焊整流器相连,第二采样电路与分流器以及弧焊整流器相连;弧焊整流器还与分流器相连;第一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1)与第二光控管(2),第二光控管(2)与第二个单片机连接;第二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二运算放大器(3)与第一光控管(4),第一光控管(4)与第一个单片机连接。文档编号B23K9/10GK2827609SQ20052004589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余学成, 胡成平, 陈文生 申请人:上海东升焊接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电源双丝数控自动埋弧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单片机,第一个单片机的一端与第一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采样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一触发电路与送丝调速电路以及小车调速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一采样电路与小车调速电路以及送丝调速电路相连;第二个单片机的一端与第二触发电路双向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采样电路连接;第二触发电路与弧焊整流器相连,第二采样电路与分流器以及弧焊整流器相连;弧焊整流器还与分流器相连;所述的第一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一运算放大器(1)与第二光控管(2),第二光控管(2)与第二个单片机连接;所述的第二个单片机还通过第二运算放大器(3)与第一光控管(4),第一光控管(4)与第一个单片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学成胡成平陈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升焊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