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8288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2:28
头皮护理装置(10)包括:装置主体部(11),其具备用于驱动连结轴(47)的驱动源(32),和收容上述驱动源(32)的主体外壳(13);作用头部(12),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作用头部(12)具有多个作用件(81a~81d),这些作用件(81a~81d)具有作用突起(83a),基于连结轴(47)的驱动而至少沿与连结轴(47)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驱动该作用突起(83a)。沿连结轴(47)的轴向投影得到的上述作用头部(12)的投影图像呈具有多个角部(K)的多边形,上述多个作用件(81a~81d)设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K)分别对应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作用突起与头皮相接触而对头皮施加刺激的头皮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的头皮护理装置包括:驱动源,其用于驱动输出轴;外壳,其收容驱动源;作用件,其具有作用突起,该作用突起与自外壳突出的输出轴的前端相连结,且基于输出轴的驱动而被驱动。在专利文献I的头皮护理装置中,作用件的作用突起沿输出轴的轴向延伸。通过使作用件沿该作用突起的延伸方向(输出轴的轴向)往返移动,利用作用突起敲打头皮。头皮护理装置利用由作用件的往返移动产生的对头皮的刺激来对头皮施加护理效果(清洗、按摩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206902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头皮护理装置中,由于作用突起只沿输出轴的轴向往返移动,所以是对头皮的局部施加刺激,但很难对大范围的头皮施加刺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头皮护理装置的在与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大小抑制为较小,并且能够扩大作用突起对头皮施加刺激的范围的头皮护理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专利技术的头皮护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部,其具备用于驱动输出轴的驱动源,和收容上述驱动源的主体外壳;作用头部,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具有多个作用件,基于上述输出轴的驱动而至少沿与上述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驱动这些作用件,该头皮护理装置利用上述作用件的作用突起对使用者的头皮施加刺激,在沿上述输出轴的轴向进行投影时,上述作用头部呈具有多个角部的多边形,上述多个作用件设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分别对应的位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是,上述多个作用头部构成为在沿上述轴向进行投影时呈四边形。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各作用件构成为绕第2轴心旋转,该第2轴心偏离了作为上述输出轴的中心的第I轴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的头皮护理装置包括:驱动源;多个最终输出轴,它们在上述驱动源的作用下分别绕多个连结轴旋转;主体外壳,其收容上述驱动源和上述多个最终输出轴;作用头部,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该作用头部具有在使用上述头皮护理装置时面对上述头皮的下表面,上述作用头部的上述下表面呈具有多个角部的多边形,上述多个作用件在上述作用头部的上述下表面配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分别对应的位置,上述多个作用件借助上述多个连结轴和上述多个最终输出轴在上述下表面内旋转。作为一例,上述多个作用件分别绕上述多个连结轴旋转。作为一例,上述作用头部的上述下表面是作为单独的树脂成型零件的盖部的下表面,该盖部包含上述多个作用件、具有四边形的投影图像。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头皮护理装置,该头皮护理装置能够将头皮护理装置的在与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大小抑制为较小,并且能够扩大作用突起对头皮施加刺激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头皮护理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头皮护理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头皮护理装置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头皮护理装置的B-B剖视图。图5是装置主体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6是装置主体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7是装置主体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是作用头部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图1的头皮护理装置的仰视图。图10是装置主体部的 仰视图。图11是装置主体部的立体图。图12是作用头部的外表面侧的立体图。图13是作用头部的外表面侧的平面图。图14是作用头部的内表面侧的立体图。图15是作用头部的内表面侧的平面图。图16是作用头部的剖视图。图17是作用头部的剖视图。图18是盖部及作用件的内表面侧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头皮护理装置10。如图1所示,头皮护理装置10包括装置主体部11和作用头部12,该作用头部12能安装于该装置主体部11和能自该装置主体部11卸下。如图2和图3所示,装置主体部11具有主体外壳13。如图3和图5所示,主体外壳13的一端部(下端部)形成为大致四边形那样的多边形形状。主体外壳13的下端部具有大致四边形那样的多边形形状的开口部(也称作下部开口部)。将作用头部12以覆盖该下部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装置主体部11。在主体外壳13的另一端部(上端部)形成有比上述下部开口部小的大致椭圆形状的开口部(也称作上部开口部)。主体外壳13具有缩径部13a。在图2的例子中,缩径部13a具有比上述下部开口部及上述上部开口部的直径小的大致椭圆环状的截面形状。主体外壳13形成为从上部开口部及下部开口部到上述缩径部13a逐渐缩径。如图3所示,该缩径部13a可以形成在与距下部开口部的距离相比,更靠近上部开口部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缩径部13a的内部,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形成有用于提高主体外壳13的机械强度的中间壁部13b。主体外壳13的内部被分隔为比中间壁部13b靠下方的下侧内部空间、和比中间壁部13b靠上方的上侧内部空间。在中间壁部13b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省略图示),主体外壳13的上侧内部空间和下侧内部空间借助该通孔而相连通。如图3所示,主体外壳13的上部开口部由罩构件21封闭。该罩构件21例如可以是大致椭圆圆顶状。如图2所示,在该罩构件21的长轴上排列有直径比较大的I个通孔21a和直径比较小的3个通孔21b。如图3所示,开关操作构件22能在大径的通孔21a内上下移动。该开关操作构件22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按压用凸部22a。如图3和图5所示,该按压用凸部22a形成在能从上方按压开关侧基板24上的开关24a (例如触觉开关(注册商标))的位置,该开关侧基板24由主体外壳13和收容在主体外壳13内的开关侧基台23保持。如图5所示,利用具有压入在O型密封圈25a中的杆的螺钉25,将开关侧基台23固定于主体外壳13,从而将开关侧基板24保持在开关侧基台23与主体外壳13之间。该开关侧基台23的外周缘部压入在O型密封圈23b中。该O型密封圈23b液密地封闭主体外壳13的内侧面与上述开关侧基台23的外缘部之间,防止水·等进入主体外壳13的内部。开关侧基板24具有分别与上述小径的通孔21b相面对的发光二极管(LED)26 (参照图3)。在小径的通孔21b中设置有引导自对应的LED26输出的光的LED盖27。在开关侧基台23形成有通孔23a (参照图5)。该通孔23a由大致圆盘状的橡胶密封构件28封闭。该橡胶密封构件28具有接收并支承开关操作构件22的按压用凸部22a的凹部。橡胶密封构件28能够响应按压用凸部22a的位移而弹性变形。因此,例如在按压操作开关操作构件22时,能够借助按压用凸部22a和橡胶密封构件28操作开关24a。橡胶密封构件28液密地封闭通孔23a,防止水等进入主体外壳13的内部。在主体外壳13的下侧内部空间内收容有大致平板状的马达基台30。如图6所示,在马达基台30的下方配置有齿轮基台40。通过用多个螺钉31将齿轮基台40固定于主体外壳13,将马达基台30保持在齿轮基台40与主体外壳13之间。如图5所示,在马达基台30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马达支承部30a。马达支承部30a支承作为驱动源的马达32。在图示的例子中,马达支承部30a由向上方突出的2个侧壁构成。如图5所示,主体侧基板35被收容在主体外壳13内。在马达基台30上设置有用于向马达32供电的蓄电池33。例如蓄电池33由电池固定构件34和马达基台30保持。如图6所示,由金属制构件(导电体)构成的阳极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16 JP 2010-2085711.一种头皮护理装置,该头皮护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部,其具备用于驱动输出轴的驱动源,和收容上述驱动源的主体外壳;作用头部,其组装于上述主体外壳,具有多个作用件,基于上述输出轴的驱动而至少沿与上述输出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驱动这些作用件,该头皮护理装置利用上述作用件的作用突起对使用者的头皮施加刺激,其特征在于,在沿上述输出轴的轴向进行投影时,上述作用头部呈具有多个角部的多边形,上述多个作用件设置在与上述多个角部分别对应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作用头部构成为在沿上述轴向进行投影时呈四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作用件构成为能够以第2轴为中心旋转,该第2轴偏离了作为上述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内和征柴武志松木悦夫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