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内部冷却结构,特别是一种涡轮叶片内部带有栅格扰流的冲击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提升燃气轮机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不断提高涡轮进口温度,这也就对于涡轮叶片的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提升涡轮进口温度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1、研究新型的耐热叶片材料和涂层材料;2、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叶片冷却结构;相对于第二种方法来说第一种方法研究周期长、研发成本高,因此急需设计出更加高效、更加先进的涡轮冷却结构,使涡轮叶片表面温度降低、温度梯度合理,从而使涡轮叶片在更高的温度下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使用更加有效的冷却结构增强了冷却效果也就意味着可以节省更多的冷却介质,从而也从另一个方面提升了整个燃气轮机系统的工作效率。现有的涡轮叶片冷却技术主要分为外部冷却和内部冷却方式,其中外部冷却主要指气膜冷却,内部冷却方式主要包括冲击冷却、肋片扰流冷却、针肋冷却以及由前面几种冷却方式组合而成的复合冷却。在现代燃气轮机冷却叶片采用内部冷却设计时,一般对于叶片头部采取冲击冷却或者采用带肋片扰流的冲击冷却,在叶片中部采取肋片扰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叶片内部带有栅格扰流的冲击冷却结构,包括冲击板(1)、内部冷却腔(2)、冷却通道(3)和冲击靶板(4),内部冷却腔(2)由冲击板(1)围成,冲击板(1)与冲击靶板(2)截面形状相似,冷却通道(3)由冲击板(1)与冲击靶板(4)之间的空间形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击孔(5)和栅格肋片(6),冲击孔(5)布置在冲击板(1)上,冲击孔(5)在冲击板(1)上顺排或插排布置,栅格肋片(6)布置在冲击靶板内壁面(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叶片内部带有栅格扰流的冲击冷却结构,包括冲击板(I)、内部冷却腔(2)、冷却通道(3)和冲击祀板(4),内部冷却腔⑵由冲击板⑴围成,冲击板⑴与冲击靶板(2)截面形状相似,冷却通道(3)由冲击板(I)与冲击靶板(4)之间的空间形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击孔(5)和栅格肋片¢),冲击孔(5)布置在冲击板(I)上,冲击孔(5)在冲击板(I)上顺排或插排布置,栅格肋片(6)布置在冲击靶板内壁面(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叶片内部带有栅格扰流的冲击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肋片出)的栅格排列形状为矩形、菱形、梯形或者六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叶片内部带有栅格扰流的冲击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5)的数目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