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继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基于中继控制系统,中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面;控制平面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节点,每一智能节点上注册有至少一个呼叫处理器作为该智能节点的本地客户端;该方法包括:当任一本地客户端的注册信息发生更新时,智能节点向控制平面内所有其他智能节点发布更新后的注册信息,以便其他智能节点将注册信息发布至自身的本地客户端,注册信息包括该本地客户端的号段、拨号规则和SIP中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可见,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呼叫处理器的拨号规则等发生更新,由智能节点向其他智能节点发布。由于至少一个呼叫处理器注册在智能节点上,因此,智能节点的数量要少于呼叫处理器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更具体的说,涉及。
技术介绍
调度软交换系统是以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调度系统。在调度软交换系统中的核心构架为呼叫处理平台,而呼叫处理平台中的核心部件为呼叫处理器,它负责呼叫处理平台中调度电话的注册和归属,系统的号段管理、拨号分析等工作。如欲实现跨呼叫处理器的呼叫处理,传统作法是在每个呼叫处理器之间建立语音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中继,配置每一呼叫处理器与其他呼叫处理器之间的拨号规则。由于呼叫处理器数量众多,因此,一旦某一呼叫处理器的拨号规则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配置该呼叫处理器与其他呼叫处理器之间的拨号规则,导致工作量太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中继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传统中继方式部署工作量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继控制方法,基于中继控制系统,所述中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面;所述控制平面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节点,每一智能节点上注册有至少一个呼叫处理器作为该智能节点的本地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当任一所述本地客户端的注册信息发生更新时,所述智能节点向控制平面内的所有其他智能节点发布更新后的注册信息,以便所述其他智能节点将所述注册信息发布至自身的本地客户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该本地客户端的号段、拨号规则和SIP中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一种中继控制系统,所述中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面;所述控制平面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节点,每一智能节点上注册有至少一个呼叫处理器作为该智能节点的本地客户端;所述智能节点用于,当任一所述本地客户端的注册信息发生更新时,向控制平面内的所有其他智能节点发布更新后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该本地客户端的号段、拨号规则和SIP中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呼叫处理器的拨号规则等发生更新,由智能节点向其他智能节点发布。由于至少一个呼叫处理器注册在智能节点上,因此,智能节点的数量要少于呼叫处理器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工作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控制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播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播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平面的消息报文;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平面的另一消息报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继控制方法,基于中继控制系统。参见图1,该中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面,而控制平面又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节点101,每一智能节点101上注册有至少一个呼叫处理器102作为该智能节点的本地客户端。基于上述系统,参见图2,当任一本地客户端的注册信息发生更新时,智能节点101向控制平面内的所有其他智能节点101发布更新后的注册信息,再由其他智能节点将更新后的注册信息发布至自身的本地客户端。其中,注册信息可包括该本地客户端的号段、拨号规则和SIP中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由此可见,当呼叫处理器的拨号规则等发生更新,由智能节点向其他智能节点发布。由于至少一个呼叫处理器注册在智能节点上,因此,智能节点的数量要少于呼叫处理器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工作量。更具体的,在呼叫处理器102自身的号段和SIP中继信息等发生更新时,呼叫处理器102只需要将注册信息发布给智能节点101,再由智能节点101将更新后的注册信息发布至整个控制平面。在此过程中,不再需要配置呼叫处理器102与其他呼叫处理器102的关联关系和拨号规则。也即,当网络中某一节点号段信息或中继信息需要变更时,呼叫处理器只需要修改本端的配置,控制平面就能够将修改后的配置信息发布到全网,从而实现了号段信息、拨号规则、SIP中继等信息的全网一致性。并且,由于呼叫处理器不再需要直接将号段信息、拨号规则、SIP中继等信息发布到全网,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呼叫处理器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并实现了呼叫处理和控制平面的分离,使呼叫处理器能够更好地实现呼叫处理和终端管理等核心功能。需要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指的注册信息发生更新可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已注册的本地客户端的号段信息、拨号规则、SIP中继等信息发生理化,这将引起注册信息发生更新;第二种情况是,有新的呼叫处理器注册在智能节点上,这将引起注册信息发生更新;第三种情况是,已注册的本地客户端与智能节点失去联系(本文后续将进行介绍),这也将引起注册信息发生更新。为保证智能节点之间可发布更新后的注册信息,在发布更新后的注册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智能节点之间建立邻接关系。更具体的,智能节点之间可通过控制平面转发协议SAF-FP建立邻接关系,而SAF-FP又可包括组播路由协议和单播路由协议中的至少一种。而呼叫处理器则可通过控制平面服务注册协议SAF-CP注册于智能节点上。智能节点之间通过控制平面转发协议SAF-FP建立邻接关系,SAF-FP包括组播路由协议和单播路由协议中的至少一种。组播方式可详见图3,单播方式可详见图4。其中,组播属于动态发现,其特点是:通过组播协议,组播地址为224.0.0.10 ;只需要启动此功能,无需定义邻居地址。而单播属于静态配置,其特点是:通过单播协议建立,需要定义邻居IP地址;关闭了自动建立的功能,可靠性高,不易受到攻击。下面将对上述协议进行详细介绍。控制平面服务注册协议:控制平面服务注册协议用于呼叫处理器与智能节点之间的通信,通过该协议,两者之间可建立起通信信道。呼叫处理器与智能节点实现相互的认证和加密注册,注册成功后,呼叫处理器作为智能节点的客户端存在,并向智能节点发送自身的更新信息(如号段信息、拨号规则和SIP中继信息等)。相应的,通过该协议,智能节点可学习到本地呼叫处理器的更新信息,并将更新信息发布到全网。更具体的,呼叫处理器和智能节点之间通过TCP建立连接。在TCP连接建立之后,两者之间需要进行安全认证,认证通过共享密钥的方式实现。在客户端协议建立后,呼叫处理器向智能节点发送拨号规则等信息。智能节点通过Keepalive机制来确认呼叫处理器的连接状态。一旦智能节点在所定义的Timer时间内没有收到Keepalive (保活)消息,便判定与呼叫处理器的连接关系断开(也即前述的失去联系),智能节点会马上发布注册更新,通告给网络中其他的智能节点,此呼叫处理器不可达。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注册信息还包括本地客户端是否可达。在控制平面收敛后,智能节点上会具有全网的拨号规则更新信息,此时,智能节点也会将这些拨号规则通过控制平面服务注册协议发布给本地的呼叫处理器,作为呼叫处理使用。控制平面转发协议:控制平面转发协议用于智能节点之间的通信。通过该协议,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中继控制系统,所述中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面;所述控制平面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节点,每一智能节点上注册有至少一个呼叫处理器作为该智能节点的本地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当任一所述本地客户端的注册信息发生更新时,所述智能节点向控制平面内的所有其他智能节点发布更新后的注册信息,以便所述其他智能节点将所述注册信息发布至自身的本地客户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该本地客户端的号段、拨号规则和SIP中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中继控制系统,所述中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平面;所述控制平面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节点,每一智能节点上注册有至少一个呼叫处理器作为该智能节点的本地客户端; 所述方法包括: 当任一所述本地客户端的注册信息发生更新时,所述智能节点向控制平面内的所有其他智能节点发布更新后的注册信息,以便所述其他智能节点将所述注册信息发布至自身的本地客户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该本地客户端的号段、拨号规则和SIP中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还包括本地客户端是否可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智能节点计算备份路由,并向控制平面内的所有其他智能节点发布所述备份路由。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控制系统还包括语音中继网关,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使用的拨号规则失效时,所述智能节点将拨号指定至语音中继网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中继网关和所述智能节点集成于路由器中。6.如权利要求1-5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蕾,黄红兵,叶大革,王彦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