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PC模块单元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彩电及类似产品(如VCD,DVD),待机控制电路分为直流待机控制方式和交流待机控制方式。电路因机型不同而各异,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直流待机控制方式现为主流,有+B供电控制方式,行激励管控制方式,开关管断续振荡方式,开关管停振控制方式。其工作原理是控制整机主要功耗电路在待机时停止工作,主电源或辅助电源和控制电路仍在轻载工作,因此,待机功耗大;交流待机控制方式是一种控制交流供电通断的方法,因辅助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元器件分布分散,因此存在着占用主板空间面积大,电路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又由于辅助电源没有采用节能设计方案,待机损耗仍较大;台式电脑(PC)采用ATX电源后,在给用户带来方便增加功能的同时,还存在“只要不拔掉电源插头,仍有约8瓦的待机功耗”的缺陷,这对于通常设置状态下的PC机是一种无为的浪费。为了“突破待机功率性能”,国际著名企业安森美半导体(ON)推出“功率控制器件”,实现了 “在240V交流高压和空载下功耗不超过150毫瓦”的好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待机不等于空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模块单元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PC模块单元电路,由集成电路IC6 :⑶4066四模拟开关S1-S4和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3为主要元件,配合分立元件三极管G10-G12 ;电容C4、C5、C6和电阻R19-R26构成。定义G15的集电极c节点为6_1电路的E出线端,与100-1电路的E端相连。定义集成电路IC6的正电压VDD端为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模块单元电路,由集成电路IC6:CD4066四模拟开关S1?S4和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3为主要元件,配合分立元件:三极管G10?G12;电容C4、C5、C6和电阻R19?R26构成;定义G15的集电极c节点为6?1电路的E出线端,与100?1电路的E端相连;定义集成电路IC6的正电压VDD?端为5?1电路的F出线端,分别与2?1或2?2、2?3的F端相连;?IC6电路的GND端接公共地7端;又分别定义异或门YH2与R17连接的一输入端节点为6?1的S端;YH1与R16连接的一输入端为6?1的U输出端,5?1电路的S、U两出线端也可分别作为TV模块的4(T)、5(T)出线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模块单元电路,由集成电路IC6:⑶4066四模拟开关S1-S4和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3为主要元件,配合分立元件:三极管G10-G12 ;电容C4、C5、C6和电阻R19-R26构成;定义G15的集电极c节点为6-1电路的E出线端,与100-1电路的E端相连;定义集成电路IC6的正电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