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699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用连接器。该卡用连接器通过极度减小卡收容部内的由卡检测开关引起的无用空间,能够谋求卡用连接器的小型化。在存储卡(22)被插入到卡收容部(10A)中的情况下,当可动端子(20)的抵接端部(20E)被存储卡(22)的端部向可动触点部(20MC)在平坦部(10BA)内离开固定端子(24)的固定触点部(24C)的方向按压时,卡检测开关从开启状态成为表示存储卡(22)安装完毕的关闭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卡检测开关的卡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例如也如专利文献I所示,用于安装微型SD卡(^ 4夕口 SD力一 K)(注册商标)等I C卡的卡用连接器配置在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内的布线基板上。卡用连接器包括卡检测开关。卡检测开关用于检测IC卡是否已安装在该连接器内的卡收容部内。这样的卡检测开关例如形成为常开型的检测开关,其包含一对可动触片。设置在各可动触片的一端的固定端固定在与该卡收容部的卡槽相对的后侧壁部的内周部。各可动触片的一端沿着I C卡的装卸方向相邻地并排设置。而且,可进行弹性移位的各可动触片的另一端部与后侧壁部分开地配置在卡收容部内的比后侧壁部靠内侧的位置。各可动触片的另一端部在其顶端部具有触点部,当一个可动触片的顶端部选择性地抵接于所安装的I C卡的端部时,上述触点部互相抵接。在常开型的卡检测开关的情况下,当一个可动触片的顶端部选择性地抵接于所安装的I C卡的端部时,为了确保该卡检测开关的邻近的一对触点部的稳定的电连接,需要使各可动触片的另一端部移动规定的量,以便在触点部相互之间产生由弹性移位引起的规定的接触压力。因而,在常开型的卡检测开关的情况下,为了供各可动触片的另一端部能够移动规定的量,需要卡收容部内的位于比后侧壁部靠内侧的位置的规定的可移动区域。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 287438号公报在卡用连接器具有常开型的卡检测开关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为了供各可动触片的另一端部能够移动规定的量,需要卡收容部内的位于比后侧壁部靠内侧的位置的规定的可移动区域。S卩,该可移动区域成为无用空间(dead space)。但是,鉴于确保一对触点部中的稳定的电连接的必要性,在常开型的卡检测开关的情况下,需要上述可移动区域,因此,响应近来IC卡的小型化所伴随的卡用连接器的小型化要求,进一步缩小那样的无用空间的做法也存在极限。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卡检测开关的卡用连接器,其通过极度减小卡收容部内的由卡检测开关引起的无用空间,能够谋求卡用连接器的小型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卡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卡检测开关,该壳体具有卡收容部,用于将IC卡可装卸地收容在卡收容部中,该卡收容部包含与供IC卡通过的卡槽相对的壁部,该卡检测开关包括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该可动端子能够弹性移位,其具有固定部和可动部,该固定部的一端支承于壳体的壁部;该可动部用于将固定部和在IC卡被插入到卡收容部内的情 况下抵接于IC卡的端部的抵接端部连结起来;该固定端子具有在IC卡未被插入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与可动端子的可动触点部抵接的固定触点部,在IC卡未被插入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可动端子的可动部处于壁部内的第I位置,在IC卡被插入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卡检测开关的可动端子的抵接端部抵接于IC卡的端部并被IC卡的端部按压,从而可动端子的可动部在壁部内从第I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并且,可动端子的可动触点部离开固定端子的固定触点部。上述可动端子能够在IC卡的装卸方向及与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弹性移位;上述固定端子以使固定触点部自壳体的底部暴露的方式埋设于壳体的底部,在IC卡被插入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可动触点部一边与固定触点部滑动接触,一边离开该固定触点部。而且,卡检测开关也可以包括位置限制构件,在可动端子的固定部的一端被插入到壳体的壁部中而被支承于壳体的壁部时,该位置限制构件限制可动端子的可动部在与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规定值以上的弹性移位。此外,设置于可动端子的抵接端部的可动触点也可以具有朝向壳体的底部隆起的隆起部。也可以在壁部内形成有槽部,当可动端子的可动部在壁部内移动时,该槽部供隆起部落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卡用连接器,在IC卡向卡收容部内插入的情况下,通过卡检测开关的可动端子的抵接端部抵接于IC卡的端部并被IC卡的端部按压,使可动端子的可动部在壁部内移动,并且,可动端子的可动触点部离开固定端子的固定触点部,因此,通过极度减小卡收容部内的由卡检测开关引起的无用空间,能够谋求卡用连接器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卡用连接器的第I实施例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例子中的动作的图。图3是将图1中的A部局部放大地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例子所采用的卡检测开关的一部分的可动端子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卡用连接器的第2实施例的外观的立体图。图6是将图5中的B部局部放大地表示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图5所示的例子中的可动端子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的(A)是表示构成图5所示的例子所采用的卡检测开关的一部分的可动端子的立体图,图8的(B)是表示构成图5所示的例子所采用的卡检测开关的一部分的可动端子的另一例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卡用连接器的第I实施例的外观。图1所示的卡用连接器例如用于将可装卸地收容在其卡收容部IOA中的作为IC卡的存储卡22的电极部与配置在规定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的布线基板的连接端子部电连接。卡用连接器例如配置在移动电话机、便携式音响、PDA、照相机、PC等电子设备的内部。薄板状的存储卡22例如为Micro SIM (注册商标)卡,与后述的接触端子的排列相对应地在其一个表面部形成有6个电极焊盘。如图2所示,存储卡22在其一个端部具有倒角部22CH。卡用连接器包含基座构件10,该基座构件10排列有用于与所收容的存储卡22进行电连接的多个接触端子。存储卡22的卡收容部IOA由金属制的罩构件(未图示)的内周部和基座构件10形成。即,基座构件10整体被该罩构件的内周部覆盖。基座构件10包含彼此相对的侧壁部10RW、10LW、用于连结侧壁部IORW和侧壁部IOLW的底部10B、及后述的后壁部10BW。如图1所示,在卡收容部IOA的一个端部形成有开口部IOCS (以下也称作卡槽10CS),该开口部IOCS用于供可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装卸的存储卡22通过。而且,在卡收容部IOA的另一个端部,与该卡槽IOCS相对地形成有后壁部10BW。 在基座构件10的底部IOB的中央部形成有3列以规定的间隔配置的两个矩形的开口部10a、10b。开口部10a、IOb形成为与侧壁10RW、IOLW大致平行且细长。各个同一列的开口部IOa与开口部IOb形成在共同的直线上。如图1所示,同一列中的各开口部IOa及开口部IOb被形成在两者中间的中间底壁部IOPa分隔开。在中间底壁部IOPa上,与该开口部10a、10b的各列相对应地形成有凹部10d。而且,相邻的列中的开口部10a、IOb被形成在底部的分隔壁IOPb分隔开。在利用树脂材料成形的基座构件10上,通过利用嵌入成形与上述各开口部10a、IOb相对应地配置有接触端子12Ai (i=l 6)。接触端子12Ai抵接于所安装的存储卡22的电极焊盘,从而将存储卡22与布线基板(未图示)电连接。各接触端子12Ai是通过利用薄板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加工而制作的。接触端子12Α 包含:分支可动片部12a、12b,其分别具有大致同时与上述存储卡22的一个电极焊盘抵接而进行电连接的触点部12ac、12bc ;后端部,其具有用于向布线基板的导电层进行锡焊固定的锡焊端子部;可动片支承部,其与分支可动片部12a、12b相连;连结部,其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用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卡检测开关,该壳体具有卡收容部,用于将IC卡可装卸地收容在该卡收容部中,该卡收容部包含与供该IC卡通过的卡槽相对的壁部,该卡检测开关包括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该可动端子能够弹性移位,其具有固定部和可动部,该固定部的一端支承于上述壳体的壁部;该可动部用于将上述固定部和在上述IC卡被插入到上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抵接于该IC卡的抵接端部连结起来;该固定端子具有在该IC卡未被插入到上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与上述可动端子的可动触点部抵接的固定触点部,在上述IC卡未被插入到上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上述可动端子的可动部处于上述壁部内的第1位置,在上述IC卡被插入到上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上述卡检测开关的上述可动端子的抵接端部抵接于IC卡并被IC卡按压,从而该可动端子的可动部在上述壁部内从上述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并且,上述可动端子的可动触点部离开上述固定端子的上述固定触点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6 JP 2011-2350871.一种卡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该卡用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卡检测开关, 该壳体具有卡收容部,用于将IC卡可装卸地收容在该卡收容部中,该卡收容部包含与供该IC卡通过的卡槽相对的壁部, 该卡检测开关包括可动端子和固定端子,该可动端子能够弹性移位,其具有固定部和可动部,该固定部的一端支承于上述壳体的壁部;该可动部用于将上述固定部和在上述IC卡被插入到上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抵接于该IC卡的抵接端部连结起来;该固定端子具有在该IC卡未被插入到上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与上述可动端子的可动触点部抵接的固定触点部, 在上述IC卡未被插入到上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上述可动端子的可动部处于上述壁部内的第I位置,在上述IC卡被插入到上述卡收容部内的情况下,上述卡检测开关的上述可动端子的抵接端部抵接于IC卡并被IC卡按压,从而该可动端子的可动部在上述壁部内从上述第I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并且,上述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地宏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