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体振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体振荡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晶体振荡器中的晶体因为它的独特的品质,高精度和高稳定度,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晶体及晶体驱动电路构成的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计算机、遥控器、手表等常见电子设备的各类振荡电路中,并且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频率发生器、数据处理设备中的时钟信号发生电路和特定系统的基准时钟信号发生电路等电路中。和其他的半导体电路一样,低功耗和高集成度也是晶体振荡器的发展趋势。对于一般的集成电路,保持长时间稳定,并且受时间,外接碰撞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的时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稳定的时钟是保证其它电路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但是如果采用完全片上集成的办法,由于受工艺,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根本无法保证时钟频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一般采用晶体振荡器来实现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时钟。同时,在RFID等电路中,电路功耗是一个非常关注的指标,电路功耗的增加会使电路需要感应更大的能量才能识别出来,所以低功耗的设计也是相当的重要,在晶体振荡器中,低功耗设计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对于一般电路而言,工作的环境,场合等条件的不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晶体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向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直流偏置的偏置电路,第一电流镜电路以及第二电流镜电路;所述第一晶体管向所述晶体提供振荡电压,所述第一电流镜电路、第二电流镜电路将电流源的电流成比例关系提供给所述第一晶体管;以及启动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及第十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流镜电路和第二电流镜电路之间,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流镜电路,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由使能控制端控制以启动所述晶体驱动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晶体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向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直流偏置的偏置电路,第一电流镜电路以及第二电流镜电路;所述第一晶体管向所述晶体提供振荡电压,所述第一电流镜电路、第二电流镜电路将电流源的电流成比例关系提供给所述第一晶体管;以及启动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及第十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流镜电路和第二电流镜电路之间,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流镜电路,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由使能控制端控制以启动所述晶体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镜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和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电流镜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和第七晶体管,其源极接电源;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相连,并且与所述第六晶体管及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所述启动电路还包括第八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第十一晶体管,第十二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极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源极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漏极;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极,其漏极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其源极接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常明,李琛,田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