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纤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543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3:00
一种新型光纤对接装置,包括一由记忆合金材料构成的管状结构,所述的管状结构由三段内径粗细不同的管子构成,管状结构第二段管内径最小,其初始内径DT1、低温扩张后内径DT2与光纤的关系是:[1-(1-S)×K]×DF<DT1<DF?(1)DF<DT2<DF×(1+S×K)?(2)DF是对接时光纤的外径,K是由记忆合金材料构成的管状结构的形状记忆应变系数,S是选取的比例系数;所述管状结构的第一段管和第三段管相对于第二段管内径较大,其初始内径DC1、低温扩张后内径DC2与光纤涂覆外径DS的关系是:[1-(1-S)×K]×DS<DC1<DS?(3)DS<DC2<DS×(1+S×K)?(4)该装置具有成本低、使用简单方便、长期稳定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利用记忆合金管进行光纤端头连接的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作为通信线路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各个地区,而作为新型传感装置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目前应用于实际中的大多数光纤是石英光纤,其芯径一般在4-80微米的范围内,所以对光纤的接头要求很高,如单模光纤的芯径一般在8-10微米之间,两根光纤的接头偏差一微米就会出现较大的损耗。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20519978.6的《一种光纤对接装置》的文献中揭示了一种通过记忆合金材料加工的光纤对接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该专利所公开的光纤对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有问题,该光纤对接装置只能将光纤的裸纤部分夹持并使光纤对准,但裸纤与未去除涂覆层的光纤间会留出空隙,稍对光纤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没有涂覆层的保护,裸纤的强度是很低的,这样就导致该空隙出的裸纤极易断裂,而造成光纤对接的失败。当然,该缺陷也可使用热缩套管或环氧树脂等胶黏剂的粘接来弥补空隙,这又会导致体积增大、操作复杂、长期可靠性下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记忆合金管进行光纤端头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光纤对接装置,包括一由记忆合金材料构成的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结构由三段内径粗细不同的管子构成,管状结构第二段管内径最小,其初始内径DT1、低温扩张后内径DT2与光纤的关系是:[1?(1?S)×K]×DF<DT1<DF????(1)DF<DT2<DF×(1+S×K)???????(2)DF是对接时光纤的外径,K是由记忆合金材料构成的管状结构的形状记忆应变系数,S是选取的比例系数。所述管状结构的第一段管和第三段管相对于第二段管内径较大,其初始内径DC1、低温扩张后内径DC2与光纤涂覆外径DS的关系是:[1?(1?S)×K]×DS<DC1<DS????(3)DS<DC2<D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纤对接装置,包括一由记忆合金材料构成的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结构由三段内径粗细不同的管子构成,管状结构第二段管内径最小,其初始内径Dn、低温扩张后内径Dt2与光纤的关系是: [1-(1-S) XK] XDf < Dn < Df (I) Df < D12 < DfX (1+SXK)(2) Df是对接时光纤的外径,K是由记忆合金材料构成的管状结构的形状记忆应变系数,S是选取的比例系数。所述管状结构的第一段管和第三段管相对于第二段管内径较大,其初始内径Da、低温扩张后内径De2与光纤涂覆外径Ds的关系是: [1-(1-S) XK] XDs < Dci < Ds (3) Ds < Dc2 < DsX (1+SXK)(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状结构的轴向管状结构有一道开口缝隙。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