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网卡及实现最优无线网络路径切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801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无线网卡及实现最优无线网络路径切换的方法。该无线网卡包含一射频单元、一处理模块以及一储存单元。该射频单元还包括一天线。该处理模块还包括一判断单元以及一主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切换方法藉由射频单元透过该天线接收周围环境的无线网络信号。该判断单元判断该无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以及强度并产生一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存入该储存单元。该主控制单元根据该信号参数,控制该无线网卡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提高,无线通信技术也日渐成熟和多样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无线网络接入的速度、稳定性、安全性、便利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一种无线接入方式存在某种不足时,使用者就希望能够快速切换为其它无线接入方式。但是现有的无线网卡装置都是只能同时支持一种无线接入标准,例如使用者如果想同时支持 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全球微波互联接Λ)和 TD-LTE(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TD-SCDMA 的长期演进)两种技术,就必须使用两个不同的无线网卡装置,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给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网卡及利用该无线网卡实现最优无线网络路径切换的方法,使用户仅需配置一个无线网卡,就能实现不同无线网络接入方式的自动切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出一种无线网卡,其包含一射频单元、一处理模块以及一储存单元。该射频单元包含一天线。该射频单元是通过该天线接收该无线网络信号。该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射频单元。该处理模块包含一判断单元以及一主控制单元。该判断单元用以判断该无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以及强度,并且产生一信号参数。该主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该信号参数,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该储存单元为电性连连接该处理模块,用以储存该信号参数。进一步地,该处理模块还包括一输入单元。该输入单元用以读取该储存单元中之该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传输给该主控制单元,以用以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又,该射频单元能够兼容现有的多种网络安全标准。该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是指,该主控制单元首先分析该信号参数,当只接收到一种无线网络信号时,即选择该种无线连接方式;当接收到两种以上无线网络信号时,则实时比对该两种以上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选择信号最强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实现最优无线网络路径的切换方法,是利用一无线网卡实现一无线终端与一无线网络的最优连接方式。该无线网卡包括一射频单元、一处理模块及一储存单元。该射频单元还包括一天线。该处理模块还包括一判断单元、一主控制单元及一输入单元。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I)该射频单元透过该天线接收无线网络信号;(2)该判断单元判断该元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以及强度并产生一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存入该储存单元;(3)该输入单元读取该储存单元中的该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传输给该主控制单元;以及(4)该主控制单元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更进一步地,该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该主控制单元分析该信号参数,如果未接收到该无线网络信号,则不进行任何操作;(2)如果接收到的该无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为1,则该主控制单元控制该无线终端选择该种无线网络信号的方式接入无线网络;以及(3)根据该信号参数,实时比对两种以上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控制该无线终端选择强度最强的无线网络信号的方式接入无线网络。使用者可以选择关闭该最优无线网络路径的自动切换功能,直接手动操作选择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的无线网卡,能够兼容不同的无线网络安全标准,提供更好的无线传输性能和接收范围,使用者只需要安装一个无线网卡即可实现不同无线连接方式的切换。(2)本专利技术实现最优无线网络路径切换的方法,使用者不必进行繁琐的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确保无线终端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第I图为本专利技术无线网卡的模块图。第2图为本专利技术实现最优无线网络路径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第3图为本专利技术控 制无线终端与无线网络连接方式的流程图。第4图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无线网卡11:射频单元12:处理模块13:储存单元111:天线121:判断单元122:主控制单元 123:输入单元SI S5:步骤S51 S55: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无线网卡的模块图。图中,本专利技术之无线网卡I包含一射频单元11,一处理模块12以及一储存单元13,其中,射频单元11能够兼容现有的多种网络安全标准,其包括一天线111,处理模块12包括一判断单元121,用以判断无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以及强度并产生一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传输给储存单元13 ;—主控制单元122,用以根据信号参数,控制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及一输入单元123,用以读取储存单元13中的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传输给主控制单元122,以用于控制无线终端与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其中,控制无线终端与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是指,主控制单元122首先分析信号参数,当只接收到一种无线网络信号时,即选择该种无线连接方式接入无线网络;当接收到两种以上无线网络信号时,则实时比对该两种以上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选择信号最强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接入无线网络。请参阅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现最优无线网络路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在本专利技术中,首先使用者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如图1所述的无线网卡1,该无线网卡I包括一射频单元11、一处理模块12及一储存单元13,该射频单元11还包括一天线111,该处理模块12还包括一判断单元121、一主控制单元122及一输入单元123,该实现最优无线网络路径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射频单元11通过天线111接收无线网络信号;S2:判断单元121判断无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以及强度并产生一信号参数;S3:判断单元121将该信号参数存入储存单元13 ;S4:输入单元123读取储存单元13中的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传输给主控制单元122 ;以及S5:主控制单元122控制无线终端与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请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无线终端与无线网络连接方式的流程图,S卩,图2S5中该控制无线终端与无线网络之连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51:主控制单元122分析该信号参数;S52:如果无线网络信号个数为0,即未接收到无线网络信号,则不进行任何操作,否则转入步骤S53 ;S53:如果无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为1,则进入步骤S54,否则进入步骤S55 ;S54:主控制单元122控制无线终端选择该种无线网络信号的方式接入无线网络;以及S55:根据信号参数,实时比对两种以上无线网络之信号的强度,控制无线终端选择强度最强的无线网络信号的方式接入无线网络。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选择关闭该最优无线网络路径的自动切换功能,直接手动操作选择无线网络连接方式。请参阅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图,无线网卡I的射频单元11能够兼容2种网络安全标准:WiMax、TD-LTE,射频单元11通过天线111实时接收到周围环境的无线网络信号,判断单元121判断射频单元11接收到的无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以及强度并产生一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存入储存单元13,输入单元123读取储存单元13中的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传输给主控制单元122,主控制单元122分析信号参数,如果射频单元11仅接收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网卡,用以确定一无线终端与一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其包含:一射频单元,包含一天线,该射频单元通过该天线接收该无线网络信号;一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射频单元,该处理模块包含:一输入单元;一判断单元用以判断该无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以及强度并产生一信号参数;以及一主控制单元,用以根据该信号参数,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以及一储存单元,其电性连接于该处理模块,用于储存该信号参数,以提供输入单元读取该储存单元中的该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传输给该主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网卡,用以确定一无线终端与一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其包含: 一射频单元,包含一天线,该射频单元通过该天线接收该无线网络信号; 一处理模块,电性连接该射频单元,该处理模块包含: 一输入单兀; 一判断单元用以判断该无线网络信号的个数以及强度并产生一信号参数;以及一主控制单元,用以根据该信号参数,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以及一储存单元,其电性连接于该处理模块,用于储存该信号参数,以提供输入单元读取该储存单元中的该信号参数,并将该信号参数传输给该主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卡,其中该射频单元能够兼容多种网络安全标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卡,其中该控制该无线终端与该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是指,当只接收到一种无线网络信号时,即选择该种无线连接方式;当接收到两种以上无线网络信号时,则实时比对该两种以上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选择信号最强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4.一种实现最优无线网络路径切换的方法,是利用一无线网卡实现一无线终端与一无线网络的最优连接方式,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