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层服装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375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多层服装面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本体层、保温层、热能吸收层和导水导油层,本体层为羊毛织物,保温层主要材料为棉花,热能吸收层由红外陶瓷粉制成,导水导油层的外表面上设有纳米级凸起,凸起上设有纳米级二氧化钛微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水导油层的纳米级凸起使面料表面粗糙,水滴或油滴与面料的接触面变小,水滴或油滴滴落在面料上时不会进入到布料当中,还可以带走面料上的污染物,能保持面料表面清洁;热能吸收层可以吸收外界热量释放出红外线,红外线作用于皮肤后,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新陈代谢;保温层能有效保留热能吸收层吸收的热量;最内层的本体层为羊毛织物,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舒适柔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层服装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具有防护性、环保性以及舒适性等多功能的面料需求更加迫切。目前市场上一些服装的面料,功能单一、舒适性差,无法满足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舒适性好、保温、防水防油效果好的新型多层服装面料。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多层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本体层、保温层、热能吸收层和导水导油层,所述本体层为羊毛织物,所述保温层主要材料为棉花,所述热能吸收层由红外陶瓷粉制成,所述导水导油层的外表面上设有纳米级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纳米级二氧化钛微粒。进一步,所述导水导油层厚度为10-30微米。进一步,所述凸起的厚度为5-20微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导水导油层的纳米级凸起使面料表面粗糙,水滴或油滴与面料的接触面变小,使水滴或油滴从布料上滚落,不会进入到布料当中,并且滚落的水滴或油滴还可以带走面料上的污染物,能保持面料表面清洁;热能吸收层可以吸收外界热量,并且释放出红外线,红`外线作用于皮肤后,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新陈代谢;保温层能有效保留热能吸收层吸收的热量;最内层的本体层为羊毛织物,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舒适柔软。本新型多层服装面料功能全面,符合目前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本体层,2、保温层,3、热能吸收层, 4、导水导油层,5、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多层服装面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本体层1、保温层2、热能吸收层3和导水导油层4,本体层I为羊毛织物,保温层2主要材料为棉花,热能吸收层3由红外陶瓷粉制成,导水导油层4的外表面上设有纳米级凸起5,凸起5上设有纳米级二氧化钛微粒,导水导油层4厚度为10-30微米,凸起5的厚度为5-20微米。工作方式本技术导水导油层4的纳米级凸起5使面料表面粗糙,水滴或油滴与面料的接触面变小,使水滴或油滴从布料上滚落,不会进入到布料当中,并且滚落的水滴或油滴还可以带走面料上的污染物,能保持面料表面清洁;热能吸收层3可以吸收外界热量,并且释放出红外线,红外线作用于皮肤后,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新陈代谢;保温层2能有效保留热能吸收层吸收的热量;最内层的本体层I为羊毛织物,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舒适柔软。本新型多层服装面料功能全面,符合目前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层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本体层、保温层、热能吸收层和导水导油层,所述本体层为羊毛织物,所述保温层主要材料为棉花,所述热能吸收层由红外陶瓷粉制成,所述导水导油层的外表面上设有纳米级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纳米级二氧化钛微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层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本体层、保温层、热能吸收层和导水导油层,所述本体层为羊毛织物,所述保温层主要材料为棉花,所述热能吸收层由红外陶瓷粉制成,所述导水导油层的外表面上设有纳米级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红晨岛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