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诸如照相机和可更换镜头等光学设备中使用的、也称为光圈装置的光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上述光量调节装置(光圈装置)的性能影响通过使用光学设备拍摄的图像的品质,并且,特别地,由光圈叶片形成的并且光实际通过的光圈开口的形状(光圈开口形状)改变所谓的模糊和鬼影(ghost)的形状。具体地,接近圆形的光圈开口形状使得模糊和鬼影的形状为圆形,这提供了自然的图像,但是与圆形光圈开口形状显著不同的四角形或扁平光圈开口形状使得模糊和鬼影的形状为四角形或扁平,这提供了不自然的图像。当光圈开口由两个光圈叶片形成时,可能形成上述与圆形显著不同的光圈开口形状。因此,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虹膜光圈装置,其使得驱动环围绕着光圈开口转动以使多个光圈叶片转动并形成更接近于圆形而非四角形的多角形光圈开口形状。而且,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光圈装置,其通过组合成对的可直进光圈叶片和成对的可摇动(可转动)光圈叶片而形成更接近于圆形而非四角形的多角形光圈开口形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实开平2-4892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15831号公报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23 JP 2010-185865;2010.10.29 JP 2010-243411.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其包括: 基部构件,其设置有允许光沿光通过方向通过的开口 ; 第一光圈叶片,其能够以增大和减小所述第一光圈叶片与所述开口的重叠部分的方式在与所述光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移动; 第二光圈叶片,其能够以增大和减小所述第二光圈叶片与所述开口的重叠部分的方式在与所述光通过方向正交的面内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转动;以及 驱动部,其安装到所述基部构件并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光圈叶片和所述第二光圈叶片, 其中,所述基部构件设置有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圈叶片的槽部接合以沿所述第一光圈叶片的可移动方向弓I导所述第一光圈叶片的突起部,并且 所述第二光圈 叶片能够绕所述突起部在与所述光通过方向正交的面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突起部、多个所述第一光圈叶片和多个所述第二光圈叶片,并且 所述第一光圈叶片和所述第二光圈叶片与各个所述突起部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所述驱动部绕轴线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光圈叶片和所述第二光圈叶片的驱动杆,所述轴线位于在与所述光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离开所述开口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光圈叶片和所述第二光圈叶片与设置于所述驱动杆的同一传动部接合由此被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和所述传动部在所述第一光圈叶片的可移动方向上设置于相对于所述开口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圈叶片和所述第二光圈叶片中的至少一个光圈叶片在完全打开光圈状态下形成直径比所述基部构件的所述开口的直径小的完全打开光圈开口。6.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其包括: 基部构件,其设置有允许光沿光通过方向通过的开口 ; 第一光圈叶片,其能够以增大和减小所述第一光圈叶片与所述开口的重叠部分的方式在与所述光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移动; 第二光圈叶片,其能够以增大和减小所述第二光圈叶片与所述开口的重叠部分的方式在与所述光通过方向正交的面内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转动; 驱动部,其安装到所述基部构件;以及 驱动杆,其通过所述驱动部绕轴线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光圈叶片和所述第二光圈叶片,所述轴线位于在与所述光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离开所述开口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