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毛细水带分层取样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4976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毛细水带分层取样试验装置。该装置由n个单元柱串联累叠而成,单元柱的隔离网嵌入嵌网板中,密封槽为沿嵌网板的内沿向外沿打磨约20mm宽、1mm深的浅槽圆环,其圆环直径和深度约等于隔离网的直径和厚度;下法兰盘下表面、密封槽边沿、嵌网板上表面均匀涂抹有机玻璃胶,使下法兰盘与嵌网板粘合在一起,进而将隔离网与有机玻璃柱管紧密固定;单元柱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和嵌网板内外径尺寸相同,上一单元柱的下法兰盘可以无缝隙的累叠到下一层单元柱的上法兰盘上;上下法兰盘与有机玻璃柱管连接处设有筋板;各单元柱通过法兰螺孔内的螺栓实现相互连接,从而实现各单元柱密封串联累叠。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成本低、操作方便、适用性强,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等领域,进行毛细水作用下各种岩土体的物理模拟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尾矿坝坝体的相似模拟、模拟坝体内毛细水上升速度和高度的测试、毛细水存在下尾矿坝坝体受力情况分析,方便对模拟坝体内毛细水带不同高度处的尾矿砂进行分层取样,进而分别测试其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毛细水带不同高度处坝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分层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尾矿坝是尾矿库用来挡尾矿和水的围护构筑物。用当地土、石等材料修筑成的低坝叫做初期坝或基坝。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尾矿的不断排入,逐渐用尾矿来沉积加高的坝叫做后期坝或尾矿堆积坝。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我国修筑了数以万计的尾矿坝。与之相对的却是近年来,尾矿坝溃坝事故的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也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有关尾矿坝稳定性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而垮坝事故绝大部分均是由于水的作用引起的,国内外有关水对尾矿坝稳定性的研究也证明了水的存在的确对尾矿坝稳定性构成影响。在水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方面,Kealy等(1971)建立了确定尾矿坝渗流特征的有限元方法。随后,国内外学者们进一步地建立了渗流失效、流固耦合作用等多种分析模型。其中,Van(1977)分析了地下排水对尾矿坝稳定状况的改善情况;Abadjiev(1976)和Van(1980)建立了水在尾矿坝内的渗流模型;Klohn(1979)探讨了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中的渗流控制问题 Jeyapalan(1981,1983)、C. B.阿巴德耶夫(1982)、Chandler (1995)和Blight(1997)等研究了渗透静力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速宝玉(1991,1994)、尹光志(2005)、Mihai (2009)、信文山(2009)和王强(2009)等研究了尾矿坝渗流场的数值模拟技术;陈友根等(1991)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评价了坝体抗滑和抗渗稳定性;Martin(1999)研究了孔隙水压力的分布特征;FOUrie(2000)研究了静力作用下的液化问题;路美丽(2002)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尾矿坝内渗流场的影响;郑怀昌等(2005)将界壳理论引入到尾矿库管理中,在分析尾矿库界壳结构和各类界门物量交换率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界壳的物质(水、岩土)对尾矿库稳定性的影响;潘建平等(2006)提出了尾矿坝超静孔压的简化计算式;Rico(2008)探讨了洪水漫滩时溃坝的原因;敬小非等(2009)则采用尾矿坝堆坝物理模型试验模拟了尾矿坝堆积的全过程,并对模型中渗流场进行了监测,最后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尾矿坝的稳定性。马池香等(2009)运用地球化学、力学及相关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了尾矿坝内水土交互作用,并将其概括为水土化学作用、水土物理作用和渗流力学作用。上述研究对尾矿坝的设计建造,及减小尾矿坝溃坝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研究提出的方法和模型都忽略了毛细水的作用。2001年,ICOLD(国际大坝委员会)在一份公告文献中提出,毛细现象对于尾矿坝的稳定性可能存在着影响。2009年,Mari a等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毛细水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尾矿坝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毛细水的作用,毛细水的存在,使得尾矿坝的安全储备大大降低。这是Maria等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首次得到的结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因此,研究尾矿坝中毛细水带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而分析尾矿坝的安全储备,对尾矿坝的稳定性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稳定,这对于丰富和发展铀尾矿坝稳定性分析理论、对于防范垮坝事故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Maria等的研究发现,其不足之处在于将毛细水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尾矿坝的稳定性,这样的分析结果与实际值会存在较大的偏差。这是因为,尾矿坝中毛细水带不同高度处的尾矿砂含水率是有变化的,其差别可能会很大,而含水率的不同必将导致其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从而影响稳定性分析结果。因此,必须对毛细水带进行分层研究,其结果才能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而传统的毛细水试验装置,当装置直径较小时,试样很难取出;装置直径较大时,取样深度则很难控制,且只能在表层进行正常取样,对于深层试样,取样时则无法做到少扰动或不扰动尾矿砂原有状态并保持其应有的含水率。因此,不能对毛细水带不同高度处的尾矿砂进行取样,就无法准确研究尾矿坝坝体物理力学性质随毛细水带不同高度的变化规律,也就无法准确分析尾矿坝的稳定性。此外,由于尾矿砂中毛细水带的水份含量较少,且在自然状态下蒸发速度很快,所以必须控制和保持取样时毛细水带中砂土样的状态。基于此,对传统试验装置进行改进,研究和创造新的毛细水试验装置,对评估毛细水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丰富尾矿坝稳定性研究理论,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样简单、操作方便,制造、维修成本低的毛细水带分层取样试验装置。本装置能直观地模拟毛细水存在下的尾矿坝坝体,准确地观测尾矿坝坝体毛细水上升过程和上升速度,精确地量测坝体内毛细水的上升高度。其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可进行毛细水带不同高度处尾矿砂试样的取样工作,以实现对其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进而推导出尾矿坝坝体中不同高度处毛细水带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变化规律,而这些研究内容依靠现有实验装置是无法完成的。毛细水带分层取样试验装置,由η个单元柱竖向串联累叠而成,上下层单元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装置最下层为进水单元柱,其特征在于,单元柱包括尾矿砂1、上法兰盘2、螺孔3、有机玻璃柱管4、筋板5、下法兰盘6、隔离网7、密封槽8、嵌网板9、土工布10、进水口 11、排水口 12、底座13,其中,隔离网7嵌入嵌网板9中,密封槽8为沿嵌网板9的内沿向外沿打磨的浅槽圆环;下法兰盘6下表面、密封槽8边沿、嵌网板9上表面均匀涂抹有机玻璃胶,使下法兰盘6与嵌网板9粘合在一起,将隔离网7与有机玻璃柱管4紧密固定;单元柱上法兰盘2与下法兰盘6和嵌网板9内外径尺寸相同,上一单元柱的下法兰盘6可以无缝隙的累叠到下一层单元柱的上法兰盘2上;上下法兰盘与有机玻璃柱管4连接处加有筋板5 ;各单元柱通过螺孔3内的螺栓实现相互连接,从而实现各单元柱密封串联累叠;在进水单元柱距底座5cm处布有两个进水口 11,对称布置于柱管两侧;设置排水口 12两个,对称布置于两进水口之间,用于保持水位,模拟浸润线的位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内侧均布设有土工布10防止尾矿砂流出;底座13为加厚有机玻璃板。其中,所述η个单元柱为6-15个单元柱,具体所需单元柱的个数需根据实际尾矿坝坝体密实度、尾矿砂粒径、预估坝体毛细水高度、试验所需取样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隔离网7厚约1mm,与嵌网板9打磨深度相同;有机玻璃柱管4的内径d=20cm,其水平截面内可同时用标准环刀取3-4个试样做平行试验;上法兰盘2、下法兰盘6、嵌网板9的内径等于有机玻璃柱管4的外径,外径d=30cm,保证整个单元柱水平内径截面面积始终相同;隔离网7的网格密度根据试验尾矿砂I粒径而定,一般为1. 5 — 2cm ;单元柱整体高度由土力学试验所需试样量而定,即应满足土样的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抗剪强度试验以及三轴试验所需,取为15cm。其中,所述密封槽8沿嵌网板9的内沿向外沿打磨约20mm宽、Imm深,密封槽的圆环直径和深度约等于隔离网7的直径和厚度。其中,所有单元柱沿竖向叠放,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毛细水带分层取样试验装置,由n个单元柱竖向串联累叠而成,上下层单元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装置最下层为进水单元柱,其特征在于,单元柱包括尾矿砂(1)、上法兰盘(2)、螺孔(3)、有机玻璃柱管(4)、筋板(5)、下法兰盘(6)、隔离网(7)、密封槽(8)、嵌网板(9)、土工布(10)、进水口(11)、排水口(12)、底座(13),其中,隔离网(7)嵌入嵌网板(9)中,密封槽(8)为沿嵌网板(9)的内沿向外沿打磨的浅槽圆环;下法兰盘(6)下表面、密封槽(8)边沿、嵌网板(9)上表面均匀涂抹有机玻璃胶,使下法兰盘(6)与嵌网板(9)粘合在一起,将隔离网(7)与有机玻璃柱管(4)紧密固定;单元柱上法兰盘(2)与下法兰盘(6)和嵌网板(9)内外径尺寸相同,上一单元柱的下法兰盘可以无缝隙的累叠到下一层单元柱的上法兰盘上;上下法兰盘与有机玻璃柱管(4)连接处设有筋板(5);各单元柱通过螺孔(3)内的螺栓实现相互连接,从而实现各单元柱密封串联累叠;在进水单元柱距底座5cm处布有两个进水口(11),对称布置于柱管两侧;设置排水口(12)两个,对称布置于两进水口之间;进水口和排水口内侧均布有土工布(10);底座(13)为加厚有机玻璃板。...

【技术特征摘要】
1.毛细水带分层取样试验装置,由η个单元柱竖向串联累叠而成,上下层单元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装置最下层为进水单元柱,其特征在于,单元柱包括尾矿砂(I)、上法兰盘(2)、螺孔(3)、有机玻璃柱管(4)、筋板(5)、下法兰盘(6)、隔离网(7)、密封槽(8)、嵌网板(9)、土工布(10)、进水口(11)、排水口(12)、底座(13),其中,隔离网(7)嵌入嵌网板(9)中,密封槽(8)为沿嵌网板(9)的内沿向外沿打磨的浅槽圆环;下法兰盘(6)下表面、密封槽(8)边沿、嵌网板(9)上表面均匀涂抹有机玻璃胶,使下法兰盘(6)与嵌网板(9)粘合在一起,将隔离网(7)与有机玻璃柱管(4)紧密固定;单元柱上法兰盘(2)与下法兰盘(6)和嵌网板(9)内外径尺寸相同,上一单元柱的下法兰盘可以无缝隙的累叠到下一层单元柱的上法兰盘上;上下法兰盘与有机玻璃柱管(4)连接处设有筋板(5);各单元柱通过螺孔(3)内的螺栓实现相互连接,从而实现各单元柱密封串联累叠;在进水单元柱距底座5cm处布有两个进水口(11),对称布置于柱管两侧;设置排水口(12)两个,对称布置于两进水口之间;进水口和排水口内侧均布有土工布(10);底座(13)为加厚有机玻璃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水带分层取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n个单元柱为6-15个单元柱;有机玻璃柱管(5)的内径由取样环刀的内径而定的,其水平截面内可同时用标准环刀取3-4个试样做平行试验;上法兰盘(2)、下法兰盘¢)、嵌网板(9)的内径等于有机玻璃柱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军刘玄钊李亚俊潘文鑫刘永贺桂成章求才桂荣杨雨山李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