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禁衬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827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2:27
一种失禁衬垫,其设置有透液性的皮肤接触侧片材、非透液性的非皮肤接触侧片材和配置在皮肤接触侧片材与非皮肤接触侧片材之间的吸收体(6)。吸收体(6)包括前部区域(6F)、后部区域(6R)和位于前部区域(6F)与后部区域(6R)之间的中间区域(6I)。衬垫设置有用于将衬垫固定至衣物的一对翼部(3),该翼部(3)邻接中间区域(6I)地设置并且当穿戴上时被折弯并且叠置在中间区域(6)上。吸收体(6)包括吸湿材料。中间区域(6I)中的吸湿材料的基重大于前部区域(6F)中的吸湿材料的基重并且大于后部区域(6R)中的吸湿材料的基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公开涉及失禁衬垫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设置有透液性的皮肤接触侧片材、非透液性但透湿气性的非皮肤接触侧片材和配置在所述皮肤接触侧片材与非皮肤接触侧片材之间的吸收体的卫生巾(见PLT1)。卫生巾设置有用于将卫生巾固定至衣物的一对翼部,翼部设置成邻接吸收体的中间区域并且当穿戴上时被折弯并被叠置在中间区域上。在该卫生巾中,通过翼部将卫生巾可靠地固定至衣物。此外,通过使用透湿气性的非皮肤接触侧片材,抑制了潮湿。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LTl:日本特开 2003-088550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面所说明的,关于PLTl中描述的卫生巾,当穿戴上卫生巾时翼部叠置在吸收体的中间区域上。结果,在该中间区域,在吸收体的外侧,非皮肤接触侧片材、衣物和翼部依次地叠置。因此,中间区域处的透气性可能下降,这进而可能引起不期望的潮湿出现。如果出现大的潮湿,则穿戴者的皮肤上可能出现疹子。一般来说,失禁衬垫的更换频率低于卫生巾的更换频率,因此衬垫的穿戴时间更长。因此,在失禁衬垫的情况中,比卫生巾的情况更易于出现疹子。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失禁衬垫,其设置有透液性的皮肤接触侧片材、非透液性但透湿气性的非皮肤接触侧片材和配置在所述皮肤接触侧片材与所述非皮肤接触侧片材之间的吸收体,在该衬垫中,所述吸收体包括前部区域、后部区域和位于所述前部区域和所述后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所述衬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衬垫固定至衣物的一对翼部,所述翼部邻接所述中间区域地设置并且当穿戴上时被折弯并且叠置在所述中间区域上,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湿材料,并且所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吸湿材料的基重大于所述前部区域处的所述吸湿材料的基重并且大于所述后部区域处的所述吸湿材料的基重。专利技术的效果能够可靠地抑制失禁衬垫中的潮湿。附图说明图1是失禁衬垫的平面图。图2是衬垫的沿着图1中的线M-M截取的纵向截面图。图3是失禁衬垫的后视图。图4是失禁衬垫的吸收体的平面图。图5是穿戴上时衬垫的示意性纵向截面图。图6是吸收体的一部分的局部示意性纵向截面图。图7是吸收体中的压缩槽的局部示意性纵向截面图。图8是含有衬垫的包装体的示意性侧视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失禁衬垫I设置有椭圆形的主体2和从主体2的侧部沿宽度方向向外伸出的一对翼部3。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主体的该特定的形状。特别地,如图2所示,主体2包括彼此叠置的皮肤接触侧片材(皮肤接触片材)4和非皮肤接触侧片材(非皮肤接触片材)5、配置在所述皮肤接触侧片材4与非皮肤接触侧片材5之间的吸收体6和配置在皮肤接触侧片材4与吸收体6之间的垫片7。另一方面,翼部3包括非皮肤接触侧片材5的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超过皮肤接触侧片材4的侧缘的部分5a和叠置在部分5a上的侧部片材8。这里,皮肤接触侧片材4和非皮肤接触侧片材5、非皮肤接触侧片材部分5a和侧部片材8分别例如通过热熔性胶粘剂、热封等接合。注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侧部片材8也与皮肤接触侧片材4叠置并接合,因此,主体2也包括侧部片材8。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非皮肤接触侧片材5也可以不延伸到翼部3。在该情况中,翼部3可以仅包括侧部片材8,或者包括侧部片材8及与之叠置的其他片材。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吸收体6通过热熔性胶粘剂与垫片7和非皮肤接触侧片材5接合。在该情况中,以网孔形状施加热熔性胶粘剂。结果,防止热熔性胶粘剂引起透气性下降。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非皮肤接触侧片材5的与主体2的背表面对应的外表面施加有例如为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分开并且在纵向上平行地延伸的胶粘带的胶粘剂9,而在非皮肤接触侧片材5的与翼部3的背表面对应的外表面施加有胶粘剂10。此外,衬垫I形成有从皮肤接触侧片材4延伸至吸收体6的一对压缩槽1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各压缩槽11均包括在长度方向(纵向)上交替重复的深槽部和浅槽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缩槽11也可以包括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延伸的深槽。注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衬垫I关于纵向中心线L-L以及宽度方向中心线M-M对称地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衬垫I仅关于纵向中心线L-L对称地形成。皮肤接触侧片材4具有透液性,并且例如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经过亲水性处理的其他聚烯烃基热塑性疏水纤维制成的纺织布或无纺布构成,或者由浆柏、棉或其他天然纤维或人造丝或其他纤维素纤维构成。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皮肤接触侧片材4,使用了 20g/m2至40g/m2的由P E/PP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非皮肤接触侧片材5具有非透液性和透湿气性,并且例如由疏水性无纺布、不透水的塑料膜、无纺布与不透水塑料膜的层叠片、高防水熔喷无纺布或者在高强度纺粘无纺布之间夹有熔喷无纺布的SMS (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构成。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非皮肤接触侧片材5,使用了 20g/m2至35g/m2左右的透湿气性PE膜。吸收体6具有液体保持能力并且由吸收性芯构成。吸收性芯包括吸收性材料和吸湿材料。注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吸收体6被薄纸或透液性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等包裹。吸收性材料例如由类绒毛衆(fluff-like pulp)或气流成网无纺布组成。这里,类绒毛浆例如由化学浆、纤维素纤维、人造丝、醋酸酯或其他人造纤维素纤维构成,而气流成网无纺布例如由被熔融粘合或者通过粘结剂固定以形成无纺布的浆柏和合成纤维构成。另一方面,吸湿材料优选地不包含任何对人体有害或刺激性的成分。特别地,当吸湿材料包括可溶解于水的成分时,成分可能在当成分接触尿液等时溶解并接触皮肤,所以实际中吸湿材料优选地不溶解于水。当吸湿材料为水溶性的时,优选地进行不溶性处理。 具体地,吸湿材料例如由粒状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超吸收性聚合物,SAP)构成。SAP例如由聚丙烯酸钠交联体、淀粉聚丙烯接枝聚合物、亲水性聚氨酯、具有羧酸、磺酸或硫酸酯基的单体与具有磷酸盐或磷基的单体构成的共聚物或者其他高吸收性聚合物构成。吸湿材料也可以由诸如活性炭、天然或合成的硅以及合成的沸石等的生理化学性地吸收其表面上的湿气的无机/有机多孔性物质构成。可选地,可以包括来自氯化钾或吸收湿气作为结晶的水的其他物质的吸湿材料。这里,如果SAP的质量与吸收性芯的质量的质量比、即与浆柏和SAP的总质量的质量比被称作“SAP质量比”,则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SAP质量比被设定为30质量百分比至70质量百分比,并且优选地为35质量百分比至55质量百分比。如果SAP质量比小于30质量百分比,则变得难以确保充分用于赋予液体扩散性的吸收性材料密度。如果SAP质量比大于70质量百分比,则浆柏或其他纤维成分变得相对不充分,容易发生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凝胶阻塞现象,因此液体扩散性可能下降或者当穿戴上时吸收体可能由于作用在吸收体上的外力而变形。注意,卫生巾的SAP质量比通常为O至10质量百分比,至多20质量百分比,所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失禁衬垫在这方面与卫生巾在构成上不同。垫片7例如由经过亲水性处理的聚烯烃基热塑性疏水纤维制成的无纺布构成。作为无纺布,可以使用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等。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垫片7,使用了 20g/m2至40g/m2的由P E/PP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31 JP 2010-1942031.一种失禁衬垫,其设置有透液性的皮肤接触侧片材、非透液性但透湿气性的非皮肤接触侧片材和配置在所述皮肤接触侧片材与所述非皮肤接触侧片材之间的吸收体,在该衬垫中, 所述吸收体包括前部区域、后部区域和位于所述前部区域和所述后部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 所述衬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衬垫固定至衣物的一对翼部,所述翼部邻接所述中间区域地设置并且当穿戴上时被折弯并且叠置在所述中间区域上, 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湿材料,并且 所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吸湿材料的基重大于所述前部区域处的所述吸湿材料的基重并且大于所述后部区域处的所述吸湿材料的基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设置有被施加至所述非皮肤接触侧片材的外表面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分开地延伸并且在纵向上平行地延伸的胶粘剂和从所述中间区域延伸到所述前部区域和所述后部区域的压缩槽,所述胶粘剂被定位在所述压缩槽的前边缘附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在纵向上向前延伸超过所述前边缘,并且所述胶粘剂被定位在所述压缩槽的后边缘附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在纵向上向后延伸超过所述后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以与所述压缩槽的所述前边缘附近和所述后边缘附近不重叠的方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材料由高吸收性聚合物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的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能通过300 μ m网孔筛的部分的质量比高于所述前部区域中的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能通过300 μ m网孔筛的部分的质量比,并且高于所述后部区域中的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能通过300 μ m网孔筛的部分的质量比。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中的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能通过300 μ m网孔筛的部分的质量比为至少百分之五十。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包括皮肤侧接触区域和非皮肤侧接触区域,并且所述皮肤侧接触区域中的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能通过300 μ m网孔筛的部分的质量比高于所述非皮肤侧接触区域中的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能通过300 μ m网孔筛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上祐介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