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式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724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04
模组式变频器,由散热板、功率模块、叠层铜排、电容、控制箱、电源箱、支架、输出端、输入端、连接铜排、传感器组成,其特征是叠层铜排水平设置,连接铜排竖直设置,叠层铜排的一端设置连接铜排,叠层铜排的下侧设置电容,连接铜排的外侧设置功率模块,支架的一侧设置控制箱,控制箱的下侧设置电源箱,支架的下侧设置传感器,传感器的一侧设置输出端和输入端,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散热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模组式变频器可以作为单独的模组进行使用,同时也可以多个模组组合式使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减少了仓贮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频器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模组式变频器
技术介绍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现有技术的变频器一般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现有技术的变频器一旦生产完成后,其相应的性能参数指标就固定了,只能够单独使用,且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并给仓贮带工作来较大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以作为单独的模组进行使用,同时也可以多个模组组合式使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模组式变频器,其具体方案为所述的模组式变频器由散热板、功率模块、叠层铜排、电容、控制箱、电源箱、支架、输出端、输入端、连接铜排、传感器组成,其特征是叠层铜排水平设置,连接铜排竖直设置,叠层铜排的一端设置连接铜排,叠层铜排的下侧设置电容,连接铜排的外侧设置功率模块,支架的一侧设置控制箱,控制箱的下侧设置电源箱,支架的下侧设置传感器,传感器的一侧设置输出端和输入端,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散热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叠层铜排、连接铜排、电容、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叠层铜排、连接铜排、电容和功率模块共同构成一模组,模组设置在支架上,模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达到设计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功率模块采用IGBT、可控硅、二极管的一种,功率模块在模组式变频器中起到对电源整流和逆变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叠层铜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铜排间设置一层绝缘塑料薄膜,叠层铜排能够有效减少线路电感,减少由于不对称电流引起的干扰,增加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容,其特征在于电容采用高压薄膜电容、电解电容的一种,电容起到对直流电压的支撑作用,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控制箱内安装有系统控制单元、功率检测单元、驱动变换单元,为模组式变频器的控制核心部份,所有的功率等级的模组式变频器均使用相同的控制箱。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箱,其特征在于电源箱内安装有电源开关,控制电源接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模组式变频器可以作为单独的模组进行使用,同时,也可以多个模组组合式使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减少了仓贮的压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1中1.散热板,2.功率模块,3.叠层铜排,4.电容,5.控制箱,6.电源箱,7.支架,8.输出端,9.输入端,10.连接铜排,11.传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具体方案为所述的模组式变频器由散热板1、功率模块2、叠层铜排3、电容4、控制箱5、电源箱6、支架7、输出端8、输入端9、连接铜排10、传感器11组成,其特征是叠层铜排3水平设置,连接铜排10竖直设置,叠层铜排3的一端设置连接铜排10,叠层铜排3的下侧设置电容4,连接铜排10的外侧设置功率模块2,支架7的一侧设置控制箱5,控制箱5的下侧设置电源箱6,支架7的下侧设置传感器11,传感器11的一侧设置输出端8和输入端9,支架7的另一侧设置散热板I。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叠层铜排3、连接铜排10、电容4、功率模块2,其特征在于叠层铜排3、连接铜排10、电容4和功率模块2共同构成一模组,模组设置在支架7上,模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达到设计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功率模块2,其特征在于功率模块2采用IGBT、可控硅、二极管的一种,功率模块2在模组式变频器中起到对电源进行整流和逆变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叠层铜排3,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铜排间设置一层绝缘塑料薄膜,叠层铜排3能够有效减少线路电感,减少由于不对称电流引起的干扰,增加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容4,其特征在于电容4采用高压薄膜电容、电解电容的一种,电容起到对直流电压的支撑作用,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控制箱5,其特征在于控制箱5内安装有系统控制单元、功率检测单元、驱动变换单元,为模组式变频器的控制核心部份,所有的功率等级均使用相同的控制箱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箱6,其特征在于电源箱6内安装有电源开关,控制电源接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模组式变频器可以作为单独的模组进行使用,同时,也可以多个模组组合式使用,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减少了仓贮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模组式变频器,由散热板(1)、功率模块(2)、叠层铜排(3)、电容(4)、控制箱(5)、电源箱(6)、支架(7)、输出端(8)、输入端(9)、连接铜排(10)、传感器(11)组成,其特征是叠层铜排(3)水平设置,连接铜排(10)竖直设置,叠层铜排(3)的一端设置连接铜排(10),叠层铜排(3)的下侧设置电容(4),连接铜排(10)的外侧设置功率模块(2),支架(7)的一侧设置控制箱(5),控制箱(5)的下侧设置电源箱(6),支架(7)的下侧设置传感器(11),传感器(11)的一侧设置输出端(8)和输入端(9),支架(7)的另一侧设置散热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模组式变频器,由散热板(I)、功率模块(2)、叠层铜排(3)、电容(4)、控制箱(5)、电源箱(6)、支架(7)、输出端(8)、输入端(9)、连接铜排(10)、传感器(11)组成,其特征是叠层铜排(3 )水平设置,连接铜排(10 )竖直设置,叠层铜排(3 )的一端设置连接铜排(10 ),叠层铜排(3)的下侧设置电容(4),连接铜排(10)的外侧设置功率模块(2),支架(7)的一侧设置控制箱(5),控制箱(5)的下侧设置电源箱(6),支架(7)的下侧设置传感器(11),传感器(11)的一侧设置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士王晓萍刘艾林王淄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圣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