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999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7:26
天线装置(1)的馈电器(3)的两端和反射器(5)的两端使用一对二极管(10、11)来连接。在二极管(10、11)导通的情况下,形成经由馈电器(3)、二极管(10)、反射器(5)、电容器(25)及二极管(11)的环形天线,天线装置(1)作为环形天线工作。在二极管(10、11)截止的情况下,天线装置(1)作为由馈电器(3)、反射器(5)及引向器(7)构成的八木-宇田天线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指向性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将台式录像设备中保存的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用户在外出目的地欣赏内容,或与自己及朋友的其他移动终端交换、转发内容的情况在增加。再有,台式录像设备包括家庭内的PC、录音机,内容包含相片、运动图像,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电话。在用户将自身的移动终端靠近朋友的移动终端而为了交换内容进行通信的情况,以及用户使用自身的移动终端,在家中为了转发到位于远处的电视机装置而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的通信方向及通信范围不同。例如,为了与近处的装置进行通信,使用来自移动终端的背面的电波,在短距离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为了与远处的装置进行通信,使用来自移动终端侧面的电波,在长距离进行通信。这样,根据使用用途,通信方向及通信范围不同。通信方向是移动终端发送电波的场所。为了切换通信方向及通信范围,使用指向性可变天线或扇形天线(sectorelement)。扇形天线是将具有指向性的天线排列多个,以在全方位上得到指向性,通过选择使用其中一个天线,获得期望的指向性的天线。指向性可变天线是通过控制对多个天线馈电的电流的相位,任意地改变指向性的天线。作为与这样的指向性可变天线及扇形天线关联的现有技术,已知专利文献I记载的技术。该扇形天线通过切换在不同的方向、例如4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多个天线,覆盖宽的通信范围。此外,该指向性可变天线通过控制对多个天线馈电的电流的相位,改变从多个天线单元辐射的电波合成和抵消的方向,从而自由地变更作为整体的天线指向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843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以往的天线中有以下所述的课题。即,扇形天线(sector antenna)使用在各个不同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多个天线。指向性可变天线需要许多构成天线的元件。因此,包含天线的通信模块很大。特别地,要使用指向性可变天线,发送接收例如60GHz频带的毫米波,要求天线单元的控制电路高精度地控制各天线单元。因此,控制电路的功耗大。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以往的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根据使用用途而简便地切换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指向性的天线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包括:馈电用导体;与所述馈电用导体隔开规定距离配置的第I导体;与所述馈电用导体隔开规定距离、并配置在与所述第I导体相反侧的第2导体;以及连接所述第2导体和所述馈电用导体的多个连接元件,所述多个连接元件可分别切换导通和截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使用用途而简便地切换通信中使用的电波的指向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用于说明内置搭载了第I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控制板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方向及通信范围的说明图。图3是说明与使用用途对应的第I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使用例子的说明图,(A)是来自数据通信设备的内容下载的使用例子,(B)是移动终端彼此的数据交换的使用例子。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相对调谐的接收电波的强度,二极管的导通或截止的动作的曲线图。图6是简略地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标号说明I天线装置3馈电器3a馈电点5反射器7引向器10、10a、10b、11a、lib、18a、18b、19a、19b 二极管13、14、16、17波长调整用线路23、23a、23b、31 电阻25、25a、25b 电容器30、30a、30b 偏置电路33、33a、33b 开关35、35a、35b 电源40、40ab指向性指示单元50、80移动终端53控制板60数据通信设备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被搭载在使用毫米波频带的电波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上。(第I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天线装置I形成在内置于移动终端50 (参照图2)中的控制板53上(参照图2)。天线装置I包括:作为馈电用导体的馈电器3 ;距馈电器3隔开规定距离配置的作为第2导体的反射器5 ;以及距馈电器3隔开规定距离配置在与反射器5相反侧的作为第I导体的引向器7。馈电器3是在中心具有高频功率(高频电流)的馈电点3a的中心馈电型的1/2波长偶极天线,具有比通信频率的电波的波长(谐振长度Ag)的1/2长度稍短的线路长度。再有,馈电器3具有比通信频率的电波的波长(谐振长度λ g)的1/2长度稍短的线路长度,是线路端的开路端电容的影响,包含开路端电容的电长度为1/2。反射器5是用于反射来自图1的纸面右侧的干扰电波或噪声成分的导体,在作为八木-宇田天线使用的情况下作为效率高的距离,例如距馈电器3仅隔开间隔D = 0.07 λ g来配置。馈电器3的两端和反射器5的两端分别使用一对作为PN结元件的二极管10、11来连接。二极管10的阳极侧连接到馈电器3的一端,二极管10的阴极侧连接到反射器5的一端。连接到二极管10的阴极侧的反射器5的一端通过电阻23被接地。二极管11的阴极侧连接到馈电器3的另一端,二极管的阳极侧通过电容器25连接到反射器5的另一端。通过使一对二极管10、11导通,形成经由馈电器3、二极管10、反射器5、电容器25及二极管11的环形天线。由此,天线装置I作为环形天线工作,在图1的与纸面垂直的方向b上具有电波的指向性。再有,将馈电器3的长度设定得比谐振长度λ g的1/2长度短规定量的线路长度,是因为将形成的环形天线的长度设为接近通信频率的电波的I波长的长度。通过使一对二极管10、11截止,天线装置作为由馈电器3、反射器5及引向器7构成的八木-宇田天线工作,在图1的与纸面水平(左侧)方向a上具有电波的指向性。在二极管11的阳极侧和电容器25之间,设置偏置电路30。偏置电路30具有将通过电阻31连接到二极管11的阳极侧的接点和连接到电源35的接点切换为导通或截止的作为切换单元的开关33。偏置电路30通过使开关33导通而对二极管11的阳极侧施加电源电压,可使一对二极管10,11导通。再有,作为切换单元的开关33连接到指向性指示单元40。根据来自指向性指示单元40的控制信号,切换开关33的导通或截止。指向性指示单元40作为天线装置I的一部分形成在同一控制板53(参照图2)上,产生指示由移动终端50中所执行的应用决定的指向性的控制信号。例如,为了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说明有关用户将移动终端50靠近(接近)对方的移动终端80 (参照图3(B))的情况下的动作。指向性指示单元40为了切换为适合根据该应用决定的指向性的环形天线,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使开关33导通。图2是用于说明内置搭载了第I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I的控制板53的移动终端50的通信方向及通信范围的说明图。如上述那样,天线装置I在控制板53的背面侧呈平面状地形成。在天线装置I作为八木-宇田天线工作的情况下,如该图的标号a所示,具有将垂直于移动终端50的侧面的方向(与控制板53水平的方向)设为通信方向的强指向性,可进行距离远于环形天线的通信范围的通信。天线装置I作为环形天线工作的情况下,如该图的标号b所示,具有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2.10 JP 2011-0277211.天线装置,包括: 馈电用导体; 第I导体,与所述馈电用导体隔开规定距离配置; 第2导体,与所述馈电用导体隔开规定距离、并配置在与所述第I导体的相反侧;以及 多个连接元件,其连接所述第2导体和所述馈电用导体, 所述多个连接元件可分别切换导通和截止。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还包括: 输出指示电波的指向性的信号的指向性指示单元;以及 根据从所述指向性指示单元输出的信号,将所述多个连接元件切换为导通或截止的切换单元。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 所述多个连接元件在接收电波的强度大于规定的阈值时导通,在所述接收电波的强度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卓盐崎亮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